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炮灰奋斗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35

分卷阅读535

    当敬之,拿着大唐的俸禄不做事,还敢在我面前充祖宗的人,我必让他懂得什么叫作尊卑。”

    颜元的强势远在李渊之上,这是在场的人同时的感觉。作为女儿身,颜元立下再多的战场,总会下意识地让人忽略,此时放话,也是她有意思提醒。

    李渊出面打圆场了,“既然录取的考生文章都已张贴出来了,各位都去看看,看完了有什么问题再说。”

    有台阶了再不下就是傻子,颜元都已经摆明了由他们挑刺,怎么样都该去看看文章之后再找缝隙。

    打着这主意,各世家纷纷告退,颜元冲着李渊道:“父皇,世族的人我帮你收拾。”

    “哎哎,元儿,这事不必你。”李渊赶紧地安抚颜元,颜元道:“父皇不会想放任世家壮大吧,若是如此,这科举开来也没有意义了。”

    李渊道:“元儿,你太急进了。”

    “打铁趁热,世族早已成势,当断不断,必受其乱。”颜元向来做事果断,李渊却是优柔寡断,世族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他们,再不强势点,妥妥是要被人踩到头上的节奏。

    李渊道:“好了,你们都辛苦了,回去歇会儿吧。三日后还要殿试。”

    这样急着打发他们走,颜元也没有继续再说下去。

    “皇上出身世族,自不愿世族没落,王爷心系天下,为天下百姓着急,却急不来。”走出宫门,送了李世民一行,颜元准备翻身上马,魏征突然说了这一句。

    颜元道:“每个世族都不想要没落,可不想没落,是不是应该有对应的付出和本事?”

    “大唐的天下,不是因为李家是世族才得的天下,而是爱民,用人,兴兵,环环相扣才有的今天。与各方势力交手时,我们还得安顿后方百姓,为的就怕再有人起反意,这为的又是什么?”颜元说到这里轻轻一叹,“现在不表明我们的态度,展现我们的强势,因战乱而弱的世族一但恢复了过来,想让世族安份,只怕得用血染出一条道来。”

    “王爷,您终是女儿身。”魏征提醒了一句,颜元轻笑了,“覆巢之下无完卵。”

    “您还是东突厥的可汗,只要你一日是东突厥的可汗,在大唐就没人会动您。”

    东突厥的可汗,那是颜元早给自己准备的一条后路,现在看来那好处比她原本想的还要多。

    “你还是觉得我管得太多太宽了是吧。”颜元没有丝毫疑问地肯定,魏征道:“是有一些。眼下看来,万幸王爷管得宽,否则这天下将是另一幅模样了。”

    颜元轻笑了,“能得魏先生一声夸赞可真是不容易。”

    “王爷其实有心平衡太子跟秦王的关系,可皇上并不明白王爷的苦心,太子跟秦王都有心拉拢王爷,眼下的王爷,心也偏向秦王了。”魏征这一语道破颜元的心里,颜元不否认,“一个明君和一个平庸之君,你会选哪个?”

    这一问问得魏征长叹,颜元道:“早些年大哥平庸,二哥出众,我就想过法子提醒大哥要上进,大哥努力过的,只是收效甚微,这么多年我一直想让他跟二哥平齐,终究是为难了他。”

    “古往今来的太子若不能顺利登基,下场只有一个!”魏征提醒,颜元肯定地道:“有我在,谁都不会死。”

    李建成手下虽有兵却无干将,李世民正好相反,手下文臣武将齐全,是他与刘文静裴寂促成了李渊起义,大唐近半的天下是他打下的,说他劳苦功高亦不为过。

    而所有的功臣中,只颜元能与之相比。可因颜元是女儿身,许多人都会下意识的忽略颜元。

    魏征摇了摇头,“王爷,所谓人算不如天算,倘若皇上偏向秦王,当断不断,太子为了保住太子之位,太子会如何?”

    魏征说的恰好是曾经的结局,李建成为了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曾对李世民下了杀手,为了保住自己的命,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李建成跟李元吉,连同他们的儿子也一个不留。

    “先生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所以我一直在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颜元颇是无奈地,魏征道:“可皇上的心已经全偏了,若不然,王爷有心让太子参与科举之事,皇上不会一力否决,只让你与秦王一起办理此事。”

    顿了顿,魏征继续道:“科举于大唐的长远好处,瞎子都能看得出来,如此大功,皇上竟然不让太子参与,皇上的心思,王爷不会不明白。”

    颜元很幽怨地道:“魏先生,你就不能让我先歇歇吗?”

    魏征道:“王爷,不是臣不让您歇,而是世族已经出手,王爷若不想清楚究竟如何应对,骨rou相残的局面,王爷阻拦不了。”

    阻拦不了,颜元捂脸,“先生,等我歇好再说吧。世族为科举成绩的事还能再闹几回,这事再往后,等我歇好了我会去见大哥一趟。”

    “看样子王爷心里已经有了应对的主意。”魏征笃定地说,颜元虽然确实是有了应对的法子,被魏征看破了她已有应对,颜元道:“那先生若没有其他的事,都回去吧。”

    “恭送王爷!”魏征作揖相送,颜元翻身上马,策马而去。

    ☆、345章 巾帼英雄(三十五)

    录取考生所有的文章张贴在贡院之外,还有考官们的点评,此次科举的考官,为表公平公正,以秦王长卿王为首,七相为辅,六部尚书及诸名士出任考官,各考官对文章的点评都在文章之侧,有些是一句话,有些会比文章还长,直指文章的优劣。

    别说是世族们长了见识,没被录取的考生也从这些文章跟点评中大开眼界。

    连科举选官都如此公平公正,这令天下的学子都看到了希望。一声声山呼圣明昭示着李氏一族已收拢了过半的民心。

    对此世族们咬牙切齿,最恨的更是想出这等收拢人心法子的颜元。

    三百七十一名一同殿试,由皇帝亲点出一甲,二甲,三甲之士。这当然还是颜元提出的,大唐的科举原是不分甲的,更没有所谓的殿试,颜元提议的理由很简单,这些进士皆由皇帝亲点,那便是天子门生,往后就都是皇帝的人。

    李渊现在缺人吗?缺的,而且是很缺!

    “殿试的内容不拘,由皇上出题,余下各位大人也能出题。”三百七十一人,还有文官数十位,殿中是坐不下那么多人的,正好逢春之时,百花齐放,殿试便改在花园中举行。

    李渊大病初愈,脸上还带着几分苍白。不过看到满园的青年才俊,李渊露出了笑容,这都将是大唐的栋梁,将来会为他撑起大唐的江山。

    “酌酒一杯,大家共饮。”李渊开心地举起酒杯,所有人都跟着敬起杯来齐声说道:“与君共饮,万幸万幸。”

    “喝!”李渊昂头饮下一杯,所有人效仿之。李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