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九州遍地开银行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

分卷阅读4

    她的古代“监护人”桑大娘大名桑格,四十来岁,祖上是戎州人,但因缘际会在中州呆了小半辈子,据说还在邺都做过绣工,如今在白城经营着一家小小的成衣铺。她又高又瘦,眼睛不大,却十分有神。一双手十分灵巧,却也磨出了不少茧子,一看就是常年劳动的勤快人。无奈老天不放过兢兢业业的普通百姓,桑大娘丧夫丧子,是个可怜人,也许正因为这样,她对公孙瑜关怀备至,像对待亲女儿一样。

    桑大娘惊奇地发现,这位公孙瑜自醒过来以后,竟然从来不哭不闹,比同龄人成熟百倍,习惯了这边的生活以后,除了十分懂事地帮忙持家,还颇有经商头脑,每隔十天半月,就在成衣铺搞出点新花样,这小店居然不时熙来攘往。

    其实,叶子瑜为了隐藏自己“二十三岁穿越者”的身份,已经十分收敛,还认真地思考了一番自己十二岁在做什么。结果回忆来回忆去,就是刚考进重点初中,每天接受“半军事化管理”,在非常负责任的老班的带领下,以及尖子班的同龄人压力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过得十分乏善可陈。

    但古代女子没那么多书要读,得早早地习惯家长里短,反而是另一种“成熟”。变身版公孙瑜巧妙地在“聪明”和“过分”间卡着度,和桑大娘这位远房表亲愉快地相处着,并且越变越亲。

    此刻,传说中“聪明貌美”的公孙瑜,脸还没洗,头发没扎,松松地披在脑后,被晨间微风吹出了十分不羁的造型,袖子随意地卷到胳膊肘上方,趿拉着布鞋,还露着脚跟,晃晃悠悠地打开了院门,准备继续鼓捣今年二月二集会赚大钱的装备,没想到门口出现了几个半大孩子,有几个还十分面熟——众人脸上都是吃惊的表情,尤其是把她视为精神偶像的燕子,rourou的下巴快砸到地上了。

    “阿,阿,阿……”平时油嘴滑舌的歪猴看到公孙瑜“衣冠不整”地出现在面前,舌头瞬间打了个结。

    就算是边界小镇,不兴权贵奢靡之风,古代女子再怎么说,也是注重妆容的。

    然而,在公孙瑜的现代小姐妹里,大多数“漂亮”都是人前功夫,从底妆到眼妆到口红腮红上个遍,还要搭配好一身的颜色,好像随时可以拉出去拍相亲的照片。其实在家里,大部分人都是隐形眼镜也懒得戴,头发乱成鸡窝,要是没什么安排,穿着睡衣就能出来在小区附近买凉皮——公孙瑜非常完美地保留了这个习惯。

    公孙瑜今天本来就打算窝家里当个技术宅,迎面撞上了不速之客,虽然是几个毛孩子,她也心里咯噔一下:“惨了,我的光辉形象。”

    然而看都看到了,也来不及照照镜子看看眼角有没有不明物体,表面上,她还是摆出了邻家大jiejie的淑女形象,勉强用气场维持了一点面子:“哎?你们是谁家的孩子啊,找我有事儿?”

    张黎、张昉和燕子十分默契地后退一步——燕子还拽了小澜一把,那熊孩子正往桑大娘的院子里探头探脑。于是歪猴众望所归,被推到了前线。

    来都来了,不能太怂,歪猴摆正了姿势,做了一番自我介绍,又把后面的几个猪队友依次介绍了一番,说明了来意,末了,还十分套近乎地补了一句:“我们都是隔壁顾老师的学生。”

    这一句真是多此一举,公孙瑜眼角一跳。

    她和隔壁顾老师,还真不是什么友善睦邻。

    初来乍到之时,桑大娘领着公孙瑜把左邻右坊都见了一遍,因为顾家兄弟也是中州人,她想着这些年轻人聚在一起,说不定话题更多,互相解解闷儿也是好的,于是引见地分外隆重。

    公孙瑜作为外貌协会合格成员,初次见面就给顾家兄弟打了满星印象分。个人品味来讲,她还更喜欢顾淳一点,那一双桃花眼看得她心脏砰砰跳——但后来越来越熟,顾淳就被归到了“看着不爽”的范围。

    原因也很简单——公孙瑜最受不了的男生类型就是文青。

    其实在现代的时候,她本身也算个爱读书的人,闲的时候还会扒拉两下吉他,聚会的时候玩高兴了也能嗷几嗓子,微博也会转转文艺版鸡汤,对这些不是全无兴趣。

    可惜她中学读书太苦,从小在尖子班的学霸堆里被压榨着长大,唯一一朵开出来的桃花,就是在高二的时候和楼下文科班的一个男神级人物暧昧了一年,后来那个男孩不负众望考到了全国最好的中文系,接着毫不留情地和她断了干净。

    公孙瑜在现代的整个大学时期都对他恋恋不忘,把他们传情用的小纸条都留着翻来覆去地看,可惜人家在大学如鱼得水,虽然没交什么女朋友,也丝毫没有和远在一千公里外的老同学再续前缘的意思。她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好几年,终于在步入社会的时候断了这点花季雨季的念想,并对文青的态度急转直下。

    顾淳——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标准诠释者,张口清风闭口明月,作为兄长,丝毫没有养家糊口的责任感。不会烧火不会做饭,不去洗衣不去挣钱。前些年战火纷飞,白城书院的先生们走的走散的散,其实就是个空架子。公孙瑜虽然是个现实主义的人,但也是对理想家抱有一定尊重和崇敬的——毕竟人类进步,靠的就是一次次异想天开。但她的这点吝啬的崇敬,绝对不会分给顾淳。

    顾老师顶着“院长”的名头,也没点教书育人的常识,跟毛孩子们上来就讲赋词,完全不知道“因材施教”怎么写,倒是把“有教无类”的精神发扬的淋漓尽致——来者不拒,还很喜欢在人家爹妈面前叨叨,放到现代,就是妥妥的家访爱好者——不,时代在发展,她穿越之前,七大姑八大姨家的小学生们,布置作业和打卡都在微信群了。

    但公孙瑜仍然和顾淳维持着不可分割的奇葩友情,原因也很简单。她本身就是个二百五,在古代都快憋出毛病了,顾淳自从知道了她的存在,三天两头地来拜访这位邻居,每天七扯八扯,每天和顾淳打打嘴仗,已经变成了刷微博的替代品。可以说,顾老师的三寸不烂之舌是公孙瑜适应古代生活的一剂良药。

    顾老师教的学生,每天听着之乎者也、先贤名句,扭头就来找她一起讨论挣钱之道。顾淳知道了指不定气的冒烟。公孙瑜从思绪中回过神来,弯了弯嘴角,十分痛快地一摆手:“成啊,你们来做帮手也行,集会要是赚到了,咱们就分成。”

    四个半毛孩子到底还小,一听阿瑜姐这么干脆,也不管她洗没洗脸,嗷成一片,兴致冲冲地围上来,研究起面前的这个物件来。

    公孙瑜雄赳赳地一指:“爆米花机,没见过吧?”

    第4章 人师

    那是一个黑乎乎的铁家伙,支在一个架子上,架子下方还有个底座,搁着几块木炭。铁家伙的肚子圆圆滚滚,还连着轴承和摇把,看起来十分高级。

    公孙瑜也不嫌脏,单膝跪在地上,两眼放光地转动着摇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