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彼岸繁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90

分卷阅读590

    ,不如让人去把珠哥儿和琏哥儿抱过来?”

    史氏皱皱眉头,“琏儿太小,话还说不清呢,去把珠儿抱过来,对了,把瑛姐儿也带过来。”

    好一会儿,去接人的丫头婆子都空手回来了。

    “太太,大奶奶在教大小姐弹琴,说是弹完琴以后还要练字、对对子。”

    “珠儿呢?”

    赖家的知道自家太太最喜欢二爷的儿子,忙笑着说:“二奶奶在给珠大爷启蒙呢,哎呀,二奶奶教一句,珠大爷立即就会一句,再没见过这么聪明的孩子了。”

    一个孩子也没接过来,史氏就觉得自己心里堵的更厉害了。

    张氏又在教女儿弹琴!

    她就觉得自己虽娶了俩儿媳妇了,却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禁不住更气闷了,竟然俩儿媳妇都不能随了自己心意娶。

    可再想想丈夫对张家的评语,又只好把对张氏的愤懑压了下去。

    “太太,要不去庙里进香吧?为姑娘求个平安符,姑娘也快到生的日子了。”

    赖家的拼命想主意,留着太太在屋子里生闷气,一定会把气撒到伺候的这些人头上。说不准别人都能找到借口躲过去,就自己是没任何借口能躲出太太的屋子的。

    史氏思忖了半晌,点了点头。

    即决定了要去进香,赖家的就问:“要不要让大奶奶和二奶奶收拾了,伺奉太太一起去?”

    “算了,留她们在家教导孩子吧。再说了,你二奶奶那身子,也不能出门了。”

    “太太就是心善,像太太这样把媳妇当姑娘待的婆婆,满大景打着灯笼找,也找不着几个来。”

    于是屋子里的人,开始纷纷变着花样地奉承起史氏的仁慈来。

    京里的勋贵夫人们,因为各家不是丈夫、就是儿子,随军奔赴去了辽东,不然就是在夏天的时候去了东洋、南洋的,所以人人都打不起精神头交际。往年颇受追捧的一些赏菊宴等,也没那个人家愿意摆了。

    不仅仅是这些贵妇人们觉得生活少了趣味,就连京城街面上常见的、招猫逗狗的纨绔子弟,都少了许多了。大部分在18岁到25岁之间、没中了进士的都被征召进了京营。

    贾代善的新兵营里,这些富家子弟都被打散了,与农家子弟混编。这些娇柔得像个姑娘似的、被养了二十年的大家子,都不得不在教官的鞭子下,换了统一的粗布衣服。然后每天跟着农家子弟一样地练刀练枪,打熬身体。差了一星半点的,教头的鞭子就抽上来了。半个月以后,倒把这些人训练的能站直能跑起来了。

    但也让这些纨绔子叫苦不迭,暗暗后悔没在第一批征兵令下来的时候,主动报名从军去吕宋了。

    ——听说荣国府的贾政在吕宋混得很舒服的。

    在吕宋的贾政,他的舒服日子也是相对的。他因为有秀才身份,字写的好,被选为了文书一职。把贾政美的,要不是顾及军纪,都要大喊大叫地蹦起来。做文书的事务,虽然也要跟着士卒cao练,可只是早晨出cao,白天可以躲在营帐里的,晚上要教导士兵读书、识字、算数。

    比整天cao练的士兵,是舒服的日子了。

    等贾政适应了军旅生涯后,他发现自己在军营得到的敬佩目光,比自己在京城多太多了。在京城的时候,有贾赦这个大哥顶在自己前面,哪里都是赞誉荣国公世子、三品宣威将军的。唯独在吕宋这里,周围的人因为自己实实在在的文案能力,敬佩尊敬自己。

    贾政从结婚后,连年被当翰林学士的岳父教导,有了很大的进步。周围捧着他的人再多,他也没陶醉到忘记父亲贾代善的教导——

    “任何时候,都别说你是荣国府的嫡子,只能说是宁国府旁支,只是一个秀才。不然遇到战事的时候,带兵的千总,会让你带头往前冲的。万一你被俘虏,敌军会拿你要挟领兵的千总。除非是太子,领兵的千总是不会为了一个国公府的嫡次子退兵的。最可怕的是,为了士气,千总还可能亲自出手了结你的。”

    贾政从来都相信自己老父亲的话。可他哪里知道,从他踏上吕宋的土地,镇守吕宋的胡鸿将军,就知道他贾政是谁了。

    第425章 铁血帝王21

    第一批征兵令, 征的京畿所有24岁到25岁的男子。用贾代善的话说, 这些人不先征了, 明年就有人超龄了。

    而贾政作为兵部尚书的次子, 非常光荣地应了荣国公在太和殿上的那句话,成为第一批征兵令里、名列第一的被征者。京城所有的勋贵,接到征兵令,都乖乖地收拾了去京营报到。京畿所有的文人,有了贾政做例子,也顺从地搁下了书本, 准时去了京营了行伍之列。

    其实在征兵令下到荣国府的时候,贾政得知自己要去兵营当三年义务兵, 立即跑去荣禧堂, 抱着史氏就大哭了一通。他是真的认为自己当兵,就是去送死的。史氏也揽着次子哭, 周围的丫鬟婆子也陪着哭。

    哭得荣禧堂哀声阵阵, 真如死了人一般。

    落衙回来的荣国公,见了母子俩哭成那模样,好说歹说劝了几句, 不想母子俩还拉长声哭的更起劲了。可把贾代善气坏了,激愤之下他提剑就要先杀了贾政, 才好对得起母子俩这样的哭法。还是贾赦拼力拦住了他, 才没有酿成悲剧。

    那一瞬间的恐惧, 让贾政忘记了流泪, 让他直觉感到父亲是真的想杀了他、这个丢脸的孬货儿子。那一瞬间贾赦拦着父亲的举动, 让贾政认识到大哥是真的在阻拦父亲的。

    这第一批兵要赶在夏日到吕宋,所以只在京营停留了短短的半个月,略略熟悉了军伍的要求,就在天津港上了海船。一路海浪颠簸,除了个别人自始至终晕船,其他人适应了一段时间都不在晕船了。

    贾政很不幸地在属于了个别之列里了。

    新兵到吕宋的当晚,就被各所属营区的、按着名册来接人的千户们接走了。贾政与京城认识的勋贵子弟分开,孤零零地一个人,同数位一路晕到吕宋的人一起,先去了休养所呆了三天。在他报上自己是考出来的秀才这特别技能后,被分派到马尼拉驻军将军胡鸿的将军府的兵营做文书。

    贾政的第一封书信,就是长篇累牍地描写了他在海上遭的罪。拜他岳父的教导,他明白文笔华丽晦涩不如文笔直白平淡,所以这封史氏能读懂的信,除了又惹来史氏痛哭几场,换得荣国公呵斥史氏,真的没起到什么好作用。

    不过在这封信里,贾政把家里所有的人,都饱含感情地真挚地问候了一遍,言辞之恳切,情谊之深厚,让贾代善读罢了信,抖着信纸对史氏说:“看看,离家就懂事了吧。”

    然后贾代善反复叮嘱史氏,不能把贾政做文书的事情说出去。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