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九州遍地开银行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3

分卷阅读83

    强者,也从未有人知道,他生命尽头的绝望。

    赵粲见到公孙瑜的时候,心底竟终于有了一丝悔意。

    他负了格弥,他对不起赵明淳。他手上染着公孙彦、江陵的血,他是最高贵的帝王,是最孤独的、即将走上黄泉路的旅人。

    赵粲淡淡地朝公孙瑜笑了一下,轻声开口。

    “后来啊……我那儿子,不在了。你还活着,我很开心。”

    作者有话要说:

    赵粲的番外用了格弥和杨月,他人生中两个重要的女人的主视角来写。这是个很复杂的角色,希望这两篇番外能把这个故事中上一辈的爱恨情仇补充的完整一些=w=

    下一篇番外回到淳崽阿瑜谢兰顾烨这群人~

    第65章 番外二

    六年弹指一挥间,一路坎坷走到今日的大梁终于显出了几分盛世气象。君王励精图治,臣子各司其职,交通日渐便利,商业也越来越发达。

    持续了一年的北伐大获全胜,戎州近一半都并入了大梁领土。安西府再次成立,但这次是主管西域更远的地方与中原的贸易往来。

    中州、泰州、戎州逐步都有了自己的银行分支,而青羌一族看到大梁的金融体系对推动商业的作用,也主动上书,愿在青州开设分行。如此以来,建立统筹规划的央行势在必行,公孙瑜恨不得一天有五十个小时——需要敲定的细节太多,她提上来的一批官员虽然个个伶俐踏实,和现代人比起来,让他们理解准备金率、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还真是个麻烦事。

    “商业银行吸收了百姓的存款以后,要按这个比例把钱存在朝廷所开的中央银行里。”公孙瑜索性准备了一块“黑板”,指着各种图表解释起来,不管新臣老臣,都乖巧地坐在黑板前,穿着朝服,瞪大了眼睛瞅着这些新鲜东西,场面甚是滑稽。

    “其余部分才能用做贷款或者投资,这对银行经营者是一种限制,免得他们把钱都用了,百姓要提出存款的时候拿不出来。”公孙瑜觉得自己简直被顾淳附体了,也成了一个啰嗦老师,“中州、淮州、荆州、泰州这些地方可以用一个比例,戎州那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她刚想到顾淳,那人便心有灵犀地打了个喷嚏。

    “父皇,我们什么时候吃饭?”桌前,一个四岁的女娃正眼巴巴地望着她最爱吃的红烧rou,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嗯,快了快了,阿嫣先吃块枣糕,”顾淳一边哄着女儿,一边无奈地朝儿子道,“阿辰,去催催你母后。”

    五岁的小皇子也正打算拿一块枣糕解个馋,冷不丁被点名,只好悻悻地站起来,转身前还看到了meimei得意的目光——这小丫头吃的正欢,咧嘴朝他露出一个缺牙笑。

    无奈小皇子心里包袱太重,顾淳并没有逼他有什么“皇家仪态”,但他年纪不大,给自己定的规矩倒不少。

    不能显得贪吃!不能被发现喜欢甜食!要成熟沉稳!

    小皇子在心里默念了三遍,一甩衣袖,迈开步子去找他那不靠谱的娘亲了。

    “还得提一句,”公孙瑜终于讲完了央行,又话锋一转,“两月后淮州港口就要开了,海运贸易虽说前景无限,但我们初次试水,还是得多加小心……”

    第一排的两个年轻官员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目光——他们都出身于布衣之家,通过秋试入的太学,早就听闻当朝皇后从不管后宫之事,反倒一心扑在户部,整日想的就是如何多赚钱,“让朝廷富得流油”乃此人终极追求。

    哦,对了,顾淳没娶任何妃子,后宫恐怕也没什么人气,除了修剪杂草,也不用管。

    跟着皇后搞事业虽说前途一片大好,可是……

    现在已经是下午了,他们还没吃午饭呢!

    终于,第一排的年轻人没克制住,肚子叫了一声,且叫的千回百转,情真意切。公孙瑜终于良心发现,咳了两声,道:“那今天就到这儿吧,诸位……”

    她本想朝在座的每个人“充满歉意”地笑一下,没想到环视一圈儿,居然看到了等在后门的儿子。

    阿辰从小便精准诠释了何为“我非要成为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小孩”,读书习武甚是努力。公孙瑜思来想去,觉得自己也不是这种人,有一日终于恍然大悟——估计是像小时候的顾淳。

    “迷你版”顾淳学着大人的口气道:“母后忙于政事,也得注意身体啊。”

    “饿了吧?”公孙瑜一秒戳穿,随即把儿子抱起来,“走,吃饭去。”

    “母后,我都……五岁了,不要你抱!”阿辰在她怀里挣扎了几下。

    挣扎无果。

    公孙瑜哈哈大笑,走了一段儿,等阿辰耳朵根子都红了,才把他放下来。

    众臣都知道顾淳的习惯——只要他和公孙瑜都在宫里,便一定要一起吃饭。深情是乱世相依生死与共,也是柴米油盐长流细水。

    公孙瑜笑着坐在顾淳旁边,看他细心地把菜夹到自己的盘子里。在白城是这样,在杨府是这样,在江南是这样。

    如今与君共看江山万里,也要执手相伴,尊重你,爱你,只有死别,绝无生离。

    第66章 番外三·顾烨

    顾烨最近很头秃。

    邺都总算一天天安稳下来。当初北伐的几位将领中,闻堂已经回了泰州,箫薇打算在中州留一段时间陪陪家人朋友,然后和江暮云一同前往西北重建白虎营,不日也要启程了。

    这就意味着孙绍也待不了多少时日。谢兰当时有一万个不放心,公孙瑜前脚刚离开吴都,她后脚便跟上一同来了北方。现在邺都大事都尘埃落定,谢兰估计要跟着孙绍大军一同回江南去了。

    顾烨愁容满面,不知道自己和谢兰现在算是什么关系,也不知道这一别何时才能再见。

    人人都觉得顾烨必定加官进爵,走向人生巅峰。在顾淳还是太子的时候,他便是近侍,此后数年,他更是不离左右,与顾淳情同手足。

    如今顾淳登基为帝,那他顾烨还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于是顾烨每天说的最多的就是“您客气了”,“哪里话”,“没有没有”,“谬赞”。他顿时成了个香饽饽,每次下朝走到殿外,都有人追上来和他闲聊,就算是回到住处,也有人排着队来拜访。

    顾烨可谓是十分无辜。若这些来客只是随口聊几句,或是有年轻后辈对他非常崇拜,想听听陛下打江山的过程中不为人知的故事,他应付一番也就罢了。若真有人想让他举荐一二,在陛下耳边说几句好话,他还真做不到。

    他从小到大,心里只有“忠义”两个字。既是太子近侍,那为其赴汤蹈火,也是应当应分的。他每次去救顾淳,都没想过自己会不会陷入危险。在西戎那会儿,他从尸山血海中把顾淳背出来,一路护他走到白城,也差点丢掉小命。

    而后多年相处,顾淳的为人他再清楚不过,除了臣子的本分,他的确把顾淳当做了自己的兄长,敬他,护他,顾淳所追求的大义,也是指引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