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27

分卷阅读1227

    都违制与皇帝寝陵一样。去年朱由校令都察院查勘各地藩王违制、违法等事,潞王府就排在了第一位。首当其冲的事情是潞王的陵墓违制超标。朱由校当时的批示是责令工部、礼部协同地方官府一起纠正。

    神宗朱翊钧和光宗朱常洛父子俩被朱由校以没有银两停在寿皇殿不能落葬,工部去和礼部去纠正朱翊镠违制的事情,干脆将这些违制的东西弄下来,准备用到庆陵——光宗的正在建的寝陵。

    然后麻烦事儿就来了。

    李正妃不肯让礼部和工部动朱翊镠的陵墓,数次与礼部、工部官员发生冲突,朱常淓年后收到嫡母的指示,令其在天子跟前告状,制止礼部和工部的行动。

    因为朱由校领军北征了,朱常淓无可奈何。等得知朱由校回京,立即就递上了请安折子,要见天子申诉冤屈。

    见就见,这事儿也该有一个了结了。

    朱由校让张问达率领都察院的所有人,把御史历年弹劾藩王违法违章的折子分门别类地整理好,还有自己领兵出征这段时间,这几十位藩王在京师闹出来的违法之事,都一一整理出来了,让张问达带着都察院在京的所有御史、还有刑部尚书、侍郎、户部尚书、侍郎等,一起在乾清宫与来京的所有藩王做个了断。

    潞王朱常淓比朱由校小了二岁,看起来就是一个文质彬彬的文雅少年。在这百余位的藩王中,他因为是在位天子的堂叔,算是血缘最近的,被一些心怀叵测的远亲簇拥到了前面。

    而与光宗是亲兄弟的瑞王朱长浩、惠王朱长润,这俩是皇帝的亲叔叔,不管远亲怎么往前挤俩人,这俩读跟鹌鹑一样地往角落里缩,不成功就躬身、缩脖子、低头,不往天子那里看一眼。

    这俩郡王自从被朱由校从亲王降位为郡王以后,除了每天固定地去寿皇殿到神宗、光宗的灵前祭拜一个时辰,其余时间是非常老实地呆在王府里。生怕触怒了朱由校,连郡王的名头也没有了。

    他们两个郡王每年只有两千石的供给,其它郡王应该有的什么钞、锦、丝、绢、冬夏布匹、绵,甚至是该得的盐引、茶等,迄止今日也没从户部领到一点儿。

    朱长润一个人的俸禄担着两大家的花销,亲兄弟朱长瀛被贬为庶人后,回府好一阵的闹腾。等知道亲哥被牵连成郡王了,砸了一些杯碗之后,也消停地老实下来了。对朱长润来说,砸了精致的茶碗,没问题的。换成了竹制去用,要是再砸,可就是要就着铁锅吃饭了。

    半年的时间过去,朱长润就常常以一幅愁苦的面容,出现在寿皇殿里。

    因为他的儿女都没有得到敕封,王府里的日子比以前艰难了很多。

    至于心眼颇多的瑞王朱长浩,再没有像他老爹万历帝在位时候的那模样,去户部耍无赖讨要银两了。他每月派人去户部问一次,该给他的郡王份例有没有,没有就回府等着呗。反正他府里妻妾都算上也没有几个人,历年从户部刮来的银两,积少成多也有十七八万,省点儿用够用百年的。

    瑞王朱长浩和惠王朱长润躲去角落里,潞王朱常淓因为嫡母的要求,不得不先开口向天子讨个说法。

    小少年对上朱由校,仍是摆出了长辈的架子。

    “皇侄啊,你叔祖潞简王的寝陵被工部动了。皇伯父在世的时候,都没说我父王的寝陵逾制 ,那些礼部的官员无事生非,还请皇侄下旨,制止礼部、户部不要再扰你叔祖的安宁。”

    有人开头了,后面就陆续有藩王跟着告状。主要是状告地方官员拖欠了他们应得的俸禄。

    朱由校笑眯眯地看着朱常淓领头,宗室把所有的不满、诉求都说出来以后,示意张问达先把都察院那边整理的、有关潞王府的违法事情挑拣着念了。

    “潞王叔,这些御史弹劾之事,朕已经责令都察院、刑部去核查了,你有什么说的吗?”

    朱常淓有点懵了,嗫嚅道:“这些事情大多过去好多年了,还有一些是孤王出生以前的事情啊。”

    “你继位以后这五年呢?朕就问你这五年的事儿。欺压百姓、抢夺民田,你也该给朕一个说法。”

    所有的王爷们都看向了潞王。

    潞王愣愣地说:“先父王在世就是这样的啊。孤王跟着先父王进京多次,先皇伯父也没说不可以啊。”

    他没说的一句话就是,不欺压百姓的、不抢夺民田王爷,有吗?但他的表情,把他的心里话诠释的明明白白。

    这傻孩子。

    朱由校都想捂脸了,立即不耐烦地怼道:“你皇伯父愿意把你爹供奉在脑门顶上,置百姓、国法皆不顾,难道朕也要这样把你供在脑袋上,你凭什么啊?”

    潞王立即卡壳了。自己父王与先帝神宗是亲兄弟,自己与当今天子是什么关系?已经远了好几层了。

    他也是一个聪明人,立即就说:“陛下,孤王回去封地后再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了。”

    朱由校看向朝臣,刑部侍郎乔允升立即站出来说:“陛下,潞王府鱼rou百姓几十年,按其罪行应除爵。”

    刑部右侍郎赵秉忠跟在乔允升之后说:“潞简王陵墓逾制之事,礼部和工部,还有地方官员纠正的时候,遭遇潞王府阻挠,多人被打伤,臣建议问罪潞王。”

    黄克缵等两位侍郎发言后,悠悠谏言。

    “陛下,潞王府在就藩的卫辉,使得生灵涂炭,必须严惩,方能以儆效尤。”

    朱由校立即点头,“准。先除潞王亲王爵位,押去刑部待审。令礼部和工部纠正潞简王陵墓逾制之事。都察院和刑部派人为卫辉,将潞王府为非作歹的爪牙绳之以法。传令锦衣卫去抄了潞王府。”

    这就除爵啦?就入狱了?在场的所有王爷们都傻了。

    和潞王府的所作所为相比,他们的平日所为也算的上是小巫与大巫、五十步与百步的差异。

    呼啦啦地不用人招呼,这些王爷们就立即跪下来为潞王朱常淓求情。

    朱由校板着脸说:“朕就是念着宗亲,才从宽处理。不然以潞王承爵这几年的王府所为,换到任何勋贵头上都是砍头的勾当。你们不要忘记了福王还在定陵守孝呢。”

    提起福王在定陵,这些与朱由校的血缘关系,已经很远的王爷们立即就胆颤心惊起来。这时候看看缩在一边的瑞王朱长浩、惠王朱长润,本来应该是亲王的,莫名就变成了郡王、如鹌鹑般缩肩低头的模样,人人都为自己担心起来。

    第849章 木匠皇帝104

    朱常淓被两个侍卫架了出去。乾清宫里的气氛立即就紧张起来了。朱由校觉得自己应该快刀斩乱麻, 指着端王朱长浩和惠王朱长润, 示意所有人看这俩光宗的亲兄弟。

    “端王叔和惠王叔在就藩之际, 对先皇祖父心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