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太后金安(快穿)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4

分卷阅读74

    师傅教训了?那也是你的不是,这个点儿,不是课还没上完呢吗?你怎么就跑出来了?一点规矩都没有。”慈禧就是那种有啥事儿肯定是自家孩子不对的家长,孩子都气成那样了,她还没问什么原因呢,先把孩子训一顿。

    “倭仁?他批评皇上了?淳儿,给皇额娘说,做了什么若淳儿生气?皇额娘给淳儿出气。”慈禧整天忙着争权夺利,平时载淳多是跟着婧瑜,慈禧也是有意让载淳给婧瑜多亲近。婧瑜从来不做严母。而且带在身边两三年了,载淳还是很懂事的,又聪明。她不相信载淳会无缘无故的跟师傅对上。

    “皇额娘,儿臣不想让倭仁当老师了。他是死脑筋。一点儿不开化,儿臣跟着他,他会把儿臣教成老学究的,哪有什么治国为君之道。”这么严重?

    婧瑜就看刘多生,让他详细叙述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载淳的伴读里有个叫沈承志的孩子,是江西巡抚沈葆桢的小儿子,两年前被他爹送到同文馆学习,那时候,婧瑜想多找些孩子陪着载淳玩儿,省得他孤单,就让恭亲王在同文馆的子弟中挑几个好的送进宫,也不要求他们整天陪着载淳,载淳还没有正式开始读书,不能耽误了别人家的孩子,就让他们还是在同文馆读书,课余的时间进宫里陪着载淳,婧瑜找这些孩子的用意也是想让载淳跟在这些上进的孩生身边,有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将来上学后能好好读书。

    恭亲王送进宫的十个孩子里,就有这个沈承志,他可不光是沈葆桢的小儿子,还是林则徐的外孙。沈葆桢也是洋务派有名的人物,又出身名门,能把才八岁的儿子送到京城上学,可见眼光之深远,恭亲王把他儿子选进宫做载淳的陪读,也有培养沈承志的意思。沈承志很争气,各方面表现得也很优秀,可能是因为家里开放的风声,对西学特别有兴趣,在同文馆里同时学习了英法德俄四门外语,天才儿童一个。

    沈承志喜欢学外语,也学的好,毕竟年纪小嘛,就有点爱显摆,时不时的嘴里就要蹦两句外语出来。这时间常了,一起玩的人都多少能听懂一两种外语,就载淳一句都听不懂,小皇帝可不就不乐意了嘛!多伤自尊啊,别人都会的,就他不会。于是载淳就让沈承志教他讲外语,这下好了,给皇帝当老师,小沈同学那热情劲儿就别提了,一个想学,一个愿意教,一来二去的,载淳的外语居然也学得有模有样了。

    第63章 老佛爷别想吉祥了(11)

    载淳跟徐承志学外语的事儿, 婧瑜与慈禧都不知道,除了他们一起的几个玩伴,谁都不知道, 他们只当是小孩子间的玩闹了, 还因为有了共同的秘密而感情加深了不少。

    今儿下午,轮到倭仁给载淳讲课, 他给载淳讲用人之道,又把他在道光三十年给咸丰的上疏里的君子小人论拿出来说了一遍。载淳问他曾国藩是君子还是小人, 倭仁说曾是君子, 接着载淳问他, 那曾国藩是不是能臣。倭仁回答曾国藩是能臣。载淳听完他讲的话,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随口就说了句very good。

    这下可捅了大篓子了。老先生一听载淳讲的“鸟语”, 立马就跪下开始哭,痛陈皇上是一国之君,应该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 不应该学西洋小道。皇帝是国之根本,如果连皇帝都学了西洋话,那以后国将不国, 夏为洋夷了,要亡国灭种的。

    同文馆都开了三年了,各地办洋务也办了两年多了,载淳身边的小伙伴都在同文馆上学, 个个都会一两门外语,他从来没想过,只因为讲了句英文,就被师傅说成是亡国之君。能不生气嘛。

    载淳是皇帝,就算年纪小,他也有皇帝该有的傲气。他也在与周围人接触的过程中渐渐的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在婧瑜的刻意引导之下,他已经有了很明显的洋务派倾向。一下子被自己的老师来了这么一出,也是有些懵。

    载淳让倭仁起身,倭仁死活不起来,非说皇上什么时候答应再不接触西学,什么时候起来,要不就死谏。

    这就是以死相逼了。载淳哪见过这样的,又气又怕,就把老师傅扔下,自己跑到钟粹宫找婧瑜来了。

    婧瑜听完了那个气啊!倭仁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还是理学大家,当世名士呢!他这是得多顽固啊,国家差点没让洋人打没了,咸丰皇帝让洋人撵的国都都不要了,要不是婧瑜的朝凰卫,京城都得让洋人毁了,还在抱着过去的老思想不放呢?怎么想的?

    慈禧也不喜欢洋人,但是慈禧好歹还知道洋人的技术先进,不学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她听着载淳说完倭仁的行为,也是吃惊不小,这就是大清最优秀的臣子之一,是朝廷选出来的帝王之师啊……

    婧瑜是真生气了,再不治一治这帮人,是不行了。洋务办了这么多年,还有人这么死脑筋,还想影响皇上,可杀。

    直接叫了大起。跟慈禧一起带着载淳上朝。她要快刀斩乱麻。没时间跟这帮老学究耽误功夫。

    后世的学者们大多数认为这次朝会,是同治维新开始的标志,因为正是在这一次大朝会上,洋务派取得了历史性的全面胜利,守旧派被以慈安太后为首的新派彻底赶出了朝堂,从此远离政治中心。清朝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化进程加快,为同治中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人开玩说,是同治皇帝的一句very good,把国家推向了现代化。听到的人,多是笑而不语,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有戏剧性!

    婧瑜以雷霆之势肃清了守旧势力,被罢官或降职调整的官员超过千人,婧瑜没有杀一个人,却让天下人见识到了慈安太后的手段与魄力。

    终于消停了,能好好做点该做的事情了。

    载淳自学外语的事情被婧瑜大大的表扬,并给予沈承志丰富的嘉奖,封了他母亲林氏一品诰命夫人,表彰她教子有方。并且让载淳以普通学员的身份同沈承志他们一起到同文馆学习洋文!一时间,京师同文馆被各地慕名而来的学子挤破了大门,各地督抚大员们无不想方设法送家中子弟到同文馆学习,与天子做同学,这可是千万年未有之事。若是表现好,入了天子的眼,那可就前途了,就算没能入了天子法眼,因为皇上在同文馆学习,两宫皇太后必定也是对同文馆多有关注的,保不其就在太后跟前挂上名号呢!那可比在皇上跟前儿出彩还有前途。

    恭亲王顺势建立了京师大学堂,招收全国各地的青年学子入学,免费提供食宿,教授西学,开设天文、数理能现代科学科目。

    很快的,全国各地兴起了多所西式学堂。每年由京师同文馆选派的留洋学童,也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