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每个红楼副本都要打出龙傲天结局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9

分卷阅读179

    贾母跟贾敬不对付,直接放话, 说她是长辈又有寿, 没有过来。这话表面上也说得过去, 毕竟她也年过七十, 的确怕被冲撞了。

    可贾珍是贾敬的亲儿子!贾敬活着的时候, 贾珍怕他怕得要死, 如今贾敬没了, 贾珍虽然不至于明着庆祝头上去了一座大山, 可这脸上还是带了些出来,然后被往来的宾客都看在了眼里。

    这些过来吊唁的宾客一看贾敬的丧事如此简薄, 再看一看贾珍的脸上全无哀戚甚至还有几分喜色, 哪里不嘀咕的?就是明面上不说, 背地里也会打探。

    要知道, 当初秦可卿死的时候, 不但丧事极尽奢华, 就连贾敬也拄着拐杖,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如今他真的到了丧考的这一步,竟然是这副模样, 如何叫人不多想?如何叫人不议论。

    偏偏宁国府和荣国府自诩仁慈,对奴仆约束无方下面的人更是习惯了什么都往外说,因此,贾珍贾蓉父子和二尤的那些风流事儿早就传遍了京师甚至传到了宫里!

    太上皇听说之后,什么都没有说,只出了一声:

    “哼!”

    他叫来内侍,指着暖阁里面摆放了数年的倭国进献的金鱼缸道:“把这个抬出去。”

    贾家的事儿太恶心,他完全不想再听到。

    他不想脏了耳朵。

    左右哪里不明白他的意思?

    贾珍贾蓉的行事消耗掉了太上皇对贾家最后一丝耐心。或者说,贾珍和贾蓉的行为彻底地惹毛了太上皇。

    上贾家打秋风的内侍越发多了。

    王夫人知道贾元春正在禁足中,哪敢拒绝这些宛如蝗虫一般的太监,只能陪着笑,拆东墙补西墙地腾挪出财物给这些太监们送去。可这些太监哪里会知足?但凡王夫人的银子给得晚了一些,就会有怨言出来,非要王夫人再厚厚地补上一份才罢。

    王夫人焦头烂额。

    她原本以为贾赦出宗她成为荣国府真正的女主人之后,财政状况就会好转,哪里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王夫人只能来找贾母商量。

    如果这个时候贾赦还在荣国府里,如果这个时候当家的是王熙凤,出于平衡的考虑,贾母也许会点头,拿出自己的财物贴补,帮着王熙凤撑起颜面,好让王熙凤掣肘王夫人从而保证自己的荣国府老封君的地位。

    可是现在,荣国府里已经是王夫人一家独大了,贾母如何愿意拿出体己?

    贾母就表示:我已经上了年纪,这府(荣国府)里早就交到了王夫人的手上,既然过去一二十年王夫人都管下来了,如今也不必咨询她的意见,照章办理便是。

    赫然是撒手不管。

    说是征求贾母的意见,实际上还不是算计这贾母的陪嫁私房?

    王夫人的小心思,别说是贾母鸳鸯等人,就连李纨和探春之流也看出来了。

    王夫人憋了一肚子的气,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就忍不住了。她借口如今家里开支大,要俭省,先打发了贾兰的奶嬷嬷,又把赵姨娘和周姨娘身边的两个小丫头的月钱革了一半,直接让周赵二人每个月少了五百钱……

    可是这种俭省又能省下多少?

    偏偏这个时候袭人“贤惠”地向她进言,说贾宝玉大了,不能继续在姑娘堆里混下去了。

    王夫人如获至宝,马上就说贾宝玉大了,用不了那么多的丫头,又说贾宝玉是小辈,排场不能超过长辈,立刻就把晴雯等模样俏丽的丫头撵了出去。

    贾母非常不高兴,回头就找了个由头,敲打了王夫人一番。

    这对婆媳斗法的同时,她们完全忽略了皇家的反应。

    宁荣街的贾家这边有爵位有官位的,不过是贾政贾珍二人,贾政是个不通庶务和人情世故的假正经,贾珍更是个无法无天之辈,他连自己的父亲都不曾放在心上,别人又哪里愿意跟他亲近,会把要紧的消息传递给他?

    贾敬的丧礼上贾珍的表现让世人远着他都来不及了,他又如何能及时得到消息,又如何对贾母王夫人示警?

    就在贾家消息封锁的时候,皇帝已经采取行动。

    再度催缴亏空。

    从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国朝就开始催亏空一直到他登基数年后的今天,国朝还在为亏空一事头疼。而一直拖欠着亏空不肯偿还的两个大头,一个是甄家,另一个便是贾家。

    贾珍贾蓉的事儿让皇帝也恶心得要命,可对于皇帝来说,眼下最重要的是亏空,是空荡荡的国库。贾珍贾蓉这对父子虽然是勋爵贵胄圈子里的一员,可是对于皇帝来说,他们不过是虫豸,根本就不值一提。

    皇帝再度下诏催促户部。

    其实户部对催缴亏空一事也十分疲软。这不是户部头一次催缴亏空,当年当今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就一力主持催缴亏空,可结果呢?当今的活阎王之名响彻朝野,就是当今皇帝得到了皇位,成了至尊,可当年跟着他催缴亏空出了大力的那好几位“催缴力士”如今在哪里?

    有几个被人报复,早早地没了。

    有几个因为得罪了人,不但自己仕途样样不顺,就连儿女的婚嫁也很不如意。

    他们付出这么多,换来的,又是什么?

    当年的活阎王、鬼见愁皇子得到了至尊之位为补偿,可是他们呢?

    到现在真正谈亏空色变的人,正是他们这些户部的官员!这么多年来,朝廷不止一次催缴亏空。文武百官们闹一闹,催缴之事就会不了了之。然后他们这些户部的官员,没有在催缴中出力,就会被上头记恨,在催缴中出力就要被文武百官记恨!

    赫然是左也错右也错这也错那也错!

    所以户部官员视催缴亏空如猛虎,上头下达催缴亏空的诏令的时候,户部能拖则拖,不能拖的时候就抽鬼签,谁抽到了,就去主持催缴亏空一事,然后等着被人报复、零落成泥。

    反正最后结果就那样儿!

    大多数户部官员都是这么想的,因此,皇帝的诏令再度下达户部的时候,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户部官吏不敢相信国朝这是要动真格了。

    户部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满朝文武。早就已经边缘化了的贾家就更加不要说了。

    外头采取了观望措施,而宫里也有不少人在观望。

    不久之后,甄贵太妃病危的消息传来,满朝震惊。

    甄贵太妃可是太上皇的宠妃,在太上皇退位之前,她名为贵妃实为六宫之主,她的儿子甚至一度是储君候选呼声最高的皇子!虽然她“病”了已经很久了,不少人都知道她好不了了,可是真当这一天来临的时候,朝堂之上依旧宛如一场地震!

    宫里其实很多人都隐隐猜到甄贵太妃的死有猫腻,太上皇和皇帝甚至知道甄家怕是隐隐猜到了些什么。为了稳住甄家,也为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