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元配之训妻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07

分卷阅读307

    并赐名为琛。太子好像不是很开心。”

    琛,珍宝之意,梁王老来得子,爱之珍宝,也无不可,安世弘身为太子,未来的国君,此时还不屑于和个奶娃子争父亲的宠。

    “必是他又被梁王关心子嗣一事了。”

    “皇上英明!自从梁王添子后,太子便总被他催子嗣一事。”董先生笑着恭维,又详细说安世诚,“太子最近急燥的很,言语中颇有些抱怨,想来其中定有间隙可钻,只是娘娘和李公公皆不敢轻举妄动,群龙无首,全指着您,这里又偏僻,消息传递不易,皇上还是想个法子,看能不能赶快进京才行。”

    自打刘娘娘将遗召一事告知梁王后,李全也就失了他的信任。

    刘娘娘知道的事情,身为长兴帝心腹太监总管的李全没道理不知道,可他从前却只字不提,虽然他献上人手有功,却已不能再取信于梁王了。

    幸而刘娘娘还念着主仆一场,并没有说出遗召在李全手中,只道儿子将召书存于几个老臣手中,但梁王不管信否都会派人监视李全的。

    为保险起见,李全只得全然放手,诸事一概不闻不问,只一心守他的陵墓去了。

    刘娘娘身在深宫亦有诸多不便,如今他们人手虽有,却无人担起指挥。

    安天祐默想一回,笑道:“这事急不得。一动不如一静,监视好安世弘的一举一动,慢慢儿等吧,总会有机会回京城的。”

    董先生也只得耐下心来等待,这一等就等到了将军府二公子安天祝的周岁生日。

    这一日,丘如意特意起个大早,亲自张罗着,把两个儿子打扮一新。

    因只是小儿生日,不便张扬,也只本地几位同丘如意说得来的夫人太太们,各带着些小礼物过来吃面,见着两位小公子,都赞道:“夫人有福气,这两个孩子倒象是菩萨身边的善财童子。”

    丘如意心里得意,口内却谦逊一回,各各寒暄着述了话,抓周的吉时便到了。

    丘如意抱着小儿子,来到厅前的榻前,榻上早就摆上了文书、印章、小金剑、算盘、帐册及各色珠玉等物件。

    丘如意放下儿子,笑道:“快去选你最喜欢的东西拿来给娘。”

    安天祝倒听懂了母亲的话,在榻上爬了起来,先是拿起来印章来,旁边的人便笑:“小公子将来定会官运亨通。”

    安天祝看一下众人,感觉很好玩,于是放下印章,拿起一个碧玉,众人笑道:“小公子君子如玉。”

    安天祝又放下碧玉,拿起书来,得了“饱读诗书,状元之才”后,便随手丢了书,拿起小金剑来,“子随父业,大楚将才”,安天祝便摸清规律了,竟是将榻上每个物品都拿起来,然后抬头看向众人等着赞他,惹得众夫人太太大笑,直赞他伶俐可爱,众人笑,安天祝也跟着笑,屋里屋外越发的笑声不绝。

    安天祐看着弟弟,心里爱极,也抑制不住,脸上笑开了花。

    众人看他眼神清亮有神,看向弟弟时,满眼里都是疼爱,这才知道,原来将军府的大公子果然不是个傻的。

    丘如意则宠溺地轻斥儿子道:“别玩了,到底看上哪一个,拿来给娘。”

    安天祝这半天也玩得倦了,抬头见哥哥正站在榻前,便伸手抱住哥哥,安天祐也忙半靠着榻,将他拢于怀中,安天祝还伸长脖子看着母亲道:“娘,哥哥。”

    众夫人太太们便笑道:“有趣,抓了半天,竟是抓了他哥哥,果是亲兄弟,将来兄友弟恭,亦是一段佳话。”

    心里却也觉得不错,将来继承爵位的是嫡长子,余下兄弟便是靠恩荫得个一官半职,到底还是得靠着得了爵位的哥哥,才更能尽享荣华。

    丘如意也被儿子逗得直笑,心里只当个笑话。左不过民俗如此,哪有人拿这个当真的,想当年长子抓周时,只管躺在中间,什么都不看不拿,大家都道他是个生来享福不cao心的,如今不仅好好读书,带弟弟也像模像样的,小小年纪就懂得为父母分忧了呢。

    说起这一年来,安天祐也确实过得幸福自在。

    每天读书习字逗孩子,不知不觉中,话也说得顺流了,还有板有眼地教弟弟学说话,倒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安天祝最先学会叫的便是“哥哥”,每日和哥哥亲得连亲娘都得靠边站了,所以今日被他抓周抓到,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夜里,安世诚听说了,也只是一笑,他一向自傲,觉得自己教导出的儿子,文武总能占一样,将来不靠父兄恩荫,亦可以立足于天地之间。

    倒是安天祐对董先生道:“是时候去京城搏一搏了。”

    既然弟弟抓周抓了自己,他岂有不许他一世荣华的理?

    果然,抓周礼过后,丘如意就着手准备往京城里去了。

    这两年皇家喜事不断,皇帝自去年添了一个小皇子外,前些日子竟又得了一个小公主,巧的是,这个小公主的百日礼竟与皇帝的寿辰是同一天。

    而今天下太平,四海升平,经小公主百日礼一事,朝廷终于认识到还没有好好给皇帝过个万寿节呢。

    万寿节大办,丘如意便只得带着儿子进京了。

    第二七八章 寻仙问药

    如此一来,刚出生就立了功的小公主自然也沾了光,百日礼必不可小视,故人都道这小公主是个有大福气的。

    都投胎做了公主,还能是没福气的吗?

    丘如意暗地里嘀咕,也怨不得她不高兴,此次进京不说一来一往要数月,而且据前几日公婆来信提起,按旧例,守边大将在边关,其妻子儿女是要在京城的,如今安世诚已成守边大将,又有了两个儿子,丘如意母子也该回京城长住了。

    这一点,就连安世诚也没话说,要不说,武将娶妻不易呢。

    丘如意却道:“除非皇上金口玉言留下我母子,不然我可不会识趣地自动留在京城的。孩子太小,离不得母,也离不得父啊。”

    安世诚少不得劝道:“皇上暗示出这个意思,也是看在同出一宗,给咱们留了些脸面,何必非扯破这层窗户纸呢。再则,这些年咱们也没能在父母跟前尽过孝,你带着孩子暂且住些时日,过得一年半载再说吧。”

    丘如意停住收拾衣物的手,叹道:“我也不是不愿尽孝,也不是离不得丈夫。只是觉得一国之君,行~事也忒鬼祟,他是君,我们是臣,有话只管说,想留我们做人质,还不明说,偏要我们自己主动,倒象是我多恋着京城繁华似的。”

    安世诚闻言不由一叹。

    依本朝旧例,为表皇恩浩荡,守边大将的妻儿们都在京城居住。

    不过,因本朝皇室子嗣不丰,且有看重嫡子的习俗,故年轻些的宗室子弟在外,一般只要父母留在京城,妻子儿女若是能吃得苦,离京去边关生活,朝中也大多睁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