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魔姬的六零懵逼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6

分卷阅读126

    坐车吓到了...

    穆初夏一上车,就绷紧着小俏脸,瞪着大眼睛,肃眉严阵以待,谨防晕车。

    可等李国民都把小三轮骑出城了,那种头晕眼花,想反胃的感觉却还没出现。

    穆初夏板的小脸突然一松,一对大眼睛骨碌碌飞快转动...

    咦,不难受了!

    不但不难受,风吹过脸颊时还特别舒服!

    ……自己这是不晕车了?

    “你们家大人是不是在城外守着野猪啊?”三轮车骑出城外后,李国民便开始和两娃子闲扯起来。见两个小娃子来找自己,他还以为他们家大人在城外。

    给李国民十个脑袋,他也想不到,野猪是这两娃子弄来的。

    袁向北笑呵呵地和他瞎扯:“没呢,我家叔叔进城办事儿去了。”

    李国民诧异:“进城了?那我账结给谁?”

    这大人不在,总不会叫他和两娃子交易吧。

    算了,他等等就是。

    袁向北:“直接结给我就可以了。”

    李国民讶异,回头看了眼袁向北,心道:这娃子办事说话事都挺会来事儿的,直接结给他,想来应该出不了什么差错。

    “行,你可得放好,别丢了。”

    袁向北又和李国民扯了几句,三轮车就开进了他们藏野猪的地界。

    袁向北:“李叔,到了。你把车停在路边等我们一下,我们去把猪扛上来。”

    李国民把车停下,从车上跳下来,想他们年纪小,可能弄不上来,还是自己去搬吧。

    “我和你们一起去把!”

    李国民伸长脑袋往下方的河摊看了看,可瞧了半天,连个猪的影子都没瞧见。暗忖:这藏东西的本事儿可真溜。

    “不用,你在这里等我们就好。”袁向北拒接。

    开什么玩笑,他要是跟着一起下去,还不得穿帮。

    袁向北费了老大的劲,才把热心肠的李国民给留在了地原地。随后拉着穆初夏就从马路旁边的小路下了河摊。

    到了藏猪的地儿后,袁向北抬头瞄了眼马路边的李国民,见他正垂头点烟,便立即使了个眼色给穆初夏。

    穆初夏这会儿反应贼快,脑电波头一回和袁向北同步。小爪子一挥,瞬间把三头猪扇到了空荡荡的河滩上。

    李国民点完烟,下意识抬头往河滩看去,瞅着突然多出来的几头猪,冷不丁的被吓了一跳。

    李国民:“......”

    这猪是从哪里弄出来的?河摊上刚才还是空荡荡,咋眨个眼就多了三头猪?

    难不成眼花了?

    就在他丈二摸不着头脑时,冷不丁地又被吓了一跳。

    只见那个安静跟了一路的小女娃,拖着一头比她大了几圈的猪,脸不红,气不喘地从河摊上爬了上来。

    李国民彻底呆滞!愣怔着脸,久久回不过神。

    等穆初夏把一头野猪甩进三轮车,发出一声闷响后,李国民才清醒过来。

    他张大着嘴,一脸见鬼地盯着穆初夏看。

    卧槽... 哪里来的小怪物,这么牛逼。

    这还不算,穆初夏刚把一头猪甩进车后,袁向北肩膀上的那头猪也丢进了三轮子。

    袁向北力气虽是比穆初夏小,但却比一般人大,一头猪还难不倒他。这还是他们考虑到有李国民,才一人一只慢慢扛。要是按穆初夏的意思,那用得着这么麻烦,三只一起提上去就行。

    尽管他们已经考虑到李国民的感受了,但李国民依旧被他俩吓得目瞪口呆。

    瞅着已经被吓得呆掉的李主任,穆大魔王撇嘴,眼睛里露出几分嫌弃。还城里人呢,胆儿还没村里的人大。她在村里扛个千八百斤,村民们都不会向他这样。

    切,真没见识...

    穆初夏又跑了一趟,把最后一只猪搬进车里。

    “李叔,你看这怎么结算啊?”袁向北搬着穆初夏把猪放好,拍拍手回头问被吓得抽气地李国民。

    李国民看了看袁向北,又看了看穆初夏,随后又扭曲着脸看了看天...

    见鬼了!

    这哪来的两小怪物!

    第85章 奶奶的关心

    李国民着实吃了一惊, 连袁向北向他报价算钱时, 可怜的李主任都还一愣一愣的, 硬是没从震撼中回过神。

    这其实真怪不得得李国民会有如此反应,任谁见着一个五六岁的小豆芽,拖着只两三百斤的大肥猪健步如飞, 反应绝对都会和他一样, 说不定比他还更怔愣。

    结账时,李国民喉头艰难地动了动, 问:“你兄妹吃啥长大的, 力气咋这么大?”

    李大叔一直以为他俩是兄妹, 这会儿见两人力气都大的惊人,就更加确信了。

    “家族遗传, 我爸,我叔, 我爷,力气全都很大。”袁向北瞎扯,说起话来一本正经, 任谁也看不出来他在撒谎。

    “厉害...”李大叔擦汗, 还有这种遗传。

    难怪他家大人敢放两娃子来跟自己交易,就这种娃子,谁敢欺负他们啊。

    李国民完全没有怀疑他的话:“难怪能弄到这么大头的野猪,厉害, 厉害... 好好, 往后要是还有, 就来厂里找我,我开车来拖。”

    “行啊,下次还有,就来找您。”

    袁向北又和李国民闲扯了一会儿,他向来很会与人打交道,有生以来,就只在穆初夏身上吃过亏。几句话下来,就让李国民卸了心防,完相信了他。约定以后有东西都给李国民送来,价钱就按照市面价算,如果能给换几张工业票给他们最好,或是换些布也行。

    纺织厂里别的没有,布却很多。这年头,布可不是想买就能买的,那还得要票才行。可每个月发下来的布票做双鞋都不够,哪还够做衣服啊,家里人口少,存上一年的布票都不见得能做件成衣出来。

    穆家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存了一年,才只够买三米布。

    可想而知,布这东西有多紧缺。

    李国民出手也大方,听他们说要工业票,便想起身上还有两张,虽然不多,买两块肥皂还是够的 ,于是便把那几张工业票掏出来递给袁向北。道:“给,身上就带了两张。先拿着,下次你们来了,叔在给你们多准备一些。”

    “谢谢李叔。”袁向北不客气地接过来,工业票可是稀缺货,在农村工业票是很少见的,连粮油票都很少有,最多只有布票。

    如今粮油票只供给工人,农民的粮油自给自足,只有布票和糖、盐票据比较多。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李国民就准备把猪拉回厂子去了。离开时想说带两人一程,把他们带去城里和长辈会合,却不想被两小娃子拒绝了。说是和自家长辈约好,就在这里相会。

    李国民也没勉强,叮嘱了两声,便骑车离开。

    李国民一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