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天子冠上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6

分卷阅读146

    ,更是可怜自己女儿的不幸际遇,自然对朱黛宠爱有加。

    她便斩钉截铁道:“我的阿黛万万不可做妾。”又道:“阿映坚称他是领旨迎接禧贞出降,又在外面高高奉着那禧贞,你就让他圆了这个心愿罢。若是不让他娶到此女,怕是要变成他的迷障。”

    朱黛抓紧了穆老王妃的手摇晃,对方示意她稍安勿躁,又道:“阿黛年纪还小,不用着急。等禧贞先嫁进来,全了阿映的念想。男人都是图新鲜,过段时间就没这样宝贝了,届时禧贞再犯出什么让阿映不可饶恕之事,她自然就要给咱们阿黛挪地儿了。”

    一句“不可饶恕之事”让魏宁王和朱黛都听得心头一跳。

    魏宁王皱皱眉,他是管不住谢映这个儿子了,他本想着若是朱黛能嫁给谢映,诞育的谢家下一代嫡子总归能向着他这个祖父。可谢映却不愿娶他看中的儿媳妇,令他越发觉得失望。

    魏宁王就道:“也只能如此。”又余怒未消道:“那算个什么公主,连嫁妆也没有。居然这样的女子也能做魏宁王府的世子妃。”他一想到颜玉儿的丰厚进奉仍觉得可惜了。

    穆老王妃摇头道:“罢了,谁让阿映看上了呢。”

    魏宁王重重哼一声道:“届时还请母亲做主。”

    待谢映出门后,朱伊和朱绰也坐着一辆马车从渌石院西面的小门离开,这样就不必走王府正门,让两姐妹觉得盯梢的眼睛没那么多,自在一些。

    她们去的是韩允嵘的宅子。

    韩允嵘没有接受谢映馈赠的仆婢,因此这偌大的宅院冷清得很,他是个自尊很强的男人,当然不愿接受一昧接受妹夫的馈赠。

    朱伊想着哥哥身边也没个知冷知热的人,便亲自展露了一番厨艺。她如今的手艺可说是突飞猛进,第一道出锅的家常菜酱烧豆腐球,就好吃得差点让朱绰舌头也咬掉。

    然而做了一桌菜,韩允嵘却久久没有归家。问了门房,说这几日主子都很忙。

    “韩允嵘也忙?”朱绰问道:“他有什么好忙的。”

    朱伊想了想,安抚她道:“阿绰,他忙当然是为了娶你。”

    韩允嵘现在的确是忙,也的确是为了娶朱绰。因为他几乎把所有财帛都给meimei当了嫁妆。哪怕知道这样的财力在谢映面前九牛一毛,却还是忍不住尽全力给她更多一点。

    朱伊两姐妹还不知短短几日,韩允嵘就在魏州文武官员中声名鹊起。

    最初大周太.祖封藩时只设立了长史司,由长史司率十二所府僚共行政事与庶务。然而各藩坐大后,兵力增多,自然要设专门的部门管理日益壮大的军队。

    魏州设立的统军部门便是参军府,既没有上表皇帝,也不用皇帝拿钱养活,大家都这么干,皇帝也无可奈何。魏州参军府的大门外连块牌匾也没挂,但丝毫不影响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参军府负责掌管军令、武官及兵籍、甲械、车马、武选,握着整个魏州的军事命脉。

    谢映宣布韩允嵘入参军府,任右赞军,主管武官调选,军情谘议。一个初来魏州之人,放到这样重要的位置,自然引来诸多注目。

    但是一来谢映威信极高,作风强硬,要用什么人极少受人左右。二来顾太炎也对其赞赏有加,三来韩允嵘年纪轻轻过去就是朝廷正四品官员。所以虽然也有人在心中持怀疑态度,但却无人宣之于口。

    姐妹两人久等不到韩允嵘回家,见天渐渐晚了,只得先回王府了。

    七天一晃而过,朱伊出嫁前一个晚上,被韩允嵘和盛岭护送到了盛家。

    一百二十八抬嫁妆则早早安置在盛家,满载明珠翠饰、四时衣物、金银瓷器、织绣布匹、锦褥帐幔、文房家具等物件。

    朱伊的嫁妆大部分是谢映自己备的,一部分是韩允嵘出的,这是谢映和韩允嵘互不妥协的结果。还有一部分是盛骁、顾太炎的添妆。

    成亲这日,魏原城里张红布彩,一派喜庆。

    有心人都看得懂,谢映安排禧贞公主从盛家出嫁,自然是要盛家做朱伊的靠山。这样的用心,让许多官员对这位世子妃不敢有丝毫轻视。毕竟只要她能活到谢映登基,那她不出意外的就该是皇后。

    仪仗开道,锣鼓喧天,接送亲的队伍喧沸了整座魏原城。

    迎亲队伍经过的街边,老百姓接踵摩肩,挤在士兵排成的人墙后,连两边的楼宇窗前也站满了人。

    朱伊所乘坐的凤辇车四周本应不挂帐,但谢映私心用上了半透明的大红绡金的垂幔,围观人群只能看到一道影影绰绰的身影。

    但雾里看花,却觉得那丽影犹如隐在云霓仙气之中,更加叫人神往沉醉。

    谢映骑马在前,引着队伍进了王府,翻身下马等待朱伊被迎下辇车。

    朱伊头戴九翚四凤冠,雪嫩纤细的脖颈处露出一截青纱中单领子,长至膝盖的凤褂下是百花璎珞裥裙。她被温颜扶下了凤辇车,明珠攒花的绯红绣鞋踏在两丈宽的五色转毡上,缓步走向正殿而行。

    朱伊的心跳得极快。她头上覆着鸾凤和鸣的红盖头,只能看到脚尖的方寸之地,但她知道,这是要带着她去到谢映面前了。

    而谢映则从朱伊一从凤辇现身,就一直面含微笑,目光更是追随着她的身影,让任何来观礼的人都能体会到他欣悦的心情。

    在赞礼官高低抑扬的嗓音引导下,谢映与朱伊行完礼节,各执彩球绸带的一端,被送入了洞房。

    朱伊坐在由全福老人为她铺好的大红锦褥上,谢映从漆金盘里取出如意头喜秤,轻轻一挑,他与跟进新房的众多女眷便看到了少女泛着酡红的面颊。

    厚重的衣料令朱伊的身段不至于太打眼,但那脸蛋着实得天独厚,连公主朝冠上的一片灿烂和吉服上金纹彩缕的凤穿牡丹,也不过是失色陪衬。

    第一次见到朱伊的人回神后全在心里道:难怪了,能叫世子这般上心。也有两个知道穆老王妃并不喜这孙媳妇儿之事的夫人,露出了微妙神色。

    朱伊见到一屋子不认识的女眷,难免微微紧张,她迅速扫了一眼谢映。幸而有他在。

    谢映今日身着正红底殷绣缭金的吉服,腰间扎着一指宽的同色宝带,垂绶玉环,黑发以玉螭冠束起,整个人身如楚峰,修长峻挺。

    朱伊从未看过谢映穿红色,如此灼烈,让他看起来比平时风华愈盛,压迫感更强。

    待婢女呈上了合卺玉杯,谢映先取了一杯递给朱伊,再端起自己的,两人抬起手臂交错而过,一同饮下杯中清酒,无需言语,默契的动作和交汇的视线已道尽彼此爱意。

    喝过合卺酒后的朱伊,心中充斥着圆满静好的感觉,好歹是没有波折地嫁给了他。

    正殿中大张筵宴,宾客如潮,谢映自然还得先去宴宾。他离开时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