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每个红楼副本都要打出龙傲天结局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80

分卷阅读180

    后能把甄家连根拔起,太上皇故意做出了伤心欲绝的模样,还宣布,为甄贵太妃举行国丧!

    要知道,即便甄贵太妃曾经实际掌握宫廷近三十年,已经与国母无异,可是在名分上,她依旧是贵太妃,在她的上头还有太上皇后。

    一般来说,皇后(太上皇后)在的情况下,下面的贵妃(贵太妃)薨逝,是不会举行国丧的。丧事隆重一点,可以,国丧,不行。因为国丧代表的,是国家的主人,能举行国丧的,只有太上皇、太上皇后和皇帝皇后。按照礼法,甄贵太妃,没有资格!

    御史台有个愣头青就上本,表示反对。

    正中太上皇下怀。

    太上皇大怒,表示自己一定要为甄贵太妃举行国丧,皇帝便为那位御史求情,太上皇怒发冲冠地责罚皇帝,“一意孤行”地要为甄贵太妃举行国丧,最后整个宫廷都被卷了进来,太上皇后遭了训斥,而皇后则被罚俸一年。

    礼部的官员也卷了进来。礼部表示,如果要为甄贵太妃举行国丧,那么,她的丧礼要以何种规格?太上皇后的规格吗?

    皇帝当然不可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现在让甄贵太妃享受了太上皇后的待遇,回头有人开口,他是不是要把皇位让给甄贵太妃的儿子?!

    皇帝绝对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退让,就是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他也不可能退让。

    朝堂上吵成一团,据说太上皇被气得昏厥过去。

    甄家对此满意吗?他们非常满意。跟甄家一个集团的贾家,还有四王八公为首的勋爵贵胄之家对此也非常满意。

    最后争论出来的结果是,因为太上皇后尚在,所以甄贵太妃的丧事还是按照贵妃的规格cao办,只是比国法规定的贵妃应得待遇多出了一个长达一年的国丧。

    甄家洋洋得意,贾家与有荣焉。

    有道是欲使其亡必使其狂。

    这里甄贵太妃的棺椁还在皇陵的奉安殿中停着,贾珍在宁国府里聚众赌博、喝酒的事儿被人捅了出来。

    要知道,太上皇因为甄贵太妃之死而哀恸不已,“一意孤行”地为甄贵太妃争取到了一年国丧。按照国法,国丧之中是不得饮宴嬉戏的。贾珍如此,可不是撞在了太上皇的刀口子上?

    太上皇直接发难,将宁国府抄家下狱,把贾珍贾蓉父子丢进了大牢。

    尤氏魂飞魄散,急急忙忙来荣国府求贾母帮忙。

    贾母迟疑了。

    坐在下面的王夫人拿着帕子按了按嘴角,道:“珍哥儿行事也太张扬了。都知道贵太妃娘娘是太上皇心坎子尖尖上的人儿,为了贵太妃的国丧,连万岁和皇后娘娘都闹了个没脸,珍哥儿偏要在贵太妃娘娘的国丧里面聚众饮酒、赌骑射,还跟两个小姨子……这要亲戚们怎么帮着求情?”

    贾赦自请出宗之后,贾政虽然没有得到世袭的爵位,可是王夫人却已经是荣国府里名副其实的女主人了。贾元春这个皇妃女儿大大助长了王夫人的野心,她已经不满足于区区荣国府了,她盯上了贾氏一族的族长之位。在她的野望面前,贾珍算个什么葱啊?!

    她还巴不得贾珍父子彻底消失呢。

    贾母也道:“是啊。珍儿媳妇,这事儿能帮上忙的,无非就是娘娘和甄家。连皇后娘娘都遭了责罚,我们娘娘又怎能说得上话?这不是纯粹让我们娘娘去太上皇跟前找没脸是什么?至于甄家,是珍哥儿对贵太妃娘娘的事儿全无哀戚,甄家怎么可能帮忙?”

    想了想,贾母也补充了一句:“你也别怨恨老亲们不肯伸手。谁让你们偿还了亏空!”

    尤氏彻底傻眼了。

    她几乎是失魂落魄地走出了荣国府。

    她的继母和两个妹子早就回去了,儿媳妇因为没有生养过也被娘家接走了,偌大的宁国府大门上挂着封条,曾经数以百计的奴仆,如今就剩下了她身边的这几个,而且个个都宛如惊弓之鸟。

    曾经赫赫扬扬的宁国府就这样消失在了勋贵圈子里,就宛如一滴露珠消失在了烈阳下一样,没得无声无息。唯一把宁国府放在心上的,大约就是王夫人了,因为她想接手贾氏一族成为贾氏一族的族长夫人。她把尤氏送进了京里有名的庵堂,那里是京里各家犯了错的妇人最后的归处,从来就只有进去的没有出来的。

    尤氏在这里会遭遇什么,王夫人一点都不关心,她还巴不得尤氏能快快消失呢。也因此,王夫人完全不知道,尤氏进了庵堂没两天,就有人把她接走,安顿在了京郊的一座小庄子里。

    贾珍贾蓉父子和贾母王夫人对贾敬的死全然不在乎,可是贾赦和惜春却在乎。尤氏作为宁国府的女主人的时候纵然有很多的失职之处,可是她对贾敬的丧事尽心尽力,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做到了最好,贾珍等人嫌弃她多事,可是贾赦和惜春却记得,还有贾蔷贾芸等,或者跟贾敬关系近,或者记得贾敬的恩惠的人都记得。

    宁国府被抄家,但是皇帝可不会就此收手。

    他再度下达诏令,要求甄家和四王八公等勋爵贵胄之家偿还亏空。荣国府等四王八公其余各家根本就没有当一回事儿,荣国府里依旧醉死梦生,更不要说甄家了。

    甄家还沉浸在太上皇对甄贵太妃格外不同的美梦之中,还以为自己能乘着太上皇对甄贵太妃的余情未了,让甄家三姑娘进宫成为皇妃或者皇子妃。

    他们对甄家三姑娘抱着很大的期望。

    不想,出任户部左侍郎才一年=的林如海忽然发难,说甄家对江南府库动手,挪借了许多钱粮,导致户部有许多坏账。

    天下赋税三成出江南,江南的府库是国家重要的钱粮储备仓库,江南府库出现了亏空,朝廷哪里不查的?更何况,甄家已经向国库借了许多银钱,已经亏空大户了,还向府库动手,他们要这么多钱粮做什么?

    太上皇和皇帝两代君王双双下了诏令,要求彻查。

    国朝迅速委任钦差大臣组建特别专案组,进行调查,其中的二把手就是那位愣头青御史。甄家这里还没有反应过来,那边御林军就赶到金陵把甄家围了一个结结实实,连只苍蝇都飞不出来。钦差大臣一到金陵,从容调查,然后把一应证据送到了京里。

    这个时候带着两个女孩子逗留在京里的甄家二太太这才发觉不妙,连忙转移他们甄家在京师的别院里的财产。

    她隐隐猜到接下来恐怕就轮到她们甄家了,东西全部存在她女儿北静王妃那里并不安全。因为她很清楚北静王是什么样的人。一旦甄家出事,北静王妃只怕也要病了,为了子孙计,狡兔三窟,还分别存放比较保险。

    很多聪明的人家也意识到不妙,对甄家关上了大门,唯有贾母王夫人等少数人不以为意。

    贾母只觉得今年的兆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