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残照当楼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

分卷阅读4

    ,但是离江阳甚远,又常年水患不断,杨父忧心娇妻幼子,遂将她们留在江阳,自己独身赴任,一年也只得一回,能回家来,只时不时的写了家书回来报平安。

    杨熙母子三人便在家侍奉祖父母,帮父亲尽孝,外有为官的父亲,内有族人帮衬,杨家的日子,不说富贵荣华,也平安喜乐。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弘正十二年,也就是六年前,杨熙八岁时,玉泽一带十八县闹水灾,这次的水患不同于以往的小打小闹,乃是真正的大灾。

    堤坝被冲毁,农田被淹城一片汪洋,大水还曾淹到玉泽县城外不远的村子。

    身为令尹,杨父一直守在玉泽县城,不曾退却,眼见水灾快过去了,上游各县都在组织人手重修堤坝了,杨父却突然在一次巡视中,遇见突发的大水,然后以身殉职。

    杨父身死的消息传回,杨母当即昏厥,不省人事。

    杨母本性柔弱,又与夫君感情至深,竟自此一病不起,不到半年,扔下公婆与一双儿女,随丈夫而去。

    祖父母年纪大了,接连遭受儿子媳妇去世的打击,cao办了两场葬礼,越见羸弱,没多久,也相继去世。

    一年内失去所有至亲的杨熙姐弟,还来不及悲伤,便逐渐发现,他们的日子,变得艰难起来。

    偌大的家产,只剩下一个八岁的幼女,和一个五岁的稚子,如何不使人动心。

    杨闻是独子,没有兄弟姐妹,杨熙父亲也是如此,在整个杨家,便是最亲近的族人,也是出了五服的,如此一来,便有人起了歹心。

    杨家的族人,串通起来,将杨熙和杨凌圈在庄子上,然后联合族老,企图霸占杨熙家产。

    杨熙姐弟全无所觉,还一心等着族人商量完丧事,再决定姐弟二人交由谁照顾,族叔把杨熙带到庄子上,她才觉不对,想起了祖母去世之前所言。

    祖母沈氏出自京城大家族,族人多了,纷争也多,沈氏自小就见惯了这些阴私之事,怕自已去后,杨熙姐弟无人可依,又担忧有拿起子见姐弟俩年岁尚幼,起了坏心思的人,便给杨熙讲了些早年她见过的事。

    杨熙想起祖母说得话,又看庄子上并没有人管她们,便知这是要放任她们自生自灭了,她慌了神,这要是只有她自己也就罢了,杨凌也被关在这里,要是真如她想的那样,那他们这一脉不就绝了吗?

    杨熙终日惶惶不安,思索着该怎么逃出困境,幸而没过多久,有杨家忠仆前来相救,将杨熙姐弟送至母亲娘家。

    娘家只是小小乡绅,不能与江阳豪强杨氏抗衡,杨熙这些日子,也见识了族人的丑恶,怕连累外祖家,便说要回杨家。

    外祖不允,言她若回,必死无疑。

    杨熙最后还是说服了外祖一家,无他,皆因她想起祖母也曾说起自己出自成安侯府。

    外祖一家奈何不了杨氏族人的贪婪,但是成国公府,杨熙倒要看看,族人是不是也敢不放在眼里。

    将弟弟留在外祖家,在忠仆的帮助下,杨熙回了家里,拿出祖母留下的凭证,当着族长,族老,和所有族人的面,言明自己要去京城投奔成国公府。

    至于自家的产业,一半留给族里,算是她父亲对族人的最后一点心意。

    另一半,一部分留给她弟弟,一部分作为给国公府的孝敬。

    若是族长答应了,那她一月之内,必定说到做到。

    若是不答应,她今日就一头撞死在祠堂里,让祖先们看看,子孙后代们,是如何逼死一个小小孤女的。

    杨氏众人慑于成国公府的威名,和她小小年纪便有鱼死网破的决心,商量半日,最后还是拿了一半的家产,放她与弟弟离去。

    杨熙托外祖变卖家产,外祖以为风波已过,还是留在江阳安稳自在。

    杨熙摇头,这些日子,她也看出来了,她之所以能成功说服族人,盖因成国公府的威慑,和她不要命的威胁。

    若是她不走,族人见威胁不在,知道她只是狐假虎威,必会卷土重来,到那时,别说成国公府的名号,就是成国公亲至,也不一定救得了她。

    外祖无法,只得应了她。

    半月后,拜别外祖一家,杨熙带着杨凌,和十几个仆人,踏上了上京城的路。

    出了江阳,杨熙才知道,弘正十二年的水患,到底有多严重。即便过去了一年,路上仍有不少人鬻儿卖女,以求活命。

    素月便是在蜀中买下来的。

    原本杨熙要赶路,不欲多事,一路行来,见有人卖儿卖女,也从不多看,世间多苦难,这一年多,她见得够了,心也冷了不少。

    且不说这一月余有多坎坷,去了京城,也不见得安稳无忧,她自己尚且自顾不暇,又何来的同情心,去管别人呢。

    行至潘澧县,杨熙一行准备弃车登船,经灵州至长安,再一路向北,去往京城。

    一个瘦弱的小姑娘,忽然冲出来,抱住她的腿哭道:“这位公子,求您买下我,我会做饭洗衣打扫,会女工缝补,还会干农活,养猪放羊,我都能做,求您买下我。”

    仆人上前驱赶,怎奈她死活不松手。

    杨熙无奈,出门在外不方便,她一直穿的男装:“这位姑娘,你先起来,我不买人。”

    听到杨熙拒绝,她抱得更紧了:“公子,我真的什么都会做,我力气大,吃得少,您不用给工钱,给口饭吃就行!”

    跟着杨熙的只有几个世代服侍杨家的仆人,男仆不便上前拉扯一个小姑娘,三个中年仆妇顾忌杨熙,也不敢使大力,谁知这姑娘偏又是个力气大的,拉不开她,只得看着杨熙。

    杨熙叹口气,这样的场面,她看得也不是第一回了,有那卖儿卖女,或是自卖自身的,见着衣着稍好些的,便上前求人,只盼那被求的心软,往常她都是远远的走开,今日只是稍作停留,被拉住的人变成了她。

    见她果真力大,杨熙已是动了心思,身边没个年纪合用的婢女,委实不方便。

    前几日她能将就,不过是因为路途遥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若是买了个不好的,解决起来也麻烦。

    现在有了个自己送上来的的,长得如何,杨熙不计较,她敢说自己什么都会做,想来也是,这年头,农家姑娘有几个不会的。

    再说,现在买来伺候她的,最好是能吃苦的,才能熬得住上京的路。虽则这样想,却也要问清楚,别是个骗子。

    “你为何自卖自身?别人家的,都是父母来卖的。”

    “回公子,我、奴婢家里亲母早逝,后母不慈,去年水患,家中颗粒无收,后面要将我、不,奴婢卖入王地主家里,当他的第九房小妾,奴婢本想从了后母,以报父亲养育之恩,奈何那地主家有河东狮,前几房小妾死的死,残的残,每一个有好下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