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一品驸马爷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7

分卷阅读87

    ,最容易被人买回去糟蹋。她当时从来没想过自己还能过上如今这种生活,甚至比以前更加自由!

对于她来说,谢则安是带给她这一切的人。

芸娘知道工部的人大多忠于谢季禹,补充了一句:“和谢尚书一样好。”

听到这句,其他人大致明白了谢则安在芸娘心中的地位。他们也夸起谢季禹来,同时也向芸娘说起了不少谢季禹的“丰功伟绩”。

双方夸完自己最崇慕的人,发现这两人还是父子,顿时感觉彼此又近了一步!

他们开始交流起这次的收获来。

齐王都上书赵英了,自然不可能什么都不给他们。可这个“给”也并没有他言辞里说的那样恳切,他们都是谢季禹和秦明德亲自选过来的人,心里想的都是怎么最大限度地从齐王的人那边把炼钢法学过来。

最让他们惊喜的是,芸娘年纪最小的女娃儿悟性竟是最高的,不仅一学就通,还举一反三!

她甚至还有时间把齐王整个工坊的布局弄了回来,那些齐王那边没给他们介绍的工具她一个都没放过,统统画了草图准备回去问谢则安里头有没有什么古怪。

其他人高兴之余又心生警惕,要是这娃儿跑去工部那些工坊里溜达一圈的话……

还好这是自己人啊!

工部一行人满载而归,谢则安和赵崇昭却在琢磨另一件事。

一眨眼,晏宁公主的生辰也快到了。

过生辰本来是件好事,赵崇昭心里却咯噔一跳,想起太医说自己meimei活不过及笄!

他忧心忡忡地叫来谢则安商量。

修时发生的“药理辩论”已经被谢则安炒了起来,太医院门布告栏前每天都很热闹,还真吸引了几个厉害的大夫。这几个人醉心医理,本不愿来的,后来听好友说在这边吵得很痛快,高兴地赶了过来。

太医院的人和他们吵得差不多了,大致摸清了他们的根底,推荐了几个大夫来给晏宁公主问诊。

得出的结果却还是不太理想,最好的也只是开了几个调理的方子,说是可以续命。晏宁公主的病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只是娘胎里一生下来就很弱,从小容易得病,只能好好养着。

晏宁公主本就不抱多少期望,从赵崇昭的神色里猜出这次会诊的结论后倒是没太难过。

晏宁公主故意向赵崇昭撒娇:“哥哥,你准备送我什么?”

赵崇昭心里难受,听到这话后把晏宁公主抱进怀里:“宁儿你要什么我都给你!”

话是这么说,赵崇昭还是跑去找谢则安合计着该送meimei点什么好。

谢则安说:“我不好直接送什么给公主,不如我和殿下合送?”

赵崇昭说:“好!”

谢则安说:“上回我们不是说给公主和小妹放一次遍地桃花嘛,我们可以弄个类似的东西。”他凑过去和赵崇昭耳语了几句,顿了顿,补充道,“这东西弄起来可能有点麻烦,殿下要是想弄的话这几天我们得多跑南郊几趟,好好试验几次!”

赵崇昭说:“那有什么问题,我们一起去!”

谢则安说:“还有个比较稳妥的东西,我们可以给公主做一面镜子。”

赵崇昭说:“铜镜吗?”

谢则安说:“不是铜镜,就是镜子。算了,我叫人做出来再给殿下看,镜子不难弄,不过要搞得漂亮点儿。”他笑眯眯,“公主应该到了爱美的年纪,她肯定会喜欢的!”

赵崇昭是个行动派:“那你现在就去让人做出来!”

谢则安无奈地说:“也好。”他领着赵崇昭往张大义那边跑,谢大郎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默不作声地跟在他们身后。

张大义见太子亲临,赶紧领着人去玻璃作坊那边。

镜子的做法很简单,想办法在玻璃上镀银就成了。作为哄人界的高手,谢则安最擅长的就是这种可以拿去讨人欢心的“小技术”,他简单地把方法和张大义招来的匠人说了一遍。匠人不太明白原理,但依葫芦画瓢地照做是没问题的,没一会儿他们就按照谢则安的指示把材料准备好了,取出玻璃就着那怪异的“银液”里反复尝试起来。

赵崇昭不太习惯工坊里的脏乱,却还是和谢则安跑到一边看着匠人试做。

在失败了七八次、赵崇昭的耐心快要告罄时,匠人又惊又喜地把玻璃板擦干净抬了起来,对谢则安说:“小官人,您看是不是要这样的!”

谢则安一喜,跑了上去。

赵崇昭和谢大郎紧跟其后。

在匠人举起的“镜子”里,出现了三个清晰的人影。

赵崇昭瞪大了眼。

镜子里的小胖子也瞪大眼。

赵崇昭吃惊极了:“刚才这、这不是那什么玻璃吗?明明是透明的!怎么突然能把人照得这么清楚,连头发有几根都瞧得见,拿出去能把人吓死了!”

谢则安云淡风轻地解释:“给它镀了点银而已……”

赵崇昭高兴地说:“这镜子不错,就把这个拿去送给宁儿!她肯定也没见过!”

谢则安笑眯眯地说:“成,我叫人弄个好形状,再给它镶个漂亮的边儿。”

瞧见谢则安脸上的笑容,赵崇昭又有点心痒。他忍不住在谢则安脸颊猛亲了两口,大咧咧地夸道:“三郎你真厉害!”

谢则安:“……”

谢大郎:“……”

这次没来得及把这家伙拉开!

第56章

张大义看到镜子时眼睛也亮了。

谢则安和他合作多时,怎么会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谢则安说:“张大哥可以琢磨一下怎么把成本降一降。”

镜子上的银其实不是镀上去的,而是利用银镜反应。这里头要用到硝酸银、火碱、一水合氨、葡萄糖等等,要不是玻璃作坊这边工具齐备、材料齐全,一时半会儿还真弄不出来。主要是匠人们都不是“技术专家”,只能谢则安一个指示一个动作,具体用量是多少才适合也弄不清楚,反正放够了量先把它弄出来再说。

张大义见谢则安不打算藏私,一口应下:“我会的,不过还得等你家芸娘回来以后才成,你加进去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还真没人弄得明白。”

谢则安也意识到人才储备的重要性,要是每搞一样东西都得像这次这样自己手把手地教那还得了?简直是要把他累死。

谢则安点点头说:“回头我让芸娘来这边,再让她顺便带几个师弟师妹。”

张大义大喜过望:“我等着。”

谢则安又强调:“张大哥你得把作坊这边再整顿整顿,”他瞧了眼正在照镜子的赵崇昭,说道,“要让殿下这样的人走进来也不皱一下眉。还有,作坊里很多东西是有毒的,防护措施还得做得更好一点才成,要不然出了意外就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