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妙妻饲养实录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4

分卷阅读134

    扇,冲冀临霄揶揄道:“要做爹了是吧?美滋滋的是吧?瞧瞧你刚才在关雎宫那护短的样子,哪还是从前那个有理说理的青天大老爷?分明全向着自家老婆了。”

    冀临霄面皮一抖,道:“说的好像你不是一样。”

    夏舞雩也跟着说:“就是嘛,如果夏莹莹害得是长宁姑娘,我倒想看看楼大人是怎样一番‘公正镇定’的模样。”

    楼咏清无奈失笑,“临霄,管管你家夫人,不带这么呛人的。”

    “扯这些废话做什么?”冀临霄给了楼咏清一道犀利的眼神,就似在说两个字:活该。

    ***

    夏莹莹的失势出乎柳国公预料。

    当柳国公知道消息时,夏莹莹已经被遣出帝京,送往蓬莱旧地。

    柳国公旋即想到自己的地下密室,忙去密室里查看信笺,却见盛放信笺的抽屉空空如也,信笺竟是被人窃走了!

    柳国公瞬间觉得天旋地转,一种强烈的危机感爬上心间。他意识到,再这么下去,怕是柳家守不住荣华富贵了。

    半个月后,夏舞雩收到了夏莹莹死亡的消息。

    据说,夏莹莹被蓬莱旧地的遗民捆绑游街、殴打乱砸,打了她七天七夜,才将她彻底打死。尸体被曝在街道上,任过往百姓谩骂践踏,直到腐烂发臭,才一壶酒洒上来,点了天灯。

    英宗既已知晓夏舞雩的存在,便赏了不少东西给她养胎,关于之前高弘遭遇刺杀,英宗对夏舞雩不是没有怀疑,却暂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说破此事。

    冀临霄将柳国公与夏莹莹生母暗通的书信交给英宗后,他安排的那些看着紫玉观音的丐帮兄弟们,也传来消息——柳国公将家中的很多钱财都转移到此地,似乎是怕府中被查抄。

    冀临霄立刻上禀英宗,英宗便派了两个皇子跟冀临霄去搜查,恰好将前来督看运输的国公府管家逮个正着,并将紫玉观音送到了英宗的面前。

    紫玉观音不愧是杨云柯的手笔,精妙绝伦,令看遍世间珍宝的英宗都感到惊叹。叹为观止的同时,英宗也对柳国公的狠毒深恶痛绝。

    如今紫玉观音这赃物有了,又有先前冀临霄告的御状,英宗向柳国公和柳芸发难。

    柳国公立刻声称,紫玉观音是柳芸盗来送给他的,又因柳芸与他死了的女儿长得像,他才将柳芸养在家里以解对亡女的思念。至于紫玉观音的出处,柳国公一口咬定什么都不知道,硬是把责任全甩给柳芸。

    柳芸百口莫辩,更恼恨柳国公拿她当弃子。柳芸被移交到都察院,不日便由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三司会审。

    如今柳芸的肚子高耸,仗着肚子里的皇孙,能坐着受审。

    她刚一坐下,就冲冀临霄道:“原来师兄也是个睚眦必报的性子。”

    冀临霄控制住怒气,道:“你作恶多端,身负几十条人命,本官既然在这个位置上,就无论如何也要将你绳之以法。”

    柳芸冷笑:“我肚子里怀着太子殿下的骨rou,只怕师兄不能将我怎么样。”

    因着此次冀临霄主要作为人证,是以,主审官是楼咏清。

    楼咏清对柳芸道:“良娣也莫高兴的太早,皇孙是皇孙,良娣是良娣。良娣身犯死罪,就算生下子嗣有功,也未必逃得了一死。”言罢也不废话,对下首的冀临霄、李彬道:“二位,我们开始吧。”

    一场案子审下来,柳芸的脸色愈加难看,她是靠着装肚子疼才暂时从堂上下来。

    毕竟肚子里的孩子是护身符,三法司投鼠忌器,只能先将柳芸送回东宫。

    却不料,当晚,一道令人意外的消息传开。

    ——太子高弘和柳良娣发生争执,双方动了手,高弘不慎将柳芸推在了尖利的景观石上,致使柳芸早产,孩子生出来就死了。

    高弘为自己的失手懊恼不已,而柳芸无疑是失了屏障,一下子恐惧到极点,哭着喊着求高弘保住她。

    当这消息传入宫中时,英宗扼腕叹息,十分悲痛。但悲痛过后,英宗便以风雷般的势头下旨褫夺柳芸的良娣位分,将柳芸打入都察院地牢,并昭告她犯下的罪行。

    照夏舞雩的话说,他们几个奈何不了柳芸这个孕妇,却不料老天爷帮忙,让她失了护身符。

    坏事做得多了便是这样——人若不诛,天必诛之。

    柳芸入狱后,又哭又闹,她对面牢房里关押的是若情。

    若情正靠在草垛上,百无聊赖的编草结,瞥一眼柳芸那苍白的、愤恨的脸孔,不禁嗤笑:“原来就是做了太子良娣也不过如此,还不是说下狱就下狱。奴家在这里坐上十年,好歹还有出去的机会,你却很快就要被砍头了。估计再过些日子还会有大人物进来陪你,也不知道那些昔日里有头有脸的人都长什么样,这下可有的热闹了。”

    ☆、第96章 宫变

    夏莹莹和柳芸的相继倒台,伴随了两人的真实身份被公开。

    即便柳国公和高弘尽可能的与她们撇清关系, 但毕竟两个女人都姓过“柳”, 免不得众口铄金,激起百姓们对柳家和太子的一片骂声。

    几乎同时, 帝京城里出现了新流言,从茶寮、酒肆、青楼赌坊到街头巷尾, 人们纷纷议论起当年郑国公叛乱的真相, 言词之间,将郑国公塑造为被人利用的炮仗头, 明确的指出这都是柳国公为了□□而做下的。

    柳国公除了做这事,还挑起了惠宗对蓬莱的战争。

    这样的流言传到蓬莱旧地, 那些对夏莹莹恨之入骨的蓬莱遗民,全部将恨意加倍的转到柳国公身上, 一时群情激愤, 陈词上告,联名要求英宗惩治柳国公一党。

    柳国公的名声一败涂地,好些同党看着不对, 纷纷与柳家撇清关系。

    与此同时, 英宗已经稳定住了换血后的朝堂, 他从高层入手,流言从民间为他助力。柳国公有心想制造拖英宗下水的流言, 却架不住百姓们已经先入为主,外加蓬莱遗民群情激愤,是以还没等柳国公反攻回来, 柳家的高官们就被一贬再贬。

    而太子更是连带着受了影响,被禁足在东宫。

    不消说,这些流言都是应长安放出来的。

    应长安江湖名头响,又为人仗义,死党好友多得很,且全都是些乞丐赌徒之流,最会做这种事。

    效果一出来,都不需要冀临霄楼咏清他们刻意去找柳国公的麻烦,那些曾经被柳家欺压过的人,趁机全都冒出来。

    十年前永定河决堤,柳国公私吞十万赈灾饷银,那些家人被饿死的难民集体上京兆尹衙门告状。

    六年前柳国公在科考中收受贿赂,将几个寒门子弟挤下榜,令他们自杀,他们的家人如今不惜千里迢迢来到帝京,击鼓鸣冤。

    至于被柳公子迫害的人家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