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大唐探幽录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63

分卷阅读563

    道他要把你……”

    他用不怀好意地眼神上下打量阿弦,邪笑:“不能够吧,冰山也有兽/性大发的时候?”

    阿弦本不解他说的什么,听了最后一句才茅塞顿开:“别胡说!你才是那种人,阿叔……”

    一声唤出口,心里又觉着异样,便说不下去。敏之问道:“怎么不说了?”

    阿弦横了他一眼:“阿叔才不像你。”

    敏之道:“他再不像我,也是个男人。”

    阿弦觉着这句话很刺耳:“男人又怎么了?”

    敏之笑得越发奇异:“你说呢?比如你心爱的陈基,之前在桐县不还有几个相好的姘/头吗?”

    阿弦忽然又很想打他:“阿叔才不像是、像是你们一样。”

    “你倒是很相信他嘛。”敏之往前探头。

    阿弦跟着回头,却见是崔晔从门内走了出来。

    他略微站定,环顾四周,似在找人。

    阿弦惊得忙缩头,抱紧玄影,僵直地贴墙而立,不敢动弹。

    过了片刻,敏之才道:“他已走了。”

    阿弦小心翼翼往外看了一眼,果然见他起轿去了。

    阿弦略松了口气,这才将玄影放下。

    抬头之时,不妨又对上敏之探究的眼神,他疑惑地问:“那他到底对你干什么了,你这样避猫老鼠似的。”

    阿弦瞥他一眼,不答,只见崔晔轿子远去,才又蹑手蹑脚往家门口去。

    正进了门下,敏之闪身而至道:“纵然你不告诉我,我迟早也会知道。”

    “你离我远一点,”阿弦后退一步,却忽然想起另一件事来,因问道:“之前我在金吾卫的时候,陈基去过吗?”

    敏之道:“呀,你知道了?一定是桓彦范透露的。”

    阿弦见他料得这样准确,倒也佩服:“你怎么没跟我说过?”

    她先前在牢中的时候,敏之在外,但凡探听到消息,便会回来告诉她,陈基若去牢中,他自会知道,不知怎地竟一言未发。

    见她问,敏之方道:“都是不相干的人了,何必藕断丝连的,他爱做什么便做什么,都跟你不相干了。”

    阿弦一怔,继而道:“并不是藕断丝连,只是……”叹了口气,她问:“他去牢中做什么呢?”

    敏之冷哼了声:“你不就是想知道,你在牢中待遇那样‘好’,是否跟他有关么?我可以告诉你,本来他们也不会为难你,有没有陈基的疏通,都是如此。”

    阿弦这才确信了陈基的确曾为了她入狱之事奔走,虽决不至于是什么“藕断丝连”,但知道总比蒙在鼓里要好。

    ***

    自此后,在许圉师的推荐之下,府中收纳了一名看家上夜的门房,一名走地打杂的小厮,并一个伶俐的小丫头跟随虞娘子使唤。

    这样一来,偌大的庭院总算多了几分人气。只是开销未免大出了一笔,幸而除了阿弦的俸禄之外,虞娘子尚有私房,再加上先前所攒的钱,倒也十分够用。

    天气越发冷,这日北风呼呼,阿弦正在公房之中查阅底下送上来的文书,却有小吏报说有人来访。

    那人进门,却是崔升。

    阿弦忙起身迎了,相请他在炉子旁边落座,问道:“外头风大,二公子怎么偏今日来了?”

    崔升搓着手烤火,道:“又近年关,部里比平日更加忙,向来也不得闲来见,今日总算抽了个空子。”

    阿弦亲自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又拿了两块糖糕。

    崔升握在手中,喝了口,吃了半片糕,问道:“你近日是不是也忙得很?怎么一次也不见你去我家里,太夫人可问了几次了,前日还叨念,说天冷了,也不知你会不会挨冻受寒,底下人照顾的好不好。”

    阿弦一怔,听了这几句,心里暖暖的。

    原本她就不大喜欢去崔府“叨扰”,更加上上次崔晔那件事……自从府中她落荒而逃后,崔晔也再不曾主动来寻她,这几日都不曾碰面。

    阿弦越发有心避退了,又怎会再主动上门。

    这时听了崔升的话,十分感动:“太夫人怎么还惦记着我?她老人家可还好么?”

    崔升道:“前些日子受了点风寒,幸好没大碍,现在好的大半儿了。”

    阿弦自责道:“我本该去给她老人家请安的。”

    “那择日不如撞日,今日便去就是了。”崔升笑道。

    阿弦吓了一跳,忙道:“不不不……”又怕自己拒绝的太过果断,便又讪笑道:“今日实在脱不了身。”

    崔升奇怪地看着她:“总不会……是我们哪里得罪了你吧?”

    阿弦道:“怎么会?”

    崔升道:“大概是我多心,怎么总觉着你对我比以前要隔一层了?”

    阿弦暗中心虚:“的确是你多心。实在是没事。”

    崔升笑笑,道:“你们这些人,说不对就都不对起来了。让我无话可说。”

    阿弦笑问道:“我们又是哪些人了?”

    崔升道:“当然是……我哥哥,还有少卿。”

    阿弦听他说崔晔,心一紧,听说袁恕己,才又定神问道:“少卿怎么了?”

    崔晔叹道:“他昨日告了假,要回沧州老家。”

    阿弦一惊非浅,跳起来道:“发生什么事了?”

    “别急,”崔升忙道:“是他父亲近来病倒了,家里送了家书过来,听说……有些不大好,故而十万火急地要回去探视呢。”

    “病了?”阿弦怔了怔。

    “是,我还当他已经跟你说了呢……兴许是真的忧心,所以顾不上告诉你,也不知上头批了不曾,”崔升往外看了看天色,“我心想待会儿去问问呢。”

    阿弦抓住他道:“何必再等,咱们一块儿去就是了。”

    崔升见她如此雷厉风行,只得起身:“外头风大,你多穿些。”

    阿弦只在外头披了一件兜帽披风,吩咐小吏向许圉师告假,便同崔升出门。幸而崔升乘车而来,不至于在凛冽北风里奔波。

    ***

    大理寺。

    阿弦同崔升入内,果然袁恕己正在坐班,阿弦见他双眼略红,隐带血丝,果然是忧心如焚之故。

    袁恕己却也知道他两人为何而来,强打精神请了落座,崔升便问起告假之事。

    袁恕己道:“方才已经准了,已定好明日一早便启程。”

    崔升道:“少卿先不必过于担心,老人家福寿双全,定然只是一场虚惊而已。”

    袁恕己黯然道:“我自参军,后又外放,再到调任回京,都极少得闲回去探望,实在不孝,若是老父有个三长两短,我……”

    崔升安慰道:“不至于,你不可先自己吓倒了自己,回去沧州还有一段路要走,若你也忧闷成疾,倒在路上,可怎么说?”

    袁恕己强笑:“放心,我不至有事。”

    阿弦在旁,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