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重回80之大时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4

分卷阅读104

    李铮摇头。

“这还是个半成品。”

当然,这只是李铮的借口而已,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虽然没能通过生物试验,药物毒性还很强,但玛丽医院84.8%的存活率完全能够说明了药物的实用性。药物的分子结构也足够稳定了,完全可以申请核心专利。

只是李铮知道,这时候的美国默克也就是默沙东公司,早已注册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核心专利,因为涉及未上市新药,专利还处于保密阶段。

李铮如果存心想分一杯羹其实不难,毕竟默沙东的亚胺培南1985年才在全球上市,凭李铮的先知先觉,绕过核心专利,抢先注册亚胺培南的仿制药根本不算困难。

但他没打算这么做。作为曾经全球顶级学者的骄傲,也不容许他这么做。

只是他这么想,别人可不这么想。

追求生命健康没有国界,香江玛丽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存活率高达84.8%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美国自认为是医疗水平最发达的国家,但看着这份堪称奇迹的报告,饶是美国最好的专家也是瞠目结舌。

“香江人一定研制出了新的抗生素!上帝啊,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这是抗生素史上的里程碑。”

美国默沙东总部。

总裁史密斯先生狠狠将纽约日报砸在了下属身上。

“八亿美金,整整八亿美金,还不包括实验室建造和设备投资!为什么你们还不如一个未成年的孩子!”

“史密斯先生,亚胺培南已经做到了生物试验阶段,它的效果非常好。看到纽约日报后,我们第一时间给各国专利局打了电话,那位叫李铮的生物学家并没有注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专利。”布朗先生不停擦着额头细密的汗珠。

亚胺培南是默沙东的重点项目,且早在七年前就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核心专利注册,但是这七年来,药物试验进展缓慢,药物久久不能上市。眼见着曙光就在前头了,却出了李铮这一档子事。好似三千米长跑,明明快跑到终点了,却发现第一名早已在终点等他了。这种憋屈感,实在是不好受。

更何况默沙东为了亚胺培南这个项目,前前后后投进去近十亿美金,近九年的时间,若是李铮的药物真的抢先上市,他们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或许那位学者并不打算注册专利……”布朗先生的声音有些弱。

斯密斯的杯子被狠狠摔在地上,“亚里斯.布朗,你什么时候学会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默沙东不需要这样的弱者!”

“请肯特先生过来,我有事和他商量。还有,让秘书室联系李铮实验室,我想我需要亲自和那位天才谈一谈。”斯密斯揉着太阳xue说道。

布朗连连点头,快速走出斯密斯先生的办公室。

一个星期后,斯密斯和肯特坐上了飞往香江的飞机,英国bbc世纪人物节目组正式向李铮实验室寄了采访邀请函,而同时,玛丽医院未注射抗生素的九人中,六人宣布抢救无效死亡,三人靠着坚强了意志力熬了过来,却留下了终身的后遗症。

“老师,恭喜出院!”李铮捧着一束康乃馨,和香江大学一众教授一起,来接徐明生出院。

徐明生的伤势恢复良好,腿部做了手术后,虽然还不能行动自如,但每天拄着拐杖走一会却是没问题的了。

“哈哈哈,我活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收到花呢!李铮啊,这回真是多亏你了。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啊!”徐明生被陈素芬搀着,坐到轮椅上。

“老师,您言重了。这个课题您本就开了个好头,我只是接着您的思路往下做而已。”

徐明生摆摆手,“你就别寒碜我了,思路……整理资料也是思路的话,我手下那些研一研二的,早就可以独当一面了。”

王教授哈哈大笑,“老徐啊,你是该谢谢李铮,不然呐,你的经费恐怕早就被这群老家伙分光了。”

徐明生闻言眼睛一凸,“去去去!少打我经费的主意!”

病房里一阵欢声笑语,众人谈笑间,突然一阵哀乐从窗户外头传来。哭丧声、喊骂声响成一片。

“外头怎么了?”徐明生皱着眉头问道。

陈素芬探出头去看了一眼,面上的表情一下子就僵住了。

只见玛丽医院门口,一排排花圈将整个医院大门都堵住了,几个病人家属抱着病人的遗照站在大门中央。

他们大声喊着:“玛丽医院草菅人命,不给用药!”

整齐口号声伴随这妇女孩童的哭泣声,引得过往行人侧目。

“老徐,你跟他们聊会,我先出去一下。”陈素芬强扯出一个笑容说道。

徐明生拍拍她的手,“去吧,你不用管我。”

☆、第六十八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最坏的情况还是发生了,因耐药菌株感染死亡的六个病人的家属联名将玛丽医院告上了法庭。

不仅如此,病人家属中有一个是在香江日报工作的,她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长文——84.8%奇迹背后的人命与血泪。

字字泣血,震撼人心。

文中指出玛丽医院拒绝为她的父亲注射新抗生素药物,才导致她父亲难以熬过耐药菌感染死亡。

文章三问医院。

医院判断病人是否适合注射新抗生素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一口咬定她父亲不能注射新抗生素?

笔者见过其他病人家属签署的免责协议,协议上明确写明新抗生素的存活率约为26.7%,然国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存活率仅12%,且实际表明抗生素效果远远大于其协议描述,显然注射抗生素对病人更有利,为何医院在病人家属愿意签免责协议的情况下,还坚持拒绝为病人注射新抗生素?

院方的领导们,同样条件下,如果病房里躺着是你们的亲人,你们还会坚持不为其注射新抗生素吗?

连续三问,字字直指问题核心。群众总是同情弱势群体的,加上这位病人家属笔力深厚,通篇读下来让人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香江的普通群众一下子同仇敌忾,香江的医患矛盾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李铮放下报纸,揉了揉自己的太阳xue,离徐明生出院已经两天了,这两天里玛丽医院事件不断发酵。那日激动的病人家属被警察劝退后,他们就从喊话变成了静坐,白色的花圈摆满了医院大门,身着丧服的男男女女仿佛约好似的,每天一早医生上班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排成两列站在医院门口。

不说话不动手只是紧紧盯着你,玛丽医院很多医生都不堪重负请假了,整个医院陷入一种半瘫痪的状态。

医患矛盾,从古至今都是一个难题,这种矛盾是无解的,只能缓和。互相理解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