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长公主不想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52

分卷阅读252

    实不妥。”顾铮道。但他没有顺着这个话题说下去,却转而道,“此事令臣想起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是该藏富于国,还是藏富于民?”

    “这么说,顾先生认为应当藏富于国?”贺卿问。

    顾铮道,“圣天子代天牧民,乃是因为天下万民便如失路之人,需要有人在前引领。藏富于民,他们在吃饱喝足之外,往往不知所以。但若是这财富掌握在朝廷手中,便可替他们谋划。”

    他举了一个非常有力的例子,“譬如如今朝廷提供的免费通识教育,便是以国库税收支持,使男女老少皆可学习。可这些钱财若是交还百姓,有几个人会愿意将钱拿出来,供一家人入学读书?”

    这番话有理有据,显然说服了一部分人,下面的大臣们又开始互相低语,显然是有所触动的缘故。

    贺卿也点头道,“顾先生这话有些道理,但话分两头,有些事朝廷可以代百姓决定,有些事却不能。”

    “所以朝廷只是收税,并不是叫百姓将所有财产都尽数交出。”顾铮分毫不让地道,“这两年来,朝廷赋税已经从原本的十税一变成二十税一,还时有减免,算下来可比得上历朝最低的三十税一,对百姓而言并非难以承受,民间也赞誉颇多。”

    顿了顿,他又说,“至于丁口税,臣以为也不该免除,而是有选择地征收。在乡间种地的百姓,已经交了赋税,便不需要再交丁口税。但在城中生活的百姓,无论是经商还是做工,也该交一份税才是。只是叫丁口税有些不合适,可以另行改名。此事须得政事堂与户部商议,方能决定。”

    可以叫个人所得税,贺卿心想。但这话她没说出来,而是转头问其他人,“诸卿可有其他见解?”

    众人均摇头,认为顾铮考虑得十分周详。

    能收税当然最好还是收,国库收入更多,才显得他们更有能力。何况从百姓交税到国库入账,这中间种种弯弯绕绕,一时难以理清,但是往往都跟朝堂上的官员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轻动。

    “城市人口缴税的问题,政事堂先责成户部拟个条陈,另行商议。”贺卿道,“但农业税,我还是认为应当免除。如今商业兴盛,连带的生产各种商品的手工业也发展起来了,越来越多的百姓离开土地,进入各种作坊工作。但土地总要有人耕种,否则便如尔等之前所说,很有可能会酿成后患。既然如此,为鼓励百姓留在乡间耕种,免除田赋也是理所应当。”

    “至于顾先生所担忧的问题,我这里倒是有另一种解决办法。”贺卿道,“我拟推出一个新的税种,叫做消费税。”

    等贺卿解释完何为消费税,众人都不由恍然大悟。

    这哪里是不收税?根本是换一个方法收税而已。但是众人越品越觉得这个修改妙极。看起来像是左手倒右手,但实际上,经过这么一转,百姓手里有钱可以买更多东西,而商人手中的货物能卖出去,国库也收了税,大家都得了好处。

    最重要的是,朝廷可以借助这个手段,平衡市场。

    想要抑制某种商品的流通,就可以提高税收。想要平抑某些商品的物价,则降低消费税。如此,国库可以随时进行调控,便可以保证市场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不少人想明白之后,都不由暗暗心惊,对贺卿的敬畏更甚。

    在许多不懂经济问题的人看来,这也是“心术”的一种。此刻,之前的反对早就被他们自己忘记了,开始由衷地称赞贺卿的这番改动,于是这个提议,就这么被定下来了。

    等这边商议完毕,御膳房那边也已经准备完毕,贺卿便吩咐摆膳,宴请众臣。

    一桌子菜都放上了红彤彤的辣椒,看起来十分喜庆,卖相十足,让所有人都十分期待。但菜一入口,所有人都无法维持淡定的表情了。若非是御赐的宴席,说不准立刻就要失态离席。但一个个坐在原地,都有些不安。

    这从西洋带回来的,究竟是调料还是毒药?

    ☆、第143章 士绅一体

    辣椒是一味十分神奇的调味料, 绝大多数人初次尝试时都会受不了, 但缓过来之后, 又会有种十分过瘾的感觉。

    让人欲罢不能。

    所以殿里现在处在一种很神奇的状态中,每个人都盯着自己眼前的食物, 辣得脸颊发红,额头见汗,还要努力克制住不在宴席场合失态,但握着筷子的手却不见松开,一旦稍微缓解,又会视死如归地尝试下一口。

    就连贺卿自己也不例外。毕竟她百辣不侵的是原来的身体,这具身体从来没有尝试过这种味道,自然也无法立刻适应。好在宫人贴心地送上了茶水, 可以略微缓解。

    当然,总有人真的不喜欢这一口。既是因为自己不喜欢,也是因为身体耐受度不高。

    好在桌上还有其他的菜色可供选择, 所以喜欢与不喜欢都不必表现出来, 所有人面上维持着礼仪, 吃完了这顿饭。

    贺卿让人上了温热的牛奶, 这东西可以极大地缓解辣味,缓和一下给肠胃带来的刺激,免得身体受不住。一杯奶下肚, 众人面上都恢复了常态,陆续告辞离开。

    送走了其他人,贺卿继续批阅奏折。小皇帝坐在一边, 翻看她批阅的内容,若有不懂的地方,再开口询问。但很久都没有听见他发问,贺卿从如山的奏折之中抬起头来,便见小皇帝正一脸纠结地盯着她,欲言又止。

    “陛下想说什么?”贺卿放下笔,问道。

    “殿下之前所言,括田括户可以增加人口,让各个行业更加兴盛。其实……我大楚还有另一批为数不少的人口吧?”见贺卿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贺照咬了咬牙,轻轻道,“那些奴仆。”

    “的确如此。”贺卿欣慰点头,“陛下能够看到这一点,殊为难得。这些人口,也是需要解放出来的,但眼下还不能动,陛下可知为何?”

    “士绅一体。”贺照吐出这四个字。

    贺卿点头,“不错,那些豢养得起奴仆的,大都是士绅阶层。我朝以科举选官,但因为读书代价高昂,所以能出头的,往往都来自士绅阶层。即使原本不是,一旦考出来,便立刻可以加入。国内那些豪商大贾,也往往与他们关系密切。他们在朝野编织出了一张巨大的网络,维护着共同的集团利益,轻易触碰,必然会遭到激烈的反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