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重回80之大时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69

分卷阅读269

    教授,要不,我们的论文和您的粘一起吧,用粘纸卷一卷,很方便的。”

“教授,您说,邮递员会不会把我们的论文丢了啊,听说信很容易丢的,我妈上回给我寄的信,我就没收到!”

“教授……”

当孙斌等人成为声望显著的领域大牛后,他们曾回忆第一次寄出国际论文时的场景。

“因为李铮教授的缘故,我们第一次的起点就非常高,,那是同时期学者想都不敢想的事。其实现在想想我也不知道那时候的自己,哪来的勇气向投稿,第一封信寄出去,我印象非常深刻,二十八天零九个小时,在那二十八天零九个小时里,我的心一直是绷着的,连晚上睡觉都不敢放松,生怕邮递员把我的信丢了,虽然只是等待,但我觉得那是我人生中最惊心动魄的一段时间。”——摘自2017年

就在李铮等人挤出信的第二天后,一个号称“史上最严”的药物核查令颁发。

华国历史上最大的药物临床数据自查核查工作在华京方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展开,此项行动不仅包括待审查药物,还将三年内已被批准上市的药物涵盖在内,一时间,华国制药行业风声鹤唳。

就在核查令颁布的一周内,待审的1622个药物中1193件被药企自己撤回,这被撤回的1193件药物中,还包含了很多的外国进口药。

一时间舆论大哗,国内媒体在指责本国药企的同时,外国药企更是成为了此次批判的中心。甚至有论调称,国内药企弄虚作假都是跟外来药企学的,俨然把外国药企当做了挡箭牌。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发展更令人措手不及,这些部分撤回的药品神情居然在不久后通过了以严格著称的fda的审查。

难道国内药物审批制度比美国还严格?

在华国媒体和民众摸不着头脑的时候,两份同种药物的临场试验报告被刊登在华京日报上,两份报告,是同一个药企递交的,一份递交的是华国药管部门,一份递交的是美国fda。

同样的药物,华国这份临床试验报告的递交日期还比美国早两个月,然而美国的临床试验报告数据严谨可靠,而华国的则数据作假严重!

在国人大肆表达愤慨,大呼歧视的时候,兴华社总编朱新亲自捉刀,写了一篇论制度和国家威望!

国家的尊严和尊重必须靠我们自己去捍卫,药物审批制度必须改变!

兴华社向来是华京的代言人,两个必须,赫然表示了华京高层对改革药物审批制度的决心。

若论效率,华国的国家机器效率绝对不在任何一个国家之下,只要上层下定了决心,那改变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更何况这次改的不是什么国.策,而是小小的药物审批制度。

一个个机构被整改,一批批人员下马,又有一批批新面孔出现,华国的药物监督管理,一下子呈现出崭新的局面来。

“李铮啊,借那位的一句话,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我算是见识到了!”赵德培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酒,“我敬你!”

李铮干咳一声,眼底闪过一丝无奈,然而终究没有扫了自己上司的兴致,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辛辣感从胃部升起,一直蔓延到四肢百骸。

他的面上很快露出一丝潮红来。

众人哈哈大笑,在座的都是这次药物审批制度改.革的参与者,田老、杨老、朱新、赵德培、李铮等。

田老、杨老年纪大,没人敢劝他们喝酒,两人自得其乐,喝着桌前的花茶,谈笑风生。

而李铮则不同了,众人似乎一股脑都冲他来了,照他们的说法,李铮唤起了他们年轻时的热血。

这一杯接一杯地下肚,很快他的脑子就变得有些迷糊。

李铮的酒品是很好的,醉后不哭不闹不说话,连脸上的红晕都消退了不少,只是双目无神,摆着脸不说话,好似一尊雕塑一般。

因此,众人竟没看出来这位年轻的生物学家已经醉了,只暗道这位李教授,年纪轻轻酒量倒是好。

酒过三巡,李铮站起来去上厕所,他摆着脸,几乎是同手同脚地向包厢门口走去。

众人见其步履平稳,也不在意。

李铮走出包厢,凉风吹到脸上,使他的神智清醒了两分,也就是两分而已。

“黄哥,你真要和那香江商人合作?那可不是好相与的,我听说过这位梁先生,香江最大的地主,亚洲的大家族啊。你就不怕我们做了这么多,给他人做嫁衣了?”

被称为黄哥的人轻笑一声,“小杜啊,做生意要讲诚信,利益是最牢固的纽带,如果他真的不上道,听过我们华国人的一句老话没,强龙压不了地头蛇。”

作者有话要说:  ︿( ̄︶ ̄)︿本章中核查令参考的2015年那次

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铮被酒精浸泡过的脑袋艰难地动了一下,他们说的,是梁哲吧。

他将目光投向被称为黄哥的那个人,眼睛眯了眯,随即讶然。

黄有致?后世著名的房地产商人,与楼市飞涨时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房地产企业不同,黄有致的启盛商业一直坚持商业地产,他的启盛广场一度成为某些大城市商业中心的地标性建筑。

李铮的太阳xue跳了跳,梁哲找的合作伙伴,居然是他吗?

梁哲和黄有致?这两个名字居然会联系在一起,世事还真是神奇啊。

黄有致和他身后的年轻人一边说话一边从厕所里走出来,看到厕所门口的李铮的时候,两人愣了一下,黄有致试探性地开口道:“李教授?”

听到有人叫自己,李铮下意识地挑了挑眉,毫无焦距的目光投向迎面走来的两人,他面上还是那副死鱼脸,连一丝表情都没有。

“嗯。”李铮嗯了一声,算是答应了。

李铮倒不是故意的,只是大量的酒精使他的大脑好似生锈了般,连这声“嗯”都是下意识的。

这在旁人看来,就显得高傲了些,比如黄有致旁边的年轻人,面上就露出几丝不愤来。

黄有致却没有丝毫不满,“家舅朱新,经常听舅舅提请您,算是久仰大名了。”他伸出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