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
书迷正在阅读:虚盒、[银魂土银同人]那面窗帘后面、鬼话、朕读书少你不要骗朕、[真人同人]一言千载庄生梦(丕司马历史+现代)、[东京食尸鬼同人]单向恋爱、假戏真做/同事雇我扮基友、指腹之恋、[剑网三]乌龟日记、肯定是我炸毛的方式不对
大爷张太太守丧,不见拨客,但是这中间并没特意提过大姑娘,今天大姑娘出来进去了好几趟,门房都看在眼睛里了,大姑娘也是张宅的四位主子之一,这次就是特地点明了送大姑娘的东西。
门房不敢怠慢,立刻传了进去,过了不大一会儿,就见后宅收了东西将两个空匣子送了出来,并且传话让赏跑腿的茶钱。
门房对待张县长派来的管事就多了几分热情。
张美溪逛了一天的县城,回去也有些累了,听人提了一句今天那个和气太太送了锅塌点心来,就应了一声,没放进心上。
倒是大姑娘身边最得意的丫头小桃子,将这件事情记得清楚,回头就指挥了厨房,外人送来的东西拿去给兵丁们吃,姑娘想吃煎饼和锅塌蒲菜,让厨房里自己好好做出来。
张美溪初来民国,心思压力都重,最近在吃食上都很一般,当天晚上见了餐桌上的煎饼和锅塌。想着是自己买来和换来的,就吃的比平时多些。
张美溪是一个后世的魔都、帝都、东京、纽约,超级巨型城市都游玩过的人,这个小小的平安县城很快就看够了,所以住了一二日后就回了张家老宅。
对疼爱孩子的父母来说,孩子极小的一件社交活动,她们都是会仔细思量教导的,张太太打听清楚了,就将锅塌点心的事情说给了张家大爷。
张家大爷又给张老太爷说过了,张老太爷略微一思索道:
“这个民国的天下可真够乱的,今年又打了起来,光是这一年,平安县县长就换了三四个吧?”
张家大爷点了点头:
“现在这个是今年第四个了,姓张,是前清的举人,做过一任前清知县的,风评还算好,过来两个月了,为人倒不轻狂。”
张老太爷眯了眯眼:
“大清朝的规矩,皇帝都是管到县官一级,皇权不下乡,官家委派县官一级,再往下的诸事,都靠乡宦和大户维持。这民国的规矩,还不知道怎么变那。”
张大爷呵呵笑:
“还能怎么变?谁家是吃素的?”
张老太爷拍板做决定:
“既然是一县的父母官,面子总是要给几分的,你也送个帖子过去,示个好吧。以后到底如何,走着看吧。”
张大爷遵命去办理。
张县长那天送了锅塌出去,当天晚上就搭配了好酒好菜,认真仔细的吃了一张磨盘大蝉翼薄筋道有嚼头的山东煎饼,剩余的也让太太仔细收着。
第二天出门,和同僚下属说话,就半遮半掩,掐头去尾,说些张宅送了东西来,自己又送过东西去的话。
本来想着借着这个小小的契机,场面也能小小的打开一下,可没想到只过了两三日,就又有天大的好消息——张宅送了帖子来。
既然有了这样大的台阶儿,张县长自然就抓了牢牢的,打蛇随棍上去了,各种誓死效忠马首是瞻的讨好卖乖表演了出来。
张美溪在县城散心的效果并不大,回去老宅还是老样子,每天只在外书房翻翻报纸,应付差事一样写几张毛笔字。
张太太找她说些别人家小姑娘都感兴趣的话题,服装式样,布料类别,她都淡淡的,小小一张脸上,垄着袅娜的含烟眉,半点儿喜色不见。
张大爷每次和自家姑娘在大书房里遇见了,倒是心情不错,也不管她能不能听懂,给她大谈特谈了一番,平安县济南府的各种事务,头面人物,主要事体等等……
张美溪不是十岁的小姑娘,她的便宜爹一讲,就十分明白了,自家不光交通响马,还勾结官府。
响马为出击的利刃,官府做防护的盔甲,目前张家这块大肥rou,左右平衡,进退有度,还是很安全的。
自己以前想的那些,吃穿简朴,丧事从简的办法,都是只能算寻常小民百姓有的见识了。并不符合张家目前的情况。
张美溪想的明白,表现上就更积极出来,仗着自己是个小姑娘模样,就大大咧咧问些异想天开的问题出来。
张大爷才不管那些问题是不是幼稚可笑那,自己家的独养女儿乐意学,他这个做老爹的自然乐意教。
这父女两个,就坐在大书房里,喝了崂山绿的香茶,一问一答,说说笑笑起来,小丫头桃子,就站在旁边伺候主子们。
书桌上,柜子上,青石板砖地上,累累摞摞的都是民国的各色最新鲜的报纸,油墨打印的竖体文字,排列组合出来各地的大小新闻来,有饥荒,有战乱,也有蓬勃的生机,层出不穷的洋玩意儿。
大书房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还有那薄薄的几张宣纸,上面是张大姑娘实在不好见人的曲曲弯弯的毛笔字,可在意这个的,也就只有那位教导写字儿的县小学老先生了……
------------
012大姑娘的新厨房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就进了腊月,腊月的白天很短,又阴冷,这日,张美溪整个上午都消磨在大书房里。
书房的书架油漆成白色,做的足有两米高,一排排的,张美溪穿行在其中,恍惚觉得自己是走在高大的白桦林里。
两个小丫头桃子和杏子倒是站在桌案前,铺开了笔墨纸砚,绷紧了小脸,一本正经的写着字儿。
张美溪踮起脚尖,抽出厚厚的一本儿,带了些许灰尘下来。
这是一本字帖,赵孟頫的。
张美溪嘴巴微微嘟了嘟。把字帖放到地下。
又踮起脚尖去抽书,一连七八本,都是字帖……
她有些失望,索性走到墙角,搬开一盆盛开的琉球状嫩黄心菊花,
把菊花下的一只藤编圆凳子搬到书架下来,踩了上去找书。
大约这个书架就是放字帖的,也没有写标签,也不知道多少年没有人看了,有微微的灰尘和霉味儿。
张美溪翻了一会儿,就忘记自己脚下踩了藤凳子的事情了,小小挪了一步就踩空了。
噗通一声,摔下了凳子。
“啊……”
隔着好几排书架,小桃看不见人,只听一声响,急忙跑过来一看。
张美溪正自己慢慢爬起来,因为腊月,穿的够厚,凳子也很矮,摔了一下也没有什么感觉。
小桃赶紧扶着大姑娘走了几步,在椅子上坐
门房不敢怠慢,立刻传了进去,过了不大一会儿,就见后宅收了东西将两个空匣子送了出来,并且传话让赏跑腿的茶钱。
门房对待张县长派来的管事就多了几分热情。
张美溪逛了一天的县城,回去也有些累了,听人提了一句今天那个和气太太送了锅塌点心来,就应了一声,没放进心上。
倒是大姑娘身边最得意的丫头小桃子,将这件事情记得清楚,回头就指挥了厨房,外人送来的东西拿去给兵丁们吃,姑娘想吃煎饼和锅塌蒲菜,让厨房里自己好好做出来。
张美溪初来民国,心思压力都重,最近在吃食上都很一般,当天晚上见了餐桌上的煎饼和锅塌。想着是自己买来和换来的,就吃的比平时多些。
张美溪是一个后世的魔都、帝都、东京、纽约,超级巨型城市都游玩过的人,这个小小的平安县城很快就看够了,所以住了一二日后就回了张家老宅。
对疼爱孩子的父母来说,孩子极小的一件社交活动,她们都是会仔细思量教导的,张太太打听清楚了,就将锅塌点心的事情说给了张家大爷。
张家大爷又给张老太爷说过了,张老太爷略微一思索道:
“这个民国的天下可真够乱的,今年又打了起来,光是这一年,平安县县长就换了三四个吧?”
张家大爷点了点头:
“现在这个是今年第四个了,姓张,是前清的举人,做过一任前清知县的,风评还算好,过来两个月了,为人倒不轻狂。”
张老太爷眯了眯眼:
“大清朝的规矩,皇帝都是管到县官一级,皇权不下乡,官家委派县官一级,再往下的诸事,都靠乡宦和大户维持。这民国的规矩,还不知道怎么变那。”
张大爷呵呵笑:
“还能怎么变?谁家是吃素的?”
张老太爷拍板做决定:
“既然是一县的父母官,面子总是要给几分的,你也送个帖子过去,示个好吧。以后到底如何,走着看吧。”
张大爷遵命去办理。
张县长那天送了锅塌出去,当天晚上就搭配了好酒好菜,认真仔细的吃了一张磨盘大蝉翼薄筋道有嚼头的山东煎饼,剩余的也让太太仔细收着。
第二天出门,和同僚下属说话,就半遮半掩,掐头去尾,说些张宅送了东西来,自己又送过东西去的话。
本来想着借着这个小小的契机,场面也能小小的打开一下,可没想到只过了两三日,就又有天大的好消息——张宅送了帖子来。
既然有了这样大的台阶儿,张县长自然就抓了牢牢的,打蛇随棍上去了,各种誓死效忠马首是瞻的讨好卖乖表演了出来。
张美溪在县城散心的效果并不大,回去老宅还是老样子,每天只在外书房翻翻报纸,应付差事一样写几张毛笔字。
张太太找她说些别人家小姑娘都感兴趣的话题,服装式样,布料类别,她都淡淡的,小小一张脸上,垄着袅娜的含烟眉,半点儿喜色不见。
张大爷每次和自家姑娘在大书房里遇见了,倒是心情不错,也不管她能不能听懂,给她大谈特谈了一番,平安县济南府的各种事务,头面人物,主要事体等等……
张美溪不是十岁的小姑娘,她的便宜爹一讲,就十分明白了,自家不光交通响马,还勾结官府。
响马为出击的利刃,官府做防护的盔甲,目前张家这块大肥rou,左右平衡,进退有度,还是很安全的。
自己以前想的那些,吃穿简朴,丧事从简的办法,都是只能算寻常小民百姓有的见识了。并不符合张家目前的情况。
张美溪想的明白,表现上就更积极出来,仗着自己是个小姑娘模样,就大大咧咧问些异想天开的问题出来。
张大爷才不管那些问题是不是幼稚可笑那,自己家的独养女儿乐意学,他这个做老爹的自然乐意教。
这父女两个,就坐在大书房里,喝了崂山绿的香茶,一问一答,说说笑笑起来,小丫头桃子,就站在旁边伺候主子们。
书桌上,柜子上,青石板砖地上,累累摞摞的都是民国的各色最新鲜的报纸,油墨打印的竖体文字,排列组合出来各地的大小新闻来,有饥荒,有战乱,也有蓬勃的生机,层出不穷的洋玩意儿。
大书房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还有那薄薄的几张宣纸,上面是张大姑娘实在不好见人的曲曲弯弯的毛笔字,可在意这个的,也就只有那位教导写字儿的县小学老先生了……
------------
012大姑娘的新厨房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就进了腊月,腊月的白天很短,又阴冷,这日,张美溪整个上午都消磨在大书房里。
书房的书架油漆成白色,做的足有两米高,一排排的,张美溪穿行在其中,恍惚觉得自己是走在高大的白桦林里。
两个小丫头桃子和杏子倒是站在桌案前,铺开了笔墨纸砚,绷紧了小脸,一本正经的写着字儿。
张美溪踮起脚尖,抽出厚厚的一本儿,带了些许灰尘下来。
这是一本字帖,赵孟頫的。
张美溪嘴巴微微嘟了嘟。把字帖放到地下。
又踮起脚尖去抽书,一连七八本,都是字帖……
她有些失望,索性走到墙角,搬开一盆盛开的琉球状嫩黄心菊花,
把菊花下的一只藤编圆凳子搬到书架下来,踩了上去找书。
大约这个书架就是放字帖的,也没有写标签,也不知道多少年没有人看了,有微微的灰尘和霉味儿。
张美溪翻了一会儿,就忘记自己脚下踩了藤凳子的事情了,小小挪了一步就踩空了。
噗通一声,摔下了凳子。
“啊……”
隔着好几排书架,小桃看不见人,只听一声响,急忙跑过来一看。
张美溪正自己慢慢爬起来,因为腊月,穿的够厚,凳子也很矮,摔了一下也没有什么感觉。
小桃赶紧扶着大姑娘走了几步,在椅子上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