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二房添丁
一年之计在于春,马如月回来的时候现江家大坝的田里热闹得很。 “大少奶奶,你看你们用哪一块田做秧田。”才下马车就有人迎上来:“我们井田适合做秧田,你看要是适合的话,就做在我们田里面。” “我们槐树田也好!” “沙田做秧田好扯一点!” …… 七嘴八舌的将马如月围在了中间。 姑嫂三人有点蒙圈。 最后大致明白:江氏族人这次都很热情的邀请她准备春耕大计。 做秧田是怎么回事? 马如月最后没辙,表示自己都不会。 “哪需要你们下田,你说做到哪一家,家家户户都愿意帮忙。”古氏笑道:“大家都觉得托了二少爷的福呢,今年种下收获了就是自己家的,这份恩情都记得。” 好说好说,果然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欠人情也不能欠太多,马如月正想告诉古氏要不就做到三房的田里面。 结果江智辉跑了过来。 “嫂子,我三哥已经给你们做好秧田了,你不用担心。”已经长成半大小子的江智辉满头大汗,挽着裤管,一身的淤泥。 “做好了,你们这么厉害?”马如月情不自禁的对这俩小子刮目相看:“你们会做?” “二哥说了,不会就学,我们看了其他人怎么做也就会了。”江智辉扳着手指道:“我们也问了三爷爷了,他说做好秧田撒下谷种就开始整理田,我们两家人有点多,但是慢慢做等到秧子长好的时候怎么也做完了。” 马如月带着江景远去看了江智庆做秧田。 “先是开箱,然后撒上一层的柴灰,刮平,撒谷种就行。”江智庆一边抹着额头的汗水一边笑道:“嫂子,您可别小瞧我,这做的这活儿连三爷爷都夸呢,还说我长大了。” 是啊,长大了! 不仅自己家的五亩田土能够解决,还帮着她做。 “最难的是犁田。”江智庆道:“江家大坝的牛只有十头,分家的时候又没分,全在公中,听三爷爷说要借牛需要提前预约,我们都不懂,我去看了,说轮到我们用牛的时候还要等一个月。” 这是什么概念? “三爷爷说了,谷种下田四十多天就可以栽了,没准儿我田都没准备好,秧子就能栽了。”江智荣叹口气道:“这牛也太懒等了。” 要不就买一头? 马如月一出口直接吓了江智庆一大跳,嫂子真是在土豪了。 不过买了牛耕了田就没用了啊。 “怎么没用,可以当牛车使。”马如月这才现,江家大坝的领导者真是一头猪。 圈养着十头耕牛,平时的时候就只是养,半分用途都没有派上。 牛车? “虽然没有马车快,总比走路的要强得多。”马如月道:“智辉也长大了,可以让他赶牛车去镇上,来来回回的挣点零用钱补贴家用。” 江智庆空闲的时候跟着马如建跑乡下收购鸡和蛋,也得了他的真传,马如月让他以后可以自己单干。 “我这不是抢马三哥的饭碗,我不干。”江智庆摇头:“就跑跑大杨镇挣点零花钱就行了。” 这让马如月说什么好呢? 她很想告诉江智庆,生意各干各的,你不抢别人也会抢。 不过马如建和一碗香的生意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很大一部分也是她在起着作用。 要买耕牛,自然是要请懂行的人去帮忙。 三老太爷被江智庆请了去,结果,价格贵得离谱。 “一头牛要四两银子,成倍的涨,我建议他们不买。”三老太爷回来说道:“买牛也没什么大作用,就这一段时间耕田,平时里还要养起来,不划算。” “嫂子,我也觉得不划算。”就算要跑马车赚零用钱,也该选择一个时间段:“过一段时间农闲了再说。” 没有耕牛如何耕田。 “有些人用锄头挖,有些人用人力拉。”江三老太爷道:“我们家有一个空的犁头,你们要不要。” 当然借来用用。 江智庆和江智辉兄弟俩就成了标准的农夫。 大的在前面拉,小的在后面推犁头。 马如月看着这一幕眼睛都湿润了。 时间过得真快啊,要是兰氏当年能熬过来这会儿也可以轻松享福了。 所以说,千万不要冲动,不要在冬天里砍树,越是绝望的时候越要撑住。 江智庆说了,他兄弟俩能将自己家和大房的一共七亩多水田做出来,既然他们能干活,那自己和江丽远就负责后勤。 一日三餐管够。 三五天的杀一只鸡来炖汤喝,偶尔还去买两斤rou。 什么叫满足? 这种小日子就是了! 马如月带着江景远每天去田边看看,有人笑着说她是去视察种田,她也随声附和。 这天刚走到江家大坝大院边,就听到有人在说笑。 原来是云氏生了,果然生了一个儿子。 “二爷爷可高兴了,老来得子,抱着让我看呢,还说请我吃红蛋。”一个妇人笑道:“我还没送礼怎么好意思吃呢。” 送礼? 看月婆子? 马如月一问,得,全族的人都有这个意思。 “二房添丁,是大喜事呢。”古氏笑道:“你也备一份送去吧。” 好吧,鸡蛋鸡什么都是有的。 不过,送给云氏就拿蛋吧,四十个出得了手不? “足够了!”古氏道:“我都只准备拿二十个去,我家鸡少,两只鸡有时候不下蛋,有时候下一个,知道她要生了,都凑了很久了。” 马如月再次感慨红色炸弹朝朝代代都避免不了的。 像这种家庭早早的就算计着要送点什么,没算计好还真得打急抓。 江家大坝很热闹,一是春耕;二是送礼。 马如月等他们都送得差不多了,她提了四十个鸡蛋去了二房。 “早该来了,怕二老太太忙,累坏了身体,所以特意等她们空了我再来。”马如月是真心的庆贺云氏升级当娘亲的:“恭喜二老太太,这是给你补身体的。” “谢谢你,如月。”云氏的脸通红,一把抓住马如月亲热得很:“你能来我就高兴了,哪还需要你破费。” “没有的事,自家鸡生的不值钱。”马如月笑着问她吃不吃得下,孩子乖不乖什么,奶水足不足。 探望产妇的经验马如月上辈子就有,那还是同事珞珞升级自己去医院看了的。 珞珞说马如月好,非要将自己的儿子塞给她当干儿子。 所以说,上辈子虽然没有嫁人,好歹还是当了娘的,干娘。 什么? 马如月听到这话吓了一大跳,云氏还真是挺能说的。 “我听老太爷说这孩子需要拜一下干娘,如月,咱俩关系好,不如就让他拜你为干娘好不好?”云氏一脸的恳求,态度绝对是最好的。 “噗呲”一声,马如月大笑起来。 “不是,二老太太,你这不是乱套了吗?”马如月乐呵呵的说道:“这可是二老太爷的老来子,论起理来辈份比我还要大一倍呢,我又怎么能当干娘?” “是了,我真是糊涂了。”云氏很尴尬,这主意她也是一时想起来的,最主要的是想着马如月是知道她的秘密的人之一,拉着她跳坑入套,也就是给儿子一个保障了。 还真没有想到辈份的问题呢。 “没事没事,你是累了。”马如月抿嘴笑道:“你要是喜欢我,觉得咱俩关系好,以后我常来看你就行了。” 云氏的脸一僵,她真是不想看到马如月,一见到她就如坐针毡,可是说出去的话又不能收回来。 马如月没管云氏的脸色,自顾自的说着亲热的话。 当然,趁着云氏没注意,她在打量着这间屋子的构造和摆设。 要不是云氏生产,探望坐月子的她,自己是怎么也没有理由进来的。 族长果然是与众不同的人家,很有地主老财的味道。 一应摆设齐全,高抽矮柜的也没少。 陈设也很讲究,据说这个地方原是为江昆明夫妇准备的。 只不过没福气享受夫妻双双归西,倒是便宜了二老太爷和云氏。 马如月和云氏聊了一会儿天,她是来讨教怎么养孩子的。 “你是不知道,姨娘走了,景远交给我,我这没当过娘的人,拿她真是措手无策。”马如月吐槽着带孩子的艰辛,想要引起云氏的共鸣。 “带孩子都有一个过程。”云氏道:“没关系,以后你有什么不懂的就来问我就行,景远还是挺乖的,女孩子比男孩子要好养一些……” 果然是这样的,当娘的人说起了孩子自然是滔滔不绝的。 马如月和云氏聊得很欢喜。 最后还是江景远跑来找她了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二老太太,我下次再来打扰。”马如月临走时的一句话让云氏又陷入了坐立不安的情绪里面。 “她和你聊得来,你以后就和她多亲近一点。”马如月一走,江二老太爷就走了进来:“大房以后会离开江家大坝的,江智远肯定是有出息的人,和大房打好关系,以后有我们的好处的。” “是老太爷。”云氏心里有苦说不出来。 一个她想避的人,却怎么也避不了。 看着二老太爷去抱小孩,云氏紧张得很,生怕他看出什么名堂来。 转眼的功夫,就到了二房请满月酒。 “嫂子,我们要去吃酒吗?”和二房从未有过亲热,江丽远是很排斥的。 “去,当然要去。”马如月笑道:“二老太爷老来得子,欢喜得很,听说这次的酒席请的还是好向个大厨呢,我猜测着席面一定很丰盛,走吧,咱们去打个牙祭。” 再丰盛的都吃过了,江丽远实在没什么兴趣去凑这个热闹。 看着马如月牵着江景远的手高高兴兴往山下走她忍不住皱眉,就她这性子,怎么当大房的当家主母。 以后二哥当了官,她又怎么和贵夫人们打交道,还不白白丢了脸面。 二房的族长大院热闹非凡,云氏在房里接受着众多妇人们的恭维和道贺。 马如月拉着江景远也挤了进去,耳朵听着,眼睛却是四下里看了。 上次离开这间屋子的时候马如月就在琢磨一个问题:东西会放在哪里。 今天再来看时,很快锁定了高柜一个带锁的抽屉。 重要的东西才会上锁,古今都是相通的。 不过,要怎么拿这东西还是一个问题。 这地儿可不是她晚上加一个夜班就能搞定的。 马如月峰回脑转千百回,脑汁绞尽了都没有办法。 “开席了,开席了。”外间一声喊,里屋的人立即就往外涌。 马如月拉着江景远避在了高柜边“呯”的一声给撞上了。 “好疼!”马如月气恼不已,一拳重重的砸在了带锁的抽屉上:“景远,这抽屉撞了嫂子的头,嫂子打她好不好?” “好!”景远笑着回答。 马如月没有再砸第二拳,因为她现自己的拳头根本砸不开这个抽屉,供给族长大人的物件,果然都是货真价实的,坚固! 这么小小的一次试探,严重影响了马如月的食欲。 “嫂子,这个好吃。”江景远是一个乖孩子,给马如月挟了一块rou丸:“嫂子吃。” “嗯,可有嫂子做的好吃?”马如月挟起轻轻的咬了一口问道。 “嫂子做的最好。”江景远崇拜的说道:“我长大了也要像嫂子一样厉害,做最好吃的菜。” 好吧,这就是榜样! 马如月投以她一个微笑,你嫂子厉害的地方不仅仅是做菜,比如,还有另外的。 嗯,目前来说,她遇上了难题,那个高柜会成为她的心病。 有些东西,也不能只从一面下手,实在不行那就绕道走,从外围突破吧。 马如月边吃着饭边想着事,也没注意席面上的事。 只到江丽远问起马如月都不知道哪一道菜好吃。”大约就是这个样子吧。“马如月不好意思的笑道:”还是自己做的最好,咸淡合适。“ 天啊,她不会只顾着抢吃的连菜的味道都没有品出来吧? 以前母亲就常说,带着孩子们去别人府上做客,不是为了吃,是为了看,看别人的礼数;是为了学,学那些知人待客的地方。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农门寡嫂的主母历程》,微信关注“优,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