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在线阅读 -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第47节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第47节

    这是为了省油。

    看起来不过毫厘的差距,但她们就是如此,一点一滴也要省着过。

    等土豆表面形成焦黄的硬壳,再将煮过一会儿的米倒回去,一并蒸熟。

    锅沿残留的猪油浸润到湿透的米粒中,土豆散发着焦香。

    静待出锅之前,香气已经悄然四散。

    刘大姐虽没尝道,但闻着这香味儿就松了口气。

    心想他们大队这下乡的知青还怪厉害的。

    知青们也不尽是隔壁大队那种只会徒惹是非的人。

    宋满冬一直观察着,见刘大姐肃然的脸色放松下来,便知晓这关过了。

    她没先问刘大姐怎么知道洋芋饭的,而是主动道,“洋芋饭趁热吃最香,配菜拿凉拌菜更可口,我拌个红薯叶给大家尝尝吧。”

    刘大姐犹豫一下,让她做了。

    今日午饭还有大队长让人去买的rou,若是宋满冬提出想做,她肯定是不放心的。

    可红薯叶,正好踩在她心里的底线上,拌坏了不至于太心疼。

    宋满冬见她点头,便开始处理红薯叶。

    一般都是挑嫩的吃,可眼下红薯快能出土,红薯叶也没那么鲜嫩了。

    她将红薯叶筛成两半,用水洗了,等其他菜烧好。才不慌不忙的开始给红薯叶焯水过凉。

    今日午饭时安静许多。

    拿到饭在食堂一起吃的人难得话少了,吃的头都不抬。

    只偶尔会冒出来几句,“这个rou可惜了。”

    “感觉今天这rou还没洋芋香。”

    宋满冬跟知青点的几人一起吃饭,也听见了几句小声的嘀咕。

    “宋师傅,”赵胜男端着碗,一个劲儿冲她挤眼,“今天怎么样?”

    “这个饭和红薯叶都是你做的吧,我一尝就知道了。”

    红薯叶是刚好的清爽,放了辣椒油,香而不辣,拌进洋芋饭里,咀嚼时香甜和咸鲜辣混着,饭里裹着的热气被红薯叶中和,堪称完美的味道。

    脑海里刚发出美味的讯号,身体早已经促使着自己吃下一口了。

    宋满冬早就猜测应当是他们做了什么,如今赵胜男肯定了她的猜测。

    只是她仍有些好奇,“你怎么做到的?”

    这绝不会是直接提就行得通的。

    赵胜男手指捏着筷子,拇指伸向陆许山的方向,“是陆许山想吃,我给他出了点儿主意。”

    “馊主意。”姚娉婷从旁解释,“她让陆许山去跟别人说洋芋饭多好吃。陆许山嘴笨不会说,见人就说洋芋饭好吃。”

    “张兴旺撞见了,以为他想吃洋芋饭想疯了,说要给咱们拿几个洋芋。”

    姚娉婷说着顿了下,看向认真吃饭的陆许山,钦佩又觉得离谱,“陆许山说他想在大队食堂吃,又说你做的好吃。张兴旺就去跟大队长说了,然后就变成了今天中午吃洋芋饭。”

    “但是我觉得张兴旺可能是相信你手艺,其他人是觉得陆许山疯了,可怜他。”

    赵胜男也笑个不停,“虽然过程有点儿曲折,但结果是好的。换成你们去说,还不一定有这个效果呢!”

    她的话宋满冬认同,任凭他们说的天花乱坠,没吃过的人想迈出第一步去尝试还是很难的,尤其是拿一整个大队的口粮做试探。

    宋满冬不放心叮嘱她,“下次还是别这样了。”

    “为什么不?”赵胜男却跟她意见相反,“既然能做饭,为什么要去捡柴?人摆在合适的位置上,才能发挥更大的力量。”

    “你捡一个月的柴,都不如做一顿饭。”

    宋满冬习惯更稳妥的做法,“我是想循序渐进。”

    赵胜男觉得,“能有捷径还是可以搏一搏的,反正失败也没损失。”

    宋满冬瞥了眼陆许山。

    赵胜男嘿嘿一笑,不提他,而是捧着自己的饭,“满冬,你可太重要了,你知道么?这不止是一碗饭。”

    熟悉感迎面而来,宋满冬想走,被她眼疾手快给拉住了。

    赵胜男一边拽着她,一边用自己坚定有力的声音给大家洗脑,“咱们请大队上的人吃饭,让他们尝了rou的味道,白面馒头吃到饱,这是给他们画的大目标,将来肯定能吃上。”

    “可这毕竟太远,将来是一年后?十年后?心有期待,但想坚持这么久可不容易。”

    “洋芋饭就是小目标,吃过了喷香的洋芋饭,再吃没滋味没味儿的红米饭时,心里可不就盼着下一顿洋芋饭!”

    赵胜男目光落在碗里,“洋芋饭又不难,红米有、土豆有,猪油也能弄到,是大家伸下手能拿到的东西。”

    “既是不难,总会有人想要试的,有人开了头,竞争攀比心也就起来了。旁人吃得起,我如何吃不起?”

    “等他们习惯了洋芋饭的美味,我便说粳米蒸洋芋饭更好吃,咱们再伸一只手,就能拿到粳米……”

    “从一碗红米饭到满汉全席难,可从一碗红米饭变成一碗粳米饭,感觉就简单了很多。”

    “咱们一点一点来,满汉全席早晚也能给它拿下。”

    宋满冬警惕,“你这话不应该对着我说,应该跟大队上的人说。”

    “我要说啊!”赵胜男捏着筷子,边吃边说,“这不是先跟你们捋捋,要是蒙住你们,那问题应该也不大了。”

    宋满冬怔了足足好几秒,“你这话真打算对着大队上的人说?”

    赵胜男扒着饭想了想,“会改一下词。肯定不能告诉他们,咱们的目标是满汉全席。”

    “我就说白米饭怎么样?”

    她说着清了清嗓子,“陈家湾大队是从早干到晚,咱们也是从早干到晚,凭什么他们大队的人就能吃上抹了猪油的洋芋饭,咱们只能吃红米饭,还不敢吃饱?”

    “咱们大队的也都是踏实苦干的人,一年忙到头,收获不应该辜负大家的付出啊!跟别人出一样的力气,到手的却比别人少,我是不肯的!”

    宋满冬想,要是她,她也不肯,“陈家湾大队?”

    赵胜男理直气壮,“我编的。”

    宋满冬:……

    她寻思,这一趟真是上了贼船。

    赵胜男又低声说,“江志农带了不少农业相关的书和他爸妈手头的资料,咱们研究一下,看看是地的问题,还是粮种的问题,又或者是种的方法,再请他爸妈给咱们把把关。

    到时候把例子套到陈家湾大队上。”

    “满冬,你觉得怎么样?”

    听起来是行得通。

    “还行吧。”宋满冬挣扎着,“你要是去忽悠人了,提前跟我说,我那几日躲一躲。”

    这种宣讲、这种鼓舞式的发言,让她觉得头皮发麻。

    “躲什么啊?”赵胜男一脸糊涂。

    姚娉婷偷笑,“又不是人人跟你一样,说这种话都不会尴尬。”

    “咱们知青要是也能分家,满冬怕是第一个想分出去的,日后躲着你走。”

    宋满冬心里确实是这么想的。

    只是被赵胜男盯着,不好点头。

    赵胜男立马说,“那可不行,我可不能没了满冬。”

    “我听说收完红薯,食堂关之前可能会做顿好的庆祝丰收,我还打算让满冬那时候负责做饭,等大家饱餐一顿,趁机站出来说。”

    宋满冬问她,“你就不怕提出错误建议?”

    “怕,怎么不怕?”赵胜男说着,脸上却无惧色,“但什么都不做就什么也改变不了。”

    “不过我这打的也不是毫无准备的仗……”赵胜男说着,眼珠一转,“满冬,你要是不放心,怕扯你后腿,可以一起来。”

    她又转头看其他人,“大家都一起吧。”

    等翻资料翻的头晕眼花,宋满冬也没想明白,这一切是从哪儿急转弯的?

    怎么突然就坐下来开始给赵胜男帮忙了!

    唯一的慰藉是,江志农确实有家学渊源,资料详实,翻出来了好几个跟河东大队类似的地貌地况,都是经过研究员的帮忙调整后,增产许多。

    看着宋满冬都觉得不试试太可惜了。

    她满脑子塞着梯田、养土、小麦选种……,直到腌豆角下锅,酸辣味儿乍然冲顶,才将她从其中唤了出来。

    粮食增产非一日之功,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呢!

    宋满冬忙盯着炒菜的人。

    腌豆角出缸,豆角由青绿色转为黄绿色,发酵后的豆角酸脆可口。

    可以做佐餐小菜,但炒rou也十分美味。

    新鲜的猪rou不需要多加处理,直接剁成rou沫下锅,煸香,再放入姜蒜和豆角,翻炒一下就可以出锅。

    腌制后的酸味儿不似流于表面的酸,而是浸入内里,跟豆角完美的融于一体。

    同rou沫炒,也十分快速的闯入了rou沫内里,丝毫不见rou腥,只觉爽口鲜香,十分下饭。

    若是再加点儿辣,会更好吃。

    可河东大队的人大都吃不了辣,虽也种辣椒,但种的都是皮青rou厚的辣椒,炒菜不辣反而有股甜味儿。

    但辣椒独特的味道,是别的东西替代不了的。

    等秋收过后,她便上公社去买一些回来。

    宋满冬心里想着,视线落在炒好的菜上,略有些遗憾。

    炒rou沫不必怕不熟,用猛火最好,快速把rou炒到收缩,将rou汁收在里面,吃起来会更香。

    可今日炒菜的人显然不顾这些,翻了两下,就急急的加了酸豆角。

    一同做饭的妇女对她已是熟悉,见宋满冬盯着菜,便主动夸赞她,“宋知青,你这豆角腌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