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厨娘当自强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37

分卷阅读237

    歇晌午觉可好……”

    两口子这晌午觉一直睡到了天擦黑才起来沐浴,刚收拾妥当,安嘉言就过来了。

    安然叫人上了茶,留他吃饭,安嘉言也并不推辞,笑道:“能吃着大嫂做的菜,倒是嘉言的运气了。”

    安然笑着去了厨房,倒有些犯难了,安嘉言的口味却拿不准,便叫了厨房里管事的婆子,来问了一句。

    那婆子倒也算恭敬.只是推说不知道,说两边虽是兄弟,却是两家,她在这边儿的厨房,侍郎府却没去过,也不知二老爷喜欢吃什么?

    安然目光略沉,这就是明摆着不告诉自己,安嘉慕跟她说过,这宅子里大都是冀州府里的老人,还能不知道二老爷喜欢吃什么?岂不是笑话吗。

    本来自己想着也待不了多少日子,能过去就过去了,不想这些人却当自己是软柿子,随意捏咕,那自己还客气什么:“不知道二老爷喜欢什么,可清楚大老爷的口味?”

    管事婆子倒也不客气:“您是大夫人,难道还不知这个。”

    “是我问你,不是你问我。”

    那管事婆子倒气了起来:“大夫人这是找老奴的茬儿不成,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您这新夫人上任,也得拿我们立威不成,虽说您是大夫人,可这个家如今还轮不到您管呢。”

    安然笑了起来,跟身边的仆妇道:“你去侍郎府请弟妹过来,就说我有要紧事询她。”

    那仆妇瞥了这婆子一眼,这些人当大夫人好欺负呢,自从昨儿来了,一个个面儿上恭敬,却都懒散怠慢,明摆着就是瞧不起夫人,这是上赶着找死。

    那婆子愣在当场,心里不免忐忑起来。

    安然也不理会她,开始做菜,既不知安家言喜欢什么,索性就照着安嘉慕的口味,做了一道酿豆腐,一道炒合菜,溜rou段,如今正是蟹肥的时候,再蒸几个肥肥的螃蟹,也就差不多了。

    安然做的时候,谢一娘就到了,瞧见那管事婆子站在外头,心里就明白了个七七八八,这些下人她是知道的,知道安然的底儿,自然瞧不起她,可再瞧不起,人家也是当家夫人,惹恼了,发落个下人还叫事儿吗,倒真是糊涂人。

    安然瞧见她笑道:“弟妹稍待,等我把这道酿豆腐出锅。”

    谢一娘嘴里应着,心里却道,到底是下人出身,这夫人当上了,也没个夫人样儿,这么些下人呢,哪用当家夫人亲自下厨料理吃食,却也好奇的瞧她做菜。

    这几个菜都是极省事的,也只有这道酿豆腐略费些功夫,这也差不多了,端着锅子一个大翻勺,把豆腐整个翻过来,装到小砂锅里,让仆妇端上去,回头见谢一娘愕然的望着她……

    ?

    ☆、第 73 章 金鱼饺

    ?  听说归听说,这没亲眼瞧见总有些不信,这瞧见了,真给安然的厨艺震住了,厨艺谢一娘也学过。

    因自己姿容并不出挑,她娘便努力让她博个贤良之名,有道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着力教导她三从四德,针线女红,甚至厨艺。不说多厉害,至少能做几个拿手菜,娘给她选的这条路,如今想来真是颇有远见。

    谢氏虽是世族大家,这么多年来的荣耀,说穿了靠的就是联姻,从端敬太后到王妃,乃至江南总督上官义的原配,莫不出自谢氏一族,也带给了谢氏一族数十年的家族荣耀。

    故此,族内对女子比男丁更重视,尤其姿容过人的女子,便会着力培养,谢一娘在众多姊妹中,容貌资质都不算出挑,但因其母是正经的大房夫人,地位尊贵,也备受重视。

    可惜到了谢一娘这一辈儿,谢家已经势衰,几位谢氏出去的女子虽得了尊贵的地位,甚至端敬太后还得到了帝王之爱,却早早薨了,以至于谢氏刚迈入鼎盛时期,跟着便衰败了下去。

    随着王氏一族势力的急速攀升,谢氏的地位愈加尴尬,这么大的家族,没了支撑,就如失去了顶梁的大厦一般,风雨飘摇,时刻都可能坍塌。

    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没有银子,要勉力撑着世族的面子,各处里的银子流水一般往外使,这般坐吃山空,哪里顶得住。

    即便谢氏也有些生钱的庄子买卖,却因不善经营,并无太多进账,加之族里纨绔子弟众多,不出几年,便已捉襟见肘。

    谢一娘堂堂谢家的千金小姐,在娘家的时候,自己的衣裳鞋子,乃至屋里的帐子等物,都是自己做的,府里的针线房早扯了,各房的针线也都归了各房自己打点。

    说句心里话,真正过上不愁银子的日子,还是在嫁进安家之后,也得说,自己的运气好,没生的太出挑。

    自己那两个最出挑的堂姐都被送进了宫,一个刚进去没几个月就不声不响的死了,听说是得了什么急病,家里赶去的时候,连尸体都瞧见,就是一坛子骨灰,拿回去葬了拉倒。

    另一个虽被皇上封了美人,却也不大受宠,年上谢一娘回家,听她娘提过一嘴,说那位堂姐过得不大好。

    这宫里到处都得使银子,那些嫔妃指望的莫不是娘家往里送,谢家如今不比当年,哪来的这么多银子,没银子,自然打点不周全,在宫里的日子可想而知。

    为这个,大娘还特意过来,跟自己说了许多拜年话儿,话里话外的是想自己帮帮堂姐,谢一娘不禁冷笑,当日自己嫁进安家的时候,可记得这母女俩的刻薄话呢,说自己嫁给商贾之家如何云云,如今却让自己来接济她们,想什么呢。

    嘴上应承了几句,便为难的道,自己嫁的是安家二老爷,安家的买卖虽多,却都是大老爷一人置下的,虽说不缺银子使,若动大钱也做不得主。几句话推脱了,瞧着当时大娘的脸色,心里解气非常。

    谢一娘也是在嫁给安嘉言之后,才知道自己的运气有多好,丈夫少年得志,品行端正,更有安嘉慕这个强大的大伯在后头撑着,要银子有银子,要关系有关系,方使得丈夫的仕途一帆风顺,年纪轻轻便坐到了吏部侍郎的高位。

    再瞧瞧那些跟自己差不多的夫人,哪个不为了银子发愁,谁不知道,这官做的越大,银子使的越多,要不,怎么来的那么贪官,说白了就是逼得。

    官越大使银子的地儿越多,人情来往,府里上下,哪里不要银子,指望那点儿俸禄,可是笑话,不贪怎么支应的开,可贪了,一旦事败,丢官罢职都是运气,抄家灭族也有的是。

    正因为丈夫为官清廉,才被皇上赏识看重,一路提拔到如今的高位,谢一娘相当清楚,若没有大伯,没有安家在后头戳着,就凭她们夫妻,早撑不下去了。

    虽安家有万贯家产,却都是大伯一人挣的,说到底都是大房头的,只因大伯疼两个兄弟,才不把银子当回事儿,始终囫囵着过。

    侍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