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28

分卷阅读1228

    怨望,认为给他们的封地等不如废福王。朕念其为神宗亲子,将其依律降为郡王, 取消封地。现在你们都对先皇祖父心怀怨望,认为没有如潞王府、福王府那般偏爱你们,可你们自己看看这些罪状, 哪一座王府的罪行不是罄竹难书?!

    谁要觉得这些罪状有诬告的, 有地方官和御史冤枉你们的, 赶紧站起来说明。”

    朱由校扫视了一圈, 见乾清宫跪着的诸王没人啃声。

    “那么就是说, 你们认罪了?”

    跪满了乾清宫的藩王们, 这时候要是还不明白新君要他们进京给先帝守灵是个圈套, 那也就是太白痴了。

    可是不认罪?那些都是各自王府自己做下的事情。

    谁都不挑头说话,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就等着看天子的下文了。

    死一般的沉寂中, 朱由校居高临下地扫视着这些藩王, 沉声说道:“给你们几个选择, 一个是除爵论罪, 该斩的问斩, 这是罚酒。还有一个就是主动捐献了王府所有财产恕罪。当然了,朕会给你们的嫡长子、嫡长孙镇国将军的爵位,也会容你们寿终正寝。”

    鲁王 朱寿鋐抬起头大声说道:“太/祖所封爵位世袭罔替, 不降等。即便是我等有罪,王爵也应由亲王一脉的子孙承继。”

    “太/祖封国二十五,难道就没有除国的?”

    朱由校怼了一句就恼了。

    “朕好好与你说话,你搬出太/祖与朕抬杠。你鲁国不仅有永业田,足够王府嚼用。你父王在世的时候,颇有孝行,还捐出鲁王府的田湖收入,赡养贫民百姓。并推辞朝廷给与的惯常俸禄,资助给贫穷的宗亲。朕之皇祖父在世的时候,前后七赐玺书嘉劳尔父。

    如今你从乃兄那里承继王位,不仅没有继承鲁恭王善行,反而还侵占百姓田地,蓄积粮草二十年,你要谋反吗?

    朕不挑破你在鲁国多年来的悖德妄行,想给你们鲁国留一点香火,既然你不识抬举,来人,先把鲁王下大牢好好审问清楚。”

    鲁王能承继王爵也是因为嫡支断了香火,他见天子翻脸便诬陷他意图谋反,立即就叫起了撞天屈。

    “陛下,孤至今没有儿子,孤谋反给谁啊?”

    朱由校冷笑道:“你说无子就是不能谋反的证据,那朕只问你鲁国王府里现在有几个主子,是藩地的收入不够你嚼用,还是朝廷给与你的常例不够你开销?为什么鲁恭王在世的时候,养了你们兄弟那么多人都够吃喝的,到你这里无子反而不够用呢?

    你给朕好好说道说道你为何要不管不顾地抢夺良田、积攒粮草?”

    鲁王 朱寿鋐面红耳赤辩驳不了,他从常德王改承鲁王后,一直无子。因着道士说他父王就是积德行善多了,才导致的他们几兄弟的后嗣不丰、甚至绝嗣,他才决心和其他子嗣丰硕的藩王步调一致的。

    朱由校见他不开口,继续怼他。

    “昔年成祖的大军未动、粮草还先行呢。你既不恤朝廷要对建奴作战的难处,又对先帝心怀怨望,任一个罪名都够除藩了。”

    这可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

    张问达从来没想过天子能这般行事。但是对于这些劣迹斑斑的藩王,他不想出头与天子硬顶,因为天子还给了他们镇国将军的选择。

    ——扣上谋反的罪名,要他们主动认了从王爵变镇国将军,交出历代积蓄的财富。还可以这样地除藩,站在乾清宫的朝臣看的很傻眼。

    怪不得天子用萨尔浒损兵折将的理由,把所有王府的侍卫都抽调出来,顺手把淘汰下来的宦官填补了一些过去呢。

    这是先断了后路,让这些亲王郡王们就是不愿意,可没了侍卫,也不可能效法“靖难”!

    鲁王 朱寿鋐退无可退,只好大声说道:“我父王就是因为积德行善多了,才令我们兄弟子嗣不丰或绝嗣。陛下看代王府,专以锤人头为乐,他府里的子嗣也未断绝。端顺王还有子七十呢。”

    张问达怕朱由校递不上话,上前一步,不等他开口,朱由校就说:“端顺王以贤孝闻名于世,数次得天子赐敕褒奖。有子七十也是人记得行善了。你父亲有十余,也是这缘故。你无子不说要积德行善,居然以此为恶,简直是强词夺理。”

    周王见鲁王被天子逼得无路可退,思及自身也将是这个结局,站起来劝说:“反正你也无子,不如就认了天子所言,让你兄弟承继爵位。”

    鲁王怒视周王。

    “你能得什么好?难道你不要交出王位了?”

    周王惨然一笑,“你以为咱们这里的哪一个能躲过去吗?好好认命了,还有一个镇国将军留给子孙呢。太/祖啊。”

    随着周王这一声哭太/祖,乾清宫里顿时哀声一片,所有人开始嚎起太/祖来。

    朱由校好整以暇,端起方正化新换的茶水慢悠悠地品着,就当自己在看戏了。可惜虽然发了圣旨下去,最后还是只来了这一百多的藩王,还有五百上下的郡王用各种理由不肯进京。

    哼,回头便在那些弹劾不法之事的基础上,再加一个不敬先帝的罪名革了爵位。

    跪着哭的到底是抗不住坐着喝茶的。小一刻钟的功夫,乾清宫里的哭声就越来越小,慢慢就安静了下来。

    不肯认罚的亲王开始各种花样的求饶,总而言已是不想被除藩。

    朱由校则道:“你们不用与朕哭穷,说是不够花用才侵占民田的。太祖最初的时候,亲王只有二十五,初封亲郡王、将军加起来才四十九位,宗室只有五十八人,永乐年间是一百二十七人。

    太/祖那时候定的爵位分封以及俸禄,朝廷是负担得起。可你们看看现在呢,洪武年间河南本来也只有一位周王,到了万历年间,已有了5000多个皇族后代……河南一省的全部税收,都拿去供养周王的后代都不够了。

    不仅是河南,陕西、山西等省不也是这样吗?你们那一宗的人数,若是如实按照太/祖定的俸禄给,朝廷能支付得了的?啊?

    你们还与朕哭穷?大明的耕地就这么多,每年地里的产出也就那么些,都是有数的。你们说说,用哪个省的税收填补给周王好?湖南的?陕西?还是湖北的?”

    哪一省的封藩,在两百多年后的现在,繁衍出来的人数都不少了。说到宗室人口太多,朝廷负担不起了,所有的藩王都不接话。大明的国土就这么大,既往只要与天子哭哭穷,多少就沾点便宜的,但是天子把老底掀开了,可让人怎么接话呢!

    而且这哭穷还惹来了大祸了。早知如此就闷在王府里不出来了。

    朱由校停了一下,再扫视一圈,方继续说道:“现在皇家玉蝶上的宗室人口已经过十万了,大明王朝负担不起这么多的皇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