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玉枝骄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

分卷阅读12

    声。

    “快看!是崧泽书院的施公子和小世子!”

    “真的是他!我听我哥说起过他,解除邺池水患的办法就是他想出来的,可真厉害啊!”

    “还愣着做什么,我们快过去看看!”

    第9章 009(捉虫)

    刘莞儿见苏锦绣抓着自己的手是刚刚逗弄过蜘蛛的,脸色一白,站稳后就想挣脱开来。可她使了两次劲都无用,开口叫了两声也没反应,抬眼看去,发现苏锦绣正定定看着前方,眼神里的情绪难辨,十分的怪异。

    苏锦绣看的方向正是人潮如海的书局门口,原本人就不少的西市在这一刻被挤的水泄不通,全是冲着此时被围堵在书局门口进退两难的几位少年。

    舞象之年,颜丹鬓绿,加上他们才识匪浅,不是空有家世的绣花枕头公子,于是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

    其中当属漯河王府的世子和施尚书家的大公子最出名。

    前者出身皇家,家世显赫,文韬武略,年幼时护驾有功被赐金牌,在书院中又是个中翘楚,画的一手好丹青获得了不少崇拜者,就没有他不会的;后者十二岁考入崧泽书院,十四岁就以水调的计策获皇上亲自接见,隔年又成功解决了邺池水患的旧病,眼看着秋闱将至,除去那些王公贵族,他可是大热门人选。

    如此家世才识,模样又俊俏,自是良婿。

    “锦绣?”

    苏锦绣猛的回神,刘莞儿正关切的看着她:“你认识他们?”

    “不认识。”苏锦绣敛了情绪拉着她转身,趁着人都往书局那儿挤,挤过几个人上了铺前的台阶朝不远处的几间绣坊走去,“黔城那儿的绣品肯定不如这里花样多,我带你去看看。”

    前面苏锦绣走得快,后头夏至她们赶紧追了上去,还不忘让清竹把手里捧着的木匣子给扔了:“大小姐不该买这个的,若是让老夫人知道又得说顿,你在大小姐身边伺候了这么多年,也该劝着些。”

    清竹抿嘴笑了笑,双手不着痕迹的把木匣子抱的更紧:“jiejie说笑了,小姐是主子我是丫鬟,我听她的才是。”

    夏至自恃年长清竹几岁,资历也高些,便教训道:“这东西拿去府里伤着人怎么办,赶紧扔了它,到时老夫人责备下来你也逃不开。”

    清竹下意识朝后退了步,这儿人多杂乱,只要掉下去肯定就找不到了,但又怕争执几句夏至会向老夫人告状害小姐挨骂,于是清竹佯装把木匣子朝她那儿递了下,忽然脸色一变:“夏至jiejie你快看,刘姑娘好像被人撞着了!”

    说罢顺手把匣子往身后的冬罄手里一放,朝着苏锦绣那儿快步赶了过去。

    夏至一听是刘姑娘被人撞了,哪里还顾得及冬磬手里的东西,转过身追了过去。

    此时苏锦绣和刘莞儿正好走到如意绣坊门口,人来人往十分的拥挤,夏至赶到后见她并无异样松了一口气,忙站在她身旁护住来往行人的搡挤:“表姑娘,这儿人太多了,咱们进去吧。”

    夏至扶住刘莞儿上去,苏锦绣自然而然的松了手,转头低声吩咐清竹:“叫冬磬去前面看看。”

    “是。”

    ……

    西市内有好几家上都城有名的绣坊,如意绣坊就是其中之一,比起东市的罗坊,这儿更受年轻女子的青睐,有不少闺中小姐喜欢来这儿看样,生意十分的好。

    客人多了,东西更新也快,半人高的平铺柜面上摆满了绣品样式,饶是平日里有些研究的刘莞儿都看的眼花缭乱。

    “不错吧,这家在西市的生意最好。”苏锦绣对这些毫无兴趣,带刘莞儿到了最新摆放的柜面前,见她多看了其中一样几回,就叫夏至先拿着,“记账就行,到时会有人来结。”

    “确实比黔城的多,样式也新颖,这些我都没瞧见过。”刘莞儿拿着手上的绣样有些爱不释手,可一旁都写着价呢,单是这样薄薄一副就得二十两银子,未免贵了些,于是她放下手,“再看看别的。”

    “就属这儿的最好,还有几家可没这么多样,说不定过会儿就没了。”

    苏锦绣瞧出了她的犹豫,正要伸手去拿她放下的,这时柜面对面伸过来了一只白皙的小手,和苏锦绣同时抓住了绣样。

    入眼的是一张小圆脸,扎着双角辫子,约莫十来岁的年纪,还要比苏锦绣矮上一个头。可她那气势却不弱,用力抓着绣样,鼓着脸瞪着眼,一副苏锦绣不松手不罢休模样。

    “我先拿到的!”未等苏锦绣开口她便俏声抢道,“你快松手。”

    苏锦绣乐了,十来岁的年纪是有女红做的出色的,可眼前这个怎么看都和自己是一路货色,这样的绣样买回来除了积灰之外别无它用,于是她用了几分力抓紧,揶揄她道:“你会绣么?”

    小姑娘哼了声:“我不会难道你会。”

    “我不会,但是她会。”

    “我先拿到的!”

    “我们先看到的。”

    眼看着绣样被俩人扯的绷直,再下去买都不必,直接赔得了,刘莞儿开口劝道:“算了,锦绣,我们再看看别的,这个和我上次在黔城看到的也没差多少,相似的就……”

    “外地来的你懂什么,买不起就别看呗。”话音未落就被这小姑娘给打断了,小小年纪嘴巴还挺毒,神情里满是瞧不起,“黔城是什么地方没听说过,既然没差多少就回你的乡下去买,别在这儿占地方。”

    偌大的绣坊,这偏角附近霎时安静。

    许多人朝着她们看过来,好奇的,看好戏的,众目睽睽之下,刘莞儿顿时涨红了脸,羞愤不已。

    “你!”站在夏至身旁的红珠气的浑身发抖,“你是什么人,怎么可以这么说别人。”

    “我啊,我是城里人。”小姑娘咧嘴笑着,得意的朝四周看了眼,扬声,“西市这儿多的是绣坊,这儿出去直走转东的巷子璃有家专门卖绣样的,那里的适合你。”

    尽管不知道她说的是哪家,可光听这语气就知道是在侮辱人,刘莞儿长这么大没受过这样的难堪,身子一颤靠在了柜面上,努力稳着声:“姑娘,你一口一个城里人乡下人,如此瞧不起人,可是把当朝大学士黎大人都给说进去了。”

    黎大学士是达官显贵眼中不折不扣的乡下人,许多年前他来上都城赶考时的模样至今都为人乐道,背着破书筐头戴破草帽,穿着一双草鞋就到了赶考的地方,若不是他手里崭新的文书和当时认识他的一个大人,他一准儿就被赶出城了。

    因为深得皇上器重,少不得引人妒忌,有好事之人将他不修边幅的事拿出来说道,字里行间脱不开乡下人几个字,圣上就以贤不忌出身重罚了此人,自此之后,再没人说过黎大学士的出身。

    而刘莞儿提到这个,无非是想给她扣个重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