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汴京春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60

分卷阅读260

    涂官司,却想不到苏昕一个宰相家的小娘子这么乐观风趣,倒对她刮目相看起来,哈哈大笑道:“好,你放心,我陈元初出马,一个就顶你三个哥哥。”

    陈太初在屏风外面,含笑听着哥哥和苏昕说话。他知道苏昕现在行走已经自如,在学着用左手拿箸执笔。他之前特地送了一些竹箸、木箸给苏昕用,比家里用的要粗糙些,不易滑动。那牛筋宽带也是他去赵栩库房里找的做弓用的极好材料做的,那套复原手臂的动作,也是他请教了好些医官,和方绍朴仔细斟酌后定下来的。他特地请哥哥教苏昕,也是为了让苏昕更自在一些。这些日子苏昕虽然并未刻意疏远他,但他明白苏昕不想他对她有歉疚。

    回去的路上,陈元初笑眯眯地拍拍陈太初:“二弟,幸不辱命。”他伸出手掌。陈太初叹息一声笑着摇头,往兄长手中放了一个沉甸甸的荷包。

    “娘,我去买些好酒——您放心,少不了您一坛子!”陈元初哈哈大笑,策马慢慢地往杨楼街方向去了。

    魏氏看着长子远去的身影,那张扬的红色发带在初冬的阳光下格外耀眼。唉,这个元初啊,才是她最cao心的!

    ***

    九月底伴着渭州大捷同时传来的还有两浙路大捷。

    燕王赵栩率领招安来的六千京东东路厢军,日行百里,一路南下,连接攻下婺州、衢州,全歼房十三余党。只这日行百里,就已经令朝野震动。

    大赵立国以来,大军行军速度最快的记录是太尉陈青,当年奇袭兰州时的日夜兼行六十里。这几千人的辎重、搭营、埋锅造饭种种,早上卯时出发,走到申时大军必定要扎营安寨,就是当年太宗亲征,大军也不过日行一舍(三十里)而已。连带着枢密院和兵部因为这日行百里个个脸上生光步履带风。

    随着两场战争的结束,十月底女真忽然出兵,占领了宁江州,大败契丹渤海部。契丹求助大赵共同对付女真,愿请大赵派遣使者接回今上的三弟崇王殿下,还承诺一旦剿灭女真各部,愿以瀛州、莫州、涿州三州为酬劳。

    这秋冬之际,大赵可谓喜事连连,坊间也传出了“蔡佑倒,大赵好”的俚语。

    一进十一月,今上身体全然康复,太后撤帘还政。又是一大喜事。朝廷定下明年改元为“皇佑”。

    若要论当下最炙手可热之人,自然是燕王赵栩。他十月里得胜归来后,被加官为开封府尹。跟着吴王迁出皇宫,开府,行了冠礼。燕王却还留在宫中。

    紧跟着又是朝中重臣的一系列大变动。

    陈青辞去了枢密院副使的官职和殿帅太尉的官职,封了齐国公,在官家的再三挽留下,继续留在京城。张子厚因为招安和剿匪有功,升为枢密院副使,终于官拜使相。另一位和赵栩也算表亲的永兴军承宣使孟在,也进了枢密院,眼看几年后必然也是要拜相了。

    这些退和进,稍有些见识的士庶百姓都明白官家这是要立燕王为皇太子。谁能想到往日那性子乖戾,不解风情的燕王赵栩有朝一日会当皇太子?等到宫中陈婕妤也升为陈德妃后,连市井里的卖菜的菜农都知道六皇子要往上走了。人人眼睛都盯着燕王,连着十一月头上三公主赵璎珞嫁给了开封豪富帽子田家的嫡长孙,都没什么人留意。

    等到十一月冬至节,正逢三年一次的南郊祭天。这日天不亮,官家御驾就开始返城,不停地有快马奔回禀报官家已经到了哪里。御街几十里路的黄色帐幕步障后挤满了士庶百姓。

    赵栩和陈太初双骑并肩,刚缓缓进了南薰门,两侧的百姓已经欢呼雷动。陈太初身披玄色披风,温和从容。赵栩却还是艳若桃李冷若冰霜。不过这当下,再没人会议论这位汴京城最不解风情的郎君多么无礼多么乖张了。稍微长着脑子的百姓都知道,大赵皇太子,非燕王殿下莫属。这位殿下不苟言笑眼高于顶,真好,可不能给西夏契丹什么好脸色!

    “对了,元初大哥今日会在哪里?”赵栩随御驾往南郊祭天,已经五六日没见到陈元初,很是挂念。

    陈太初想了想:“大哥若不是在孟家,就应该和阿昉在田庄里。”两人对视一眼,都有些无奈,颇不是滋味,都苦笑起来。现在人人眼里似乎只有陈元初了,就连九娘也对他推崇备至,称元初大哥“真性情,真风流,真豪杰”。陈元初索性自称起“三真散人”来。

    不远处匆匆奔来两个赵栩的部下,到了马前低声禀报起来。

    赵栩和陈太初面色凝重起来。

    “如何得知是阮玉郎的尸体?”赵栩皱起眉。阮玉郎此人狡诈无比,虽然多方通缉,和他相关的人却都踪影全无。

    “是蔡佑的儿子蔡涛亲自告发,玉郎班的班主做了指认。”

    赵栩和陈太初对视了一眼,留了人去后面报信,策马往西城而去。

    第118章

    开封城西,金梁桥外,因冬至节,所有店铺都闭门歇业三天。

    一条巷子中,两边或坐或蹲或躺着两三百来个筋疲力尽的潜火军兵,看上去城西一大半军巡铺的官兵都聚集在此了。个个身上带着水,脸上身上都被烟熏火燎过,这寒冬里也没一人喊冷。他们身边大小水桶、洒子等救火的家什东倒西歪着。看见赵栩陈太初率众而来,都挣扎着起身行礼。赵栩和陈太初立刻下了马,抚慰众人,一路喊着免礼,快步走进了巷子。

    巷子深处,簇拥着不少开封府的衙役和内城禁军,刑部大理寺还有皇城司的人也都在。几方官员正围在一起窃窃私语,感叹着自己不走运,难得过节却要来负责这人命官司,远远地看见赵栩来了,纷纷整理衣冠,肃立两侧。

    赵栩和陈太初和众官员一边见礼,一边步入这个不起眼的小院子。

    原先三间正房,一半已坍塌,冒着黑烟,散发着奇臭。所幸早有准备,并未波及邻里。几个仵作正在检验几具烧得焦黑的尸体,旁边排着七八具身中利弩的尸体。那剩下的半边屋子也早已焦黑一片,被禁军和衙役们围着,还无人入内。

    陈太初沿着被熏黑的土墙慢慢细查,这院子的土墙上已经裂痕无数,轻轻一推应该就会倒塌,上头插着数百枝神臂弩专用的三停箭。陈太初伸出手,略一用力,拔出了一枝,旁边的土块登时淅沥淅沥滚落了一地。

    “是神臂弩。”他转身回头对赵栩肯定道。

    已经有人搬进两张长桌和几张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