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鱼水春来/鲤鱼精后宅攻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93

分卷阅读193

    了水匪的勾当,有些个胆大妄为的,打了倭国的旗号在海上横行霸道,敛不义之财,着实棘手。

    除此之外,这些倭寇水匪上了岸,惯会拿了百姓来挡箭,他们把百姓的头发剃了染上油漆,看起来跟真的倭寇看起来一般无二,迷惑得人眼花缭乱,不知从何下手。

    徐泮抿了嘴苦思对策,转眼就瞧见远处来了个卫兵,过来给二人行礼:“千户,瑞平侯世子过来找您,您看要不过去一趟?”

    吕千户一听瑞平侯世子这会儿找来,也不知何事,便朝徐泮行了礼,说要过去看看。

    徐泮无有不可,当下应了,自己正转身要回营帐,忽的觉得一旁cao练的这个低阶将领,有些面熟。

    那人三十岁上下的年纪,身形魁梧,喊号声雄浑有力,他一方练罢,刚松了口气,转头就瞧见了正看着他的徐泮。

    此人眉头一跳,心下暗骂一声,苦笑出来:“伯爷。”

    原来此人不是旁人,正是上元节时,同徐泮在那茶摊之上过了一招的那位军户。这位军户姓武,是个总旗,此番被抽调此处,原还想着能不能凭一身本事,累件军功,可今日徐泮一到,他便认了出来,这位忠勤伯,原来就是他曾借酒耍拳的对象。

    他对徐泮避之不及,暗暗盼着别被徐泮认出,可是偏偏躲不过。

    武总旗脸上有些不好看,显然徐泮若想制他,不过一句话的事,就可以摧毁他花了好些钱财打点进来的机会。

    徐泮尚未言语,只眉头皱了皱,武总旗便好似认了命一般,黑着脸转过头去。

    徐泮见状,反而觉得他这个态度颇为顺眼,比那些阿谀奉承之辈强的多,因而只顿了一下,便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去了。

    那武总旗颇为诧异,随后又缓缓地吐出一口浊气。

    返回营帐的路上,徐泮想起了上元节那天晚上的情形。

    月明星稀,灯光璀璨,他突然,有些想那个人了。

    徐泮抬头望了望天,天高地阔,云淡风轻,此时正是举步进入晚秋之时。

    他叹了口气,不晓得年前能不能结束战事,再陪她过个上元佳节,这一回,定要让她耍个够的。

    他满腹心思的回道营帐,正巧就遇见吕千户,身后带了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也往此处走来。

    “这位是?”徐泮不禁疑问。

    “哦,伯爷,这位是瑞平侯世子的次子,袁家的二爷。瑞平侯世子爷想让二爷跟咱们出去见识见识,就托了我,带他一道前去。”吕千户解释道。

    瑞平侯府是没落的贵勋,手中已无实职,想给自家的儿郎挣得一个见识的机会,还得同京畿的千户搭话,也是不易。

    那少年上前一步,默默地给徐泮行了一礼,而后并未多言,又退到了吕千户身后。

    徐泮见他这般,想起自己那般年岁的时候,父亲总是带着他四处见识,有时候父亲不得空闲,便也将他托给世叔世伯之类,随侍一侧做个侍卫,正如同袁家这位少年郎一般。

    可惜如今,父亲不在了,剩下的天下,要他自己来打。

    徐泮带着吕千户几人当先出行,一连纵马奔驰了好几日,才进了青州府境内。然而越往东走,路上的流民就越多。

    “匪患不除,百姓不能安家。流民不知哪一日就变成了流寇……”吕千户看着这老老小小背着包袱携家带口的走在路上,不由感叹道。

    徐泮在一旁听了,目光微微透出些许为难之色。他所为难之事,吕千户当然知晓,无外乎倭寇里藏着刚刚入了寇的百姓,打起来棘手。

    领兵打仗自然不能妇人之仁,可往前便有不少将领,明知倭寇中参杂着大量的百姓,仍旧一味放箭射杀。这些百姓一看逃不过被杀的命运,还不如跟着倭寇拼一把。如此一来,反倒助长了倭寇的士气,最后杀来杀去,真正的倭寇没损伤多少,百姓倒是怨声载道。

    这样的事情自然不是一日两日了。不论谁来领兵,都会摊上这样的事情,这也是倭寇们惯用的伎俩。

    可此时落到徐泮头上,也不由使他纠结万千。

    他们今夜在青州下辖的千户所落了脚。

    青州的周千户已经近五十岁了,算是在此处跟倭寇缠斗了一辈子,今次也是真的有心无力了,才上报朝廷,请求大员过来。

    来的大员名头虽大,却是个还不及弱冠的年轻人,周千户心里是说不出的失望的。不过失望归失望,忠勤伯府的儿郎,他也不敢轻慢了去。

    第二日,一行人又转而往沿海的战事频发地日照县去了。

    ☆、第二一一章 万年船

    日照县濒临大海,这日秋高气爽,站在山上往东望去,碧波滔滔,一望无垠。海水翻着小浪拍打着黄金的海岸,岸边闲弃了不少破败的渔船,山下村庄了无炊烟,可以想见,根本毫无人气可言。

    这里的白日多么的宁静,夜晚就有多么的喧闹。

    今年海水凉的紧,渔民们打不上鱼了,这些倭寇自然也不好过,日照县沿海礁石少,他们趁夜突袭最是便利。这些水匪倭寇还来自好几路人马,其间虽各自为政,却也互通有无,真真是防不胜防。

    周千户边叹气,边同徐泮等人叙说此地的情形。

    驻扎在附近的一位殷百户也道:“他们也知此次伯爷带了人来,恐怕一时半会儿都不会上岸了。”

    倭寇水匪狡猾,这个徐泮也是知道的。可他自然也不能空手离开,当下只对着蓝莹莹的天海交接处,高深莫测的点了点头,没有言语。

    这天到了夜里,徐泮便叫了吕千户和周千户议事。

    “……刚抽调过来的兵丁,到底大多未曾经历过海战,水上cao练尚需时日,若能引了倭匪上岸,倒是便利。”徐泮说道。

    “伯爷说的极是,只那些倭匪见着朝廷这副阵仗,怕是一时半会不敢上岸,那些人一惯的狡猾,想引他们,并非易事。”周千户暗道这位小伯爷到底年轻,纸上谈兵自然容易,可实际作战,却难喽。

    可徐泮听了他的回话,面色却还如常。吕千户这一路过来,对他多了几分了解,此时见他这般,不禁问道:“伯爷可有计策?”

    “有些个想法,还得同两位千户商议。”徐泮微微点了头,说道:“照之前所说,此处近海近月有四路人马活动频繁。两路水匪,两路真假难辨的倭贼。他们之间,自是消息互通,此番朝廷派了我等增援,他们不明我等真章,自然持观望态度。他们这般观望,却不知何时才要上岸了,届时一旦再次突袭,我军未免被动。”

    徐泮说到此处顿了一顿,旋即又弯了弯嘴角,自嘲一声,说道:“我年纪尚轻,又没有带兵主战的经验,若是与两位千户意见不和,或一味的孤芳自赏,刚愎自用,想来也算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