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太后金安(快穿)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0

分卷阅读70

    人跟前不说暗话,肃中堂这是跟哀家耍花枪呢?”

    “不敢。”

    “为什么要杀恭亲王?”

    “朝廷容不得他。”

    “是朝廷容不得他,还是你容不得他?”

    “朝廷容不得他,臣也容不得他。”

    “肃中堂还没有回答哀家的问题,你是想做鳌拜,还是王莽?”

    “臣惶恐,臣既不想做鳌拜,更不想做王莽。臣只想做一个匡扶幼主的忠臣。”

    “那是要做霍光了?”

    “臣不敢。”

    第60章 老佛爷别想吉祥了(8)

    “肃中堂, 你的心思哀家清楚,圣母皇太后与恭亲王的心思,你我也心知肚明。我问肃中堂一句, 你觉得, 哀家会不会让你们其中的任何一家独大?”看把他们两个能的,觉得自己个儿能一手遮天呢, 要不说,还得是奕欣明白呢, 不跟着他们瞎蹦跶。真以为婧瑜还是原来那位无权无势的面人儿皇后呢!

    “太后圣明, 臣只是想做事……”

    “那我问问肃中堂, 您要做什么事?”

    “当然是辅助皇上,振兴大清国。”

    “那你想怎么做呢?”

    “无非富国、强兵而已!”

    “好,那怎么富国, 如何强兵?”

    “整顿吏制,发展商业,增加军备。”

    “哀家听人说过,最了解一个人的, 不是他的朋友,而是他的敌人。那么以肃中堂你对恭亲王的了解,如果朝政在他手里, 他会怎么做呢?”

    终于不再对答如流了,肃顺想了一会儿,“如若恭亲王主政,他必发展洋务, 其它,也不过臣刚刚说过的那些。”

    “肃中堂坦诚。”婧瑜看着肃顺,“那哀家也跟肃中堂说句心里话,哀家不支持!哀家保证,肃中堂您的想法,一定实现不了。”

    “臣等是大行皇帝钦定的顾命大臣。”

    “那又如何?”

    “太后就不怕史书彪炳吗?”

    “呵,这话由您肃中堂说出来,您自己不觉得可笑吗?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臣无话可说……”肃顺低头行礼,但不代表他就心服。

    “那就做好你的首辅。肃中堂有治世之能,哀家也不是没有容人之量,哀家能容下所有人,却决不允许任何一个人独占鳌头。”

    说的这么明白了,要怎么做就全凭肃顺自己了。他若是非要作死,那婧瑜也不介意成全他。

    第二天,婧瑜提出由醇郡王奕譞接任步军统领,肃顺没有反对,八大臣唯他马首是瞻,他不说话,别人也就无话可说。醇郡王走把上任,掌控了京城的防务。圣母皇太后惊讶于婧瑜的手段,再不曾找过婧瑜,高四儿跟婧瑜打小报告,说圣母皇太后正在琢磨着也要弄一个卫队。

    这是看着婧瑜手握朝凰卫,在朝廷上翻云覆雨,眼气了吧?可是她也不想想,朝凰卫是那么好建的?

    十一月二十日,皇帝为母后皇太后上徽号称慈安皇太后、圣母皇太后徽号为慈禧皇太后。

    二十一日,兵部待郎胜保率兵到承德护送大行皇帝灵柩回京。

    咸丰十年十二月初一,咸丰皇帝的灵驾返回京城。

    十二月初二,御史董元醇上奏折,请太后权理朝政,简亲王一、二人辅弼。上允。着恭亲王为议政王,入军机处。另,加大学士桂良、户部尚书沈兆霖、侍郎宝鋆、文祥为军机大臣。自此,八大臣顾命制名存实亡。大清朝进入了一个太后垂帘,亲王议政,大臣顾命的史无前例的新局面,军机处大臣更是多达十一人,同样史无前例。

    初五,从大学士周祖培疏言:“怡亲王载垣等拟定‘祺祥’年号,意义重复,请更正”,诏改“祺祥”为“同治”。

    初九,同治皇帝在太和殿即皇帝位。

    十五日,同治皇帝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于养心殿垂帘听政。

    婧瑜达到了她几世太后生涯的巅峰。

    大行皇帝大殓后,咸丰十年也就结束了,正值国丧期间,过年也没什么年味,太平天国与曾国蕃在南边儿厮杀,有点儿正事儿的人,谁也没心思过年,都在思索着,新的一年开始之后,要怎么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唯有慈禧太后,兴致颇高,终于能够名正言顺参知政事的她,志得意满,春风得意。

    年后开朝,便是同治元年了。恭亲王与肃顺像是达成了某种默契,恭亲王只提开办洋务的事宜,奏请开办同文馆,设立南洋、北洋通商大臣,建立海关衙门,向各国派驻使节等等。肃顺则是更注重整顿吏制,肃贪反腐。各忙各的,挺好。婧瑜看着他们都在自己更加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别提多欣慰了。

    婧瑜是欣慰了,慈禧太后郁闷了,还以为垂帘听政以后终于可是天下尽在掌握,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了呢!谁成想,两边儿他都插不上手。

    还有慈禧太后更插不上手的呢!就是强军。首辅与议政王两位大人在这一点上非常的一致,肃顺向来是强硬派的,不过以前他的强硬实在有些自以为是,恭亲王也不是温和派,他只是明白形势比人强,对国际局势看得比较明白,才不得不更趋向妥协,自从有了朝凰卫,他可是比谁都强硬,简直就是霸道。英国人法国人别想在他这儿占到一点便宜。

    强军这一点上,婧瑜是十万百万千万个支持,这一项做好了,国家稳定了,其它的也就顺其自然了。

    三位大佬取得了一致,那这事情就再顺利不过了。朝廷下旨意给下面的各省督府,酌情筹备兵工厂。力争早日做到武器弹、药自产自销。当然,首要任务,也是朝廷目前最大的麻烦还是太平天国。越早平定越好。

    婧瑜是知道太平天国未来几年就会被曾国藩平定的,但是这一次,她来了,只能说声对不起了,她等不起啊。

    婧瑜本人对太平天国是很同情的,如果她穿到太平天国的某个人物身上,她会非常愉快的结束掉腐朽的清国朝,可是谁让她穿到了慈安太后的身上呢!只能对不起天国的各位了。

    军机大臣,兵部的尚书待郎,还有正在前线领兵的将领们,都在等着盼着婧瑜什么时候能把朝凰卫派出去剿匪,可是又谁都不敢主动提出来。朝凰卫是先皇专门为慈安太后设置的专属卫队,当初京城危在旦夕,只出动了两次,便改变了整个战争局面。可是那之后,再没有过任何行动。除了慈安太后身边跟着的冯婉儿,和保持在二十人的日常护卫太后的卫队,其它人在哪里,谁都不知道。朝凰卫的武器装备之顶尖,不知清军人人想往,就是西洋人,也都在想方设法的想要获得一二样品以便仿制,可惜从没有人成功过。

    这一回,婧瑜没有让大臣们失望,痛快的派出了二十个小队至曾国藩的帐下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