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53

分卷阅读753

    话音消失, 朝堂又喧嚣了起来。

    贾赦等了好一会儿之后, 才把手往下一压, 制止了朝堂上的喧闹。他早就了悟了一件事儿,大朝会就不是议政的地方,只适合把要做的事情散布出去、让朝臣们先心里有数。要讨论什么事情、最终做出个什么决议出来,那只有在六部九卿和那十几个王爷、国公共同出席的小朝会上。

    把朝廷要治理贪污受贿的风,吹到有直接关联的五品朝臣耳朵里之后,贾赦果断地宣布大朝会结束。有资格参加小朝会的人, 顾不得疲累跟在贾赦身后往文渊阁去。这是小朝会的开会地点。

    至于乾清宫是属于圣人的,贾赦从领了摄政王,就没有在那里处理过朝政。太上皇既往喜欢用的养心殿,也和乾清宫一样关闭了。

    贾赦听从母亲的意思选择了文渊阁,反正他不想夺那个帝位了,在那里处理政事都一样。而朝臣对贾赦选择文渊阁,回避养心殿、乾清宫,也都明白他对帝位的回避之心。

    除了南安郡王,谁都对贾赦不往前走那一步感觉不错。就目前这样,没有圣人需要大家三叩九拜的,都认为挺好的。

    等所有人落座以后,贾赦把郝尚书的折子拿在手里,开始表明自己的立场。

    “户部既往五年的帐本,基本审核结束了。李尚书,您来说审核的结果?”

    李尚书羞愧地站起来,把准备好的折子摊开,户部的黄侍郎看着李尚书为难的样子,上前接过折子,自己一板一眼地念起来。

    这个折子是李尚书和他的两个户部侍郎共同写的。

    折子念完后,贾赦问了一句话,“你们户部多次指责兵部的将军领空饷,但庄武帝批给给兵部的兵饷,为何户部要按例扣下一成?这个例是从哪里来?扣下的银子去了哪里?如果没有空饷撑着,士兵就要实打实地少一成月俸。”

    贾赦停停又说,“如果你们扣下的那一成兵饷,退还给了朝廷,你们指责兵部吃空饷是公心。但李尚书,您说说这五年来,各种项目扣下的的、近百万的白银在哪里?”

    谁都知道户部的堂官日子过得舒服,无论是往里的拨款,他们都要按例扣下一成甚至更多。现在摄政王问道他们头上,张口就是累计了百万两的白银,饶是户部这几人都家资不菲,也不敢表态自己能全数退回分到自己荷包里的银子。

    谁都知道户部属于集体贪污,谁都知道户部这样的贪污已经有百余年,是朝廷上下不宣的秘密,但贾赦就这么把事情扯出来,抖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户部全体没脸不说,怎么解决这事儿,才是真正的难题。

    二三十个重臣,都抿紧了嘴巴,谁都不吭声。

    贾赦问李尚书,“这百万两的银子,你们准备给朝廷、给徒明怎样一个交代?如果过得去的话,你们户部再往前的帐本,就不再审察了。”

    这也是母亲反复交代给他的法子。往前追讨五年,属于李尚书能接受的。要是往前十年,从他接受户部尚书去算,他府上消耗的那些,他还不出来,逼死他又能如何?贪官是制度造成的,换谁做户部尚书,不改了制度,也还是任何下拨的款子都剥皮,所有的户部官员按官职分润。

    重要的是借此机会收回一笔,然后改变户部“剥皮”的惯例,建立新的下拨款项、审核制度。

    李尚书在心里嘀咕,你那宝贝孙子徒明在哪儿,天晓得。可是贾赦要的交代,他无法、也不敢拖延。

    摄政王选择在小朝会揭穿此事,是给他留脸、给他们户部所有的官员留脸。要是在大朝会上掀开,他得羞愧得立即去死。五年的时间,不查不知道,他所管理的户部,就得了不该的分润银子有百万两。

    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从进了户部,就按例分得的银子是属于贪污、属于赃款。

    他现在就是当场触柱撞死,污名也要跟着他一辈子了。

    李尚书老脸通红,站起来回答贾赦的问话。

    “摄政王,户部有这些年所有人领得分润的细账,下官按账目追回这些银两缴回朝廷。”李尚书看看所有人的脸色,加了一句,“这些银两,会在上元节之前交回国库。若有不能归还银两的人,按照从朝廷借款,补写借据。”

    贾赦点头,巡视一圈,问大家对这样的处理方法是否认同。

    没人反对,谁都看出贾赦是要改革户部的惯例,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意图。

    贾赦目的达到,他立即收回对户部李尚书的冷脸。他时刻牢记母亲的耳提面命,一次小朝会最多讨论三件事情,着重解决一件事情,其它两件就留给朝臣们去斟酌考虑,留待下次的小朝会上,再挑重点的事情来。

    “郝尚书的提议,本王认为很好。吏治清明,才能让我们这些人及我们的子孙,永远居于人上人的位置。当初郝尚书给本王和先帝讲前朝府覆灭原因的时候,提的重点就是吏治**,官员贪污索贿。现本朝已立朝百年,若不图中兴,百年后就是我们的子孙再努力,也难挽救倾颓的社稷。”

    贾赦的话,让所有人神色凛然。就是兵部和武勋,到了这个位置,四书五经读的不如进士们倒背如流,可谁也没少读了史书,都知道贾赦的话不是虚妄、不是危言耸听。更别说六部九卿这些清流出身的二榜进士了。

    贾赦见大家听进去他的劝告了,才缓缓往下说:“我们这些人都是承继了祖宗的恩荫,吃了祖宗赏赐的饭食。故也要子孙能吃到我们留下的。在座的各位,都有资格恩荫一子甚至二子出仕。要是大景朝廷垮了,先倒霉的就是我们这些人。你们说是不是?”

    等到大家都认可了,贾赦继续说:“郝尚书的提议,过年的时候,大家有空多想想吧。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能给我们这些人送一千两的,他们求的事情,最后得到的不止是一千两。我们敢收一千,下面的官员就敢收五百,最后的最后,就是垮了大景朝廷,断了我们子孙的恩荫之路、断了子孙的富贵荣华。”

    小朝会散场,贾赦往东宫去,他得与母亲商议过年的事情。唉,自己都不敢让琏儿和瑶光出宫,要是没母亲护着他俩,怕是早投胎不知道多久了。

    这几年,瑶光遇到的危险次数比贾琏要多多了。每晚瑶光回坤宁宫去,都是贾母带着贾琏相送。贾琏的武功进步神速,不仅是人聪明、练得早,也与他刻苦用功,早早知道唯有他自己实力强,才能护住自己和瑶光有关。

    这样的贾琏,将将十四岁,个头就快接近父亲了。早几年,贾瑚就不是弟弟的对手,而现在,贾琏都能轻松地打败正值壮年的父亲了。

    有时候贾赦都会这样想,要是自己没给次子订婚,依次子的一身好武艺,也是不难立下军功、博个侯爵出身的。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