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红楼]大老爷的科举人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7

分卷阅读107

    意,仿佛连日阴雨初晴,“好,平身,免礼。”

“谢陛下。”众人齐声应道,随即起身来。

建明帝打量了这数十个进士,不住地点头,这一届的进士多半都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都还没被科举折磨的失去了朝气,一看过去,便让人心旷神怡。

尤其是领头的贾赦,尽管建明帝心里头因着太子的事不大喜欢他,但也不得不承认,这贾家少年郎,的确是万中无一。

倘若他有个公主,贾赦当个驸马也是绰绰有余的。

第99章一更

章桁看着贾赦应对自如的模样,他心里头那些隐隐而生的怒气渐渐地被压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溢满心头的欣慰。他对贾赦的感情异常复杂,既是把他当成了小辈,又是把他当成了心上人。

或许,他自己都没有发觉——贾赦在他心中的的地位早已不知不觉高到了他所没有意料到的地位了。

章桁看着贾赦,忽然间发现他朝这边飞快地扫了一眼,露出个微笑来,又飞快地收回视线。

他心中哑然,随后不免露出了几丝笑意来。

殿试开始。

朝堂之上寂静无声。

文武百官和建明帝众人都盯着那些进士们。

虽然在上殿之前已经受过一小时的培训,但此时此刻,在这至高神圣的地方,当着天子之面,少有人能保持心态不变,紧张尚且是小事,不晕过去已经算是心态好了。

咚——

后头有两个进士许是紧张的背过气去了,甚至晕倒在地上。

建明帝皱了皱眉头,拂了拂手。

几个侍卫上前来把人带下去,至于成绩,自然是没了。

有的大臣不由觉得可惜了。

十数年寒窗苦读,最后折戟在这殿试上,着实让人惋惜。

但这也是没办法,殿前失仪,不治罪已经是大幸了。

这科举,考得不仅仅只是个人的学问,更考得是个人的心态。

这心态不错,即便文笔不如何,那也能被高看一眼。

此时。

在众人当中,贾赦的心态就足够令人侧目。

居于庙堂之中,于文武百官眼下,却能泰然自若,徐徐用笔,神色不见紧张,举手投足自然舒适。

此子,日后必当不同凡响!

众人心里暗暗想道。

就连对贾赦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徒禄,心里也暗暗觉得,贾赦这人的确有本事。

至少,他那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从容,着实令人侧目。

建明帝赞许地不着痕迹地点了下头。

他似乎是临时起意,竟然从龙椅上起来,到下面来巡走。

众进士听得衣裳摩擦的悉悉索索声,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了。

有的人额头上流下汗来,有的人艰难地咽了咽口水,内心期盼着建明帝可千万别走到自己身旁才好。

建明帝走到谁身旁,那人的身体就是一僵。

就连宋子杨和刘元志这两个出名已久的神童也丝毫不例外。

这其实,也理所当然。

建明帝乃九五至尊,这些人这辈子有些甚至都最多只是和当地的县父母官打过几次照面而已,突然之间,猛地和九五至尊如此近距离的接触,会紧张也是情有可原的。

然而,建明帝却好似不太喜悦一般地皱了皱眉头。

他双手负在身后,皱着眉头,缓缓走到了贾赦身后。

咦?

众人心里一惊,不由得朝贾赦看去。

等着看贾赦的反应。

然而,贾赦却好像毫无察觉他身后站着九五至尊一样,他手中执着笔,手指修长白皙,骨节有力,黑色狼毫笔衬得一双手如玉如瓷一般,带着几分从容、几分与生俱来一般的优雅。

刹那间,众人只觉得此处倒不像是朝堂。

倒仿佛像是置身在萧萧竹林中,看着温文公子缓缓落笔,秋风肃肃,不掩风华。

建明帝先是被他从容的态度一惊,随后回过神来,眼睛落在贾赦的文章上。

他眼里起初有一丝惊讶,而后慢慢地充斥着赞许和惊喜。

建明帝摸着胡子,若有所思地笑着点头。

他这一举动落在那些有心人眼中,自然掀起了惊涛骇浪。

徒禄握紧了手,指甲在掌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记。

他忽然又露出一个笑容来,贾赦得意不了太久的。

徒源留意到他的神色变换,心里头一紧,暗暗替贾赦捏了把冷汗。

殿试时间为一小时。

在小黄门掐尖了嗓音喊道:“停笔。”后,众人才将笔放下。

有的人后背都湿透了,只觉得这一小时简直是人生中最短又最长的一小时。

一张张卷子呈上。

因着要避讳的缘故,贾代善、宋袁青和其他子侄参加了殿试的官员都不得审阅。

六部尚书、侍郎并章桁等人齐齐开始阅卷。

但凡遇到好的,都用朱笔在上头圈一个圈,很快,就有几份出挑的卷子送到了建明帝跟前。

底下的进士们低垂着头,听着上头悉悉索索的动静,都紧张不已。

谁都知道,那些率先被送上去呈阅的一般都是前三甲——状元、榜眼、探花。

这前三甲地位非同一般,且不说状元,这榜眼、探花都足够叫人眼红,一旦进了前三甲,就等同于一脚踩进了翰林院的大门,这翰林请贵无比,自古就有“非翰林不得进内阁”的说法,历任左相、右相也都是翰林院出身。

这一步,就几乎近于登天了。

一下子,就能拉开与同年之间的距离。

这距离起初看着不怎么打紧,但后来细细去想,却是得花个十几二十几年才能缩短的。

就拿宋相爷来说吧,当初他是先帝庚子年的状元,如今他成了左相,而和他同年的不少现在还只是个九品芝麻官呢!

所有人紧张的喉咙发干,心里发紧。

暗暗在心里求神拜佛地祈祷着,自己能入三甲。

就算再不济,也别是个同进士,同进士就等同于“如夫人”,正室不是正室,妾不是妾,尴尬不已。

被送上去的卷子有五份,其中自然少不了贾赦、宋子杨和刘元志的。

建明帝的视线在宋子杨和贾赦两人的卷子上游移不定,是选择宋子杨?还是选择刘元志?

他迟疑地皱起了眉头。

从文章上,贾赦的文章是胜过宋子杨一筹,而他的表现也足够状元这个名头。

但是,建明帝扫了徒源一眼,心里头翻腾起来的厌恶让他心里的天平向宋子杨那边偏了偏。

贾赦是贾代善的儿子,天然就是太子一派的。

建明帝现在对太子是眼不见为净,如何愿意提拔一个太子一派的成为状元?

他其实早该做决定,但是一想到“三元及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