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90年代学渣逆袭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23

分卷阅读223

    rou烩面之类的给娃娃们吃了,吃完再来杯热牛奶,肚子里有了存货,念书也不会饿着肚子了,艾玛,一想到儿子女儿大半夜饿着肚子补课,家长们顿时一阵心疼,又觉得五块钱的伙食费好像也定低了……

    “这样吧,咱们教师办公室也蛮宽敞的,大家要是不放心,担心孩子饿肚子,我也不管了,大伙儿自己凑钱,定期买点儿饼干牛奶什么的放在那里,每天晚上除了宵夜之外,中间课间休息的时候,再给同学们添一顿小点心,这样总行了吧?不过我先说好啊,教室就是上课的地方,课堂纪律得有保证,不允许随便带零食去教室里吃。”

    “这个没问题!干脆也别凑钱了,咱们三十个家庭轮流买,正好一个月轮到一次,买了就吃,也新鲜。”家长们对韩小美这个提议很满意,现如今家家户户都只有一个孩子,他们一辈子赚那么多钱,要是连自家孩子都吃不饱,赚这么多钱给谁用?

    正抱着王老师的宝贝女儿稀罕的韩妈傻眼了,她闺女可真是亲生的啊,使唤她这个亲妈不要太顺手!

    不过,三十多个人的宵夜,说起来也不算难,而且这中间还能赚点伙食费,韩妈想了想也答应了下来。

    韩家这个补习班,算是正式开门办学了。

    因为接下了一顿宵夜的活儿,韩妈连夜给韩爸打了电话,让他明天借一辆拖拉机,多带几袋子米面过来,老家作坊里做的挂面也带上两百斤。和城市里机器做的面条不一样,农村作坊里做的挂面麦香浓郁,用料扎实,而且特别养胃,很适合晚自习结束之后给饥肠辘辘的娃娃们拿来垫肚子。

    韩妈是个厚道人,既然接下了这个活计,就想让孩子们吃的好一点,而且和机器挂面相比,老家的挂面都是十斤一个大袋子包装的,价格也比机器做的便宜些。

    接到老婆的指示,韩爸不得不大半夜的打着手电筒,出去找了相熟的人家借了拖拉机,又敲开镇上卖挂面那家的门,和人家预定了两百斤挂面,家里没有足够的米面了,又顺便从这家预定了三百斤大米和两百斤麦面,想了想,又去卖猪rou的那里预定了半只猪,城里的猪rou价格每斤要比他们镇上贵五毛钱,多带点过去,吃不完的可以腌起来留着慢慢吃。

    第二天一早,韩爸就开着拖拉机过来了,习惯性旷课的韩同学这天早上依然没有去上学,因为她要陪爸妈一起去看房子。

    对此,班主任老张接到请假电话只能在肚子里“呵呵”一声,谁让人家是省状元呐?市一中要是不想要,外面有的是学校想挖韩小美过去,不交学费每年再给两万块钱奖学金那种,没办法,人家韩同学连国外的报纸都上过了,现如今身价大涨,他这个班主任捧着还来不及,哪里敢怠慢哟真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啊!现如今班主任真是不好当啊o╥﹏╥o

    第一百六十六章 登陆地球第一百六十六天

    偏疼闺女的韩爸果然把家里收来的泥鳅都打包带来了,用了两个塑料水桶,足足有三四十斤活泥鳅。还有韩妈要的两百斤挂面,三百斤大米和两百斤麦面,又从家里菜园子拔了许多青菜和青蒜之类的带过来,开春了,这些菜再不吃就要抽薹了,到时候就只能吃菜心了。

    “怎么这么多泥鳅?”韩妈诧异道。

    “还不是上次采访,车镇长看到咱们家有泥鳅,每次镇上来人参观就带人过去看,我担心他们把泥鳅吃完了小美就没得吃了,索性都捞出来带过来了,你找个水缸给养起来,留着给小美吃。”韩爸一心惦记着宝贝闺女,可怜的韩小荣自动被亲爹给透明化了。

    “那倒是!这时节泥鳅少,咱们小美爱吃这个,你下次收到了也别放池子里了,给他们看到就没了。”韩妈叮嘱道,顺便让韩小美请来的保安去外面买个陶缸回来装泥鳅。

    俩保安高星和高杨乐颠颠拿着钱出去买东西了,他们最近的日子真的过的太舒坦了,每天啥事都没有,只有晚上学生们来补课的时候需要提高警惕,毕竟能来这里上补习班的都是非富即贵,属于本地最早的一批富二代or官二代,半点马虎不得!这也是韩小美为啥坚持在这里安排保安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和食堂相比,韩妈的手艺好了不是一星半点啊,不是说食堂大厨手艺不好,只是大锅饭嘛,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情况,再好的食材拿来做大锅饭,味道也要减半,不像韩妈这里做几个人的小灶,他们最近都感觉自己吃胖了些。

    “今天这猪rou不错啊!”看到韩爸将半片猪rou从拖拉机上扛下来,韩妈高兴地翻着看了看。

    “上面还有个大猪头,买的多老板送的,说是给咱们小美吃的。今天这猪rou真不错,是山里人家养的本地黑猪,看看这五花,漂亮吧?回头给小美做粉蒸rou最好了。”韩爸高兴地拍了拍五花rou的位置。

    “这后臀rou也好,下午弄好了炖起来,晚上给孩子们做卤rou面吃。”韩妈比划了一下,让韩爸回头帮他把半片猪rou分一下。

    “不急,等看了房子再回来分也来得及。”韩爸找了点热水洗洗手,捧着韩小美递过来的热茶一口气喝了,一家人急忙跟着韩妈去那家卖房子的人家看房去了。

    到那的时候,老夫妻俩正忙着收拾院子,他们在这里住了快三十年了,可以说是城西这片最早的一批居民了,要不是为了给儿子凑买房子的钱,二老也舍不得卖了这里,不过,现在他们年纪大了,卖了这里的房子,回乡下老房子住也好,最起码可以自己养点鸡鸭种点蔬菜什么的,他们老了,未来也没有什么可期盼的了,只希望唯一的儿子能过得开心就好。

    “大婶,这房子有些年头了吧?”虽然院子打理得很干净,但是那房子是土坯墙,上面搭的也是不值钱的灰瓦,“这屋子没啥用啊,我们买过来还得花钱请人拆了重新盖,能不能便宜点?”

    “大妹子,我实话告诉你,要不是儿子急等着用钱,我们真舍不得卖了这屋子啊,住了快三十年了,唉!这样吧,你们要是三天之内就能把钱凑齐,我给你们一口价,四万六,便宜两千块钱。”

    “这样吧,四万五,我今天就能给你打钱!”韩爸看了看那屋子,“大哥大嫂你们看,这屋子拆起来是真费工夫,别的不说,这么多土方,雇拖拉机都要拉好两天啊,四万五搁城北都能买块净地皮直接盖屋子了。”

    “唉!那好吧,就四万五,大兄弟,我这院子里这几棵石榴、甜杏儿还有香椿树都是好的,长的太大了也带不走,你们能留着就尽量留着吧,年年结果子呢,香椿芽儿也好吃。”那老人家叹息道。

    “您放心吧,这果树好啊,我们家俩孩子都爱吃果子,这下好了,往后都不用出去买了。”韩妈笑着答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