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在首辅科举文里重生了在线阅读 - 我在首辅科举文里重生了 第162节

我在首辅科举文里重生了 第162节

    户部官员脸都绿了。

    但俞州没看他们,继续道,

    “没有那些士兵的牺牲和辛苦抵挡外敌,就没有我们现在安稳的生活,臣觉得少什么都不能少了给士兵的们供给!”

    “既然现在国库确实拿不出银子,那不如就拍卖众筹好了,我们每个朝臣各捐赠一件物品,组织一个拍卖会,邀请那些有钱的商户来竞价,积少成多,五十万两而已,应该不成问题……”

    对着文德帝说完。

    俞州又朝周围的朝臣们拱手,语气陈恳的劝说,

    “各位大人,正所谓国家国家,没有国哪里来的家?武将士兵在边疆浴血奋战,若是前线出了破绽,我们后方又怎能安稳?”

    “武将定江山,文臣治天下,文武之臣就应该齐心协力,景朝才能更加强盛,臣子百姓在面临他国时,也更有底气。”

    “不过区区五十万两而已,我们每个人只需要出小小的一点力就行,相信边疆的士兵们若是知道此事,定然更加奋勇杀敌,感激我们后方文臣的支持。”

    此话一出。

    朝中的大臣们,尤其是杨阁老和杜阁老眼睛顿时转动了起来。

    他们不在乎那什么文武合作,家国天下的大道理,他们只在乎俞州说的最后一句,获得边疆士兵们的感激!

    兵权多么重要是个人都明白,文德帝能够从当初登基那点微薄实力,跟满朝文武争斗,直到现在隐隐有压制大家的趋势,靠的不就是兵权么。

    这些年他们不是没想过往兵权上插手,但却一直都找不到机会。

    如今若是能够趁此收买军心……

    想到此,一群老狐狸心中顿时激动。

    文德帝则皱起了眉头,不太理解俞州此举为何,为什么给朝中老狐狸创造收买军心的机会。

    文德帝悄悄看向李承巍,想从李承巍这里获得一点信息,毕竟俞州已经暗中向他大儿子投靠,有些举动必然会跟大儿子提前商议。

    果不其然。

    李承巍见文德帝视线落过来,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

    文德帝顿时心中有数了,但这种听起来对他明显有害的建议,他肯定不能爽快答应,那不是存心让敌人发现端疑么。

    所以。

    文德帝眉头便皱得更紧了,故意用审视的目光打量俞州道,

    “士兵供给乃朝廷之责,让各位爱卿们捐赠物品,竞价筹银是否不妥?如此暴露国库空虚之事,士兵定会担心后续军费问题,恐会军心不稳,爱卿可考虑过?”

    摆明了是不想接受提议。

    但杨阁老和杜阁老哪里会放过这么好插手兵权的契机。

    他们只需要出个十几万两,甚至还不是现银,就是家里库房收藏的物件而已,就能收买军心,何乐不为?

    必须把握住这个钻空子的机会!

    杨阁老立刻站了出来道,

    “陛下,臣觉得俞编撰此法甚妙,往年给边疆士兵的消暑供给都只有十万两,今年朝中大臣一起众筹五十万两,是对边疆士兵表达关心,如此怎会让人觉得国库空虚呢?士兵们应当高兴感激朝廷的厚待才是。”

    杜阁老也不落后上前赞同,

    “臣附议。倘若此次众筹银钱数目不止五十万两,多余的银子我们还可以给边疆士兵改善吃食,士兵们越是强壮,才越是能够更好的抵御外敌。”

    隶属两方势力的臣子们见此,也纷纷跟着开口附议,“臣亦觉得此法甚好,陛下可采纳……”

    隶属文德帝的势力,自然开口反对,“陛下不可!”

    而其余中立,或者暗中站队的大臣,则都保持沉默,暂时不掺和几方势力的明面博弈。

    至于导致这场博弈的俞州,也识趣的没有说话,静静等待结果。

    最终。

    文德帝因“不敌”杜阁老和杨阁老双方的同时压迫,只能脸色难看退步,用恼怒的目光盯着罪魁祸首俞州道,

    “好,既然众爱卿都觉得此法甚妙,那拍卖众筹之事,便交由俞编撰你来办,边疆士兵事关重大,切不可出半点失误,否则,朕必严惩不贷!”

    众人听着文德帝语气中的冷意,心中都知道俞州把皇帝惹恼了。

    也是,兵权可是陛下最大的依仗,俞州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敢在这里做文章,陛下不生气才怪。

    不过明白这点后,众人却丝毫不敢小瞧俞州,又或者幸灾乐祸。

    俞州就是个小小翰林编撰,对方又不是脑子进水了,能够冒头提出如此建议,背后肯定有人支持。

    而朝廷不是文德帝的一言堂,文德帝厌恶了俞州有什么关系,只要他背后的主子愿意运作,俞州的前途还能差吗?

    至少在下一任新皇确定前,他必然前途光明。

    一时间。

    朝臣们看向俞州的眼神,都充满了忌惮。

    这个新科状元可是个厉害人物啊,看他在翰林院呆了大半年,好似什么都没做,结果却不声不响的就暗中投好了主子,并且还被重用。

    这是何等心性?何等本事?又是何等胆量!

    翰林院的人心情尤其复杂,他们一直都觉得俞州不思进取,结果搞了半天,人家哪里是不思进取,明明就是进取过头了好么。

    而杨阁老和杜阁老,则在心中暗暗肯定俞州是对方的人。

    毕竟……俞州现在跟陛下对着干,他们又能够确定俞州不是自己的人,那肯定就只能是对方的了。

    因此。

    等到散朝时。

    刚刚还齐心协力逼迫文德帝的两人,顿时看向对方的眼神就又敌视了起来。

    杨阁老皮笑rou不笑,

    “杜老可真是厉害啊,不声不响就把人给收买了,还能让人死心塌地给当刀子,如此手段,真是让老夫大开眼界……”

    这话说得很明白,杜阁老自然听懂了这个被收买的人是谁,但也正是因为听懂了,才觉得莫名其妙。

    这个老狐狸啥意思?俞州不是对方的人吗,怎么看对方的模样,好像俞州是他这边的一样?

    杜阁老心中疑惑,面上却不显地虚假笑,

    “哪里哪里,我怎比得上杨老你?真是过奖了。”

    反正不管怎么回事,装起来是必须的。

    看他这幅模样,杨阁老更加确定俞州是他的人了,顿时气骂一句“老狐狸,咱们走着瞧!”这才沉着脸走人。

    留下杜阁老站在原地若有所思。

    暗道俞州又不是他的人,杨老狐狸这幅模样作甚?

    ******

    俞州知道自己此番冒头,定会引起众人注意,尤其是杨阁老和杜阁老,怕不是都要以为他是对方的人,然后一起提防他了。

    不过没关系,他已经想好解决办法,等众筹拍卖会结束后,他自会叫这两只老狐狸打消疑虑,反过来帮他掌控户部。

    现在将众筹拍卖会办好才是重点。

    想将一个拍卖会办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从来这个没有出现过拍卖会的古代,由于没有经验,导致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俞州亲自过问才行。

    而跟朝臣们讨要捐赠物件,也是个技术活,因为除了别有目地的杨阁老和杜阁老,可能会为了帮各自的皇子笼络军心,愿意大出血拿好东西出来外。

    朝中其他大臣,基本都是抱着随便拿点破烂货应付交差的念头。

    俞州肯定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此次筹银之事,是他在朝中大展拳脚的开始,他必须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才行。

    这个时候,乔楠的娱乐报就发挥作用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酝酿,他们的娱乐报已经在京城彻底扩散开,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平明百姓,就没有不喜欢看他们报纸的。

    报纸上不止有八卦新闻,还有好看的话本故事,还有各种新奇的科普小知识……对娱乐活动较少的古代人来说,真是看得欲罢不能。

    如今各大茶楼之中,除了说书和模仿的蓬莱茶楼话剧外,每天也多了另外一个活动,那就是给茶客们念报纸。

    毕竟很多百姓并不识字,自己看不了报纸,只能听别人念出来听。

    俞州在那边筹备拍卖行的事宜。

    这边乔楠就在娱乐报上帮忙造势,将文德帝和朝臣们体恤边疆士兵,决定各自捐赠物件出来拍卖,筹集银子给士兵们消暑的消息,刊登在报纸上宣传。

    当然,这个宣传肯定是有猫腻的。

    乔楠在新闻稿中,着重突出了“朝臣捐赠”这点,并且故意写下了这么一句话:

    【朝廷体恤边疆士兵之心,当真令人感动,我方报刊记者已经取得拍卖行入场资格,待拍卖行结束后,定会将现场详细拍卖物品,拍卖数额与大家分享,敬请期待。】

    看到报纸的朝臣们:……

    差点没吐血!

    普通百姓们或许不懂,但他们这些古代高知分子还能看不明白?

    俞州这是明明白白提醒他们,捐东西的时候悠着点,千万别拿破烂货,不然到时候丢脸他可不负责。

    古代没有道德绑架这个词,但有慷他人之慨这句话,俞州现在就是在坑他们啊。

    “他娘的,之前还真没出来这小子是个如此损的混蛋!”

    “哪里来的楞青头,真是胆大包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这小子是不是疯了,竟然敢得罪咱们这么多人!”

    “竟然要我出银子,真是王八蛋。”

    “……”

    一群只想拿个价值几十两的破烂货,敷衍了事的朝臣在家中愤慨大骂。

    但骂完后,众人还是得乖乖重新去库房挑一件像样的东西出来,作为此次众筹拍卖的捐赠物件。

    没办法,俞州要把事情摆到全京城百姓面前,他们真拿破烂货,就是公开处刑,脸面全无,还不是被百姓们嘲笑死。

    一群朝臣怨念不已。

    而杨阁老和杜阁老,听闻此消息就忍不住暗暗嘀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