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61

分卷阅读1261

    官,把自己分管的军屯军户、屯田等当作了自己的私有财产。

    这就是真不能容忍的了。

    那是朕的,是大明朝廷的,那是大明百姓赖以支撑三边四镇抵抗鞑靼的粮草、军饷。

    李卿,你是进士出身,你知道或是还记得陕西三边总督的份内职责吗?”

    李起元与朱国祚同岁,但比朱国祚晚了一科中进士,可在仕途上就比朱国祚经历的太多了。他游宦三十多年,从庶吉士到县令,一步一个脚印,步步都踏实地留下为“上等”的考评,可见其做事的认真和严谨。要不是他有这样优秀的考绩,也不会在万历四十七年的时候,升职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更不可能在光宗继位后,晋升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总督三边军务兼理粮饷。

    天子的话问得李起元愧疚难当,他从上任后就面临着鞑靼不停的寇边攻击,他可以说是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军务、用在了抵抗鞑靼寇边上。他是再没有想到军屯,会被大小武官侵占到如此严重的地步。

    “陛下,臣的职责是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兼理粮饷。臣惭愧没有理好粮饷之事。”

    要是有个地缝在,李起元就能钻进去了。

    “军务之事,你做的很好,陕甘宁三边都守得非常牢固。”朱由校先肯定李起元的功绩,给他吃一颗定心丸,然后又告诉他一个好消息。

    “前几天吴总兵与朕提起要调马国柱、尤世威等人回陕西,朕已经应下了,并发文予军部,等他们几个总兵回来,你身上的担子也会轻一些。”

    多几个总兵来驻守在陕西这三千里的长城管辖区,也让人能够安心一点儿。李起元觉得自身长久以来的沉重压力,顿时都减轻了一般。

    “臣谢陛下在军务上的支持。但是粮饷之事,臣愧对陛下和朝廷的托付了。”

    “以后能做好就可以了。三边军屯的问题不是你上任以后才有的。但朕现在梳理清晰了,以后你交给继任者时,也要如今日这般清爽。

    你知道万历三大征。内帑金除了一千一百万的银子,前几年为了辽东告急,陆续又出了五六百万银子。去年年底收上来的那点儿,只够内廷日常开销,连朕今年底大婚都没有银两去筹办。”

    朱由校的意思是朝廷太仓空了,内帑金的积蓄也花完了,你这个三边总督以后要长点心眼到粮饷上,别指着朝廷会再拨银子过来了。

    李起元听得明白天子的言外之意,可是在御帐里的其他武官又开始心抽抽了,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啊?莫非是要我们给他凑娶媳妇的银子?

    哎呦,宁夏武官心里想的是这回可就不是倒出去五年的所得能脱身了。

    朱由校继续对李起元说话。

    “今年的军卒粮饷已经足额发放了。今秋的收成下来以后,明年三边的事情能不能做好,就看你的了。相信你不会令朕失望?”

    不仅补足了欠饷,还提前一年足额发放了军饷,这是任何时候都没有过的事情。

    让朱由校来说,不发下去,朕还拖着那些银子在河套游一圈不成?连他带着的这四万人禁军军卒和辅兵的这一年军饷,他都用庆王府的银子、还有变卖的庆王府的产业、家什等发了下去。剩余的那几千两,派人送去给在榆林镇养伤的将士。

    他给身边跟着的俩宦官的说法就是你家皇爷嫌银子压腰,大家伙分担着背自己的银子不觉得沉。等咱们回京师了,记得问户部讨回来这些银子存进内库里。

    为此,曹化淳和方正化抄录了以百户为单位的银两详细发放数字,让经手的所有武官签字画押,这可是回去问户部讨要银两的凭据。

    目前的三边形式是从来没有的大好。那些将官虽然被迫掏出了银子,但是天子免了他们的罪责。只要以后不再犯,就平安无事。最主要的是朝廷每年增加的俸禄,比他们贪污得来的银子要多。基层的武将增加的更是明显。对有了足够粮饷的戍边军队,军心就是稳定的,守住三边四镇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李起元故而大声向天子保证:“臣必将竭尽全力,守住陕甘宁边镇,不会让陛下失望。”

    第873章 木匠皇帝128

    甘肃巡抚徐养量缩在李起元的身后,希望天子不会注意到他。因为甘肃的军屯数量少, 可也同样存在着这些问题。宁夏镇这里天子在一切都好解决的。可是朱由校既然传他过来, 自然不会遗忘他。

    “徐卿, 甘肃之事况如何?”

    甘肃巡抚徐养量是与总兵官李怀信一起疾驰而来的。他看看身边的老将李怀信, 上前一步回答天子的问话。

    “陛下,甘肃有赖李总兵带领将士镇守,虽遭遇鞑靼多次寇边, 但仍能守住长城关隘。”

    徐养量这样说也是因为要平息李怀信的心气。万历四十七年的时候,熊廷弼征召三边的总兵去协助守卫沈阳等地, 但是因为熊廷弼的脾气暴躁、言语间辱慢老将,李怀信忿而卧床告病退回大同将养。

    是李起元经过大同的时候,与李怀信促膝长谈, 宽慰其心。又在天启帝下令关闭口市之后,以甘肃告急等数次去信邀请, 给足了李怀信的体面, 才将其请回甘肃。天启帝去年平定辽东之事, 李怀信一直不敢相信,见徐养量得被天子招去宁夏觐见,也就跟着过来要见见天子是什么样的人物。

    如今见巡抚徐养量在天子跟前推崇他领兵戍边有功,心里残余的怨气也就基本消散,顺杆爬地出来拜见天子。

    李怀信在进御帐之前,见到了旧识刘渠,他忍不住抓住刘渠问起辽东之事。等到刘渠把榆林镇的事情都讲了以后,这老将的心思就飘忽起来了。

    哎呀, 这样英明神武的天子,老夫可得撺掇他把西边、北边都收拾老实了。

    他抱着这样的心里出来拜见天子,那激动、崇拜之情,让朱由校都疑惑,自己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热血的脑残粉了。

    李怀信声音洪亮。

    “陛下,臣甘肃总兵官李怀信叩见,愿陛下万岁,臣愿追随陛下荡平鞑靼。”

    这声音响亮的,在御帐里都带出了回音。

    与他并排的巡抚徐养量,还有相隔不远的李起元差点没伸手去捂耳朵。

    朱由校并没有召见李怀信,见他来了对自己还是这般形容,不管是为了什么还是忍不住地有点儿小开心,就令他与徐养量起身答话。

    不用朱由校多问,李怀信就噼里啪啦地把甘肃的事情汇报了,听得一边的巡抚徐养量觉得自己都不该领俸禄了。

    末了李怀信还知道不能让巡抚与自己结仇,紧着向朱由校保证。

    “陛下放心,臣回去甘州就配合徐大人把甘肃的军屯也如宁夏这般厘清,以后再不会令陛下分心于甘肃的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