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大唐探幽录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23

分卷阅读323

    一个名唤索元礼,乃是胡人,于内掖负责审讯,索元礼生性残暴,尤其最擅长刑讯逼供,犯人们一见到他,就如见到活阎王般,那种种叫人匪夷所思的酷刑,就如同阴司的十八层地府刑罚再现。

    另一个便是丘神勣。丘神勣同索元礼有些不同,他擅长的并非刑讯逼供,而是死缠烂打的追查,一旦被他盯上,就算再清白的人,也会被他无中生有地罗织罪名,枉死于其手中的人不计其数。

    所以杨思俭虽然贵为武后的眷亲,但看见此人,仍觉着头顶阴云重重。

    袁恕己当然也听说过丘神勣的大名,见此人一双环眼微微暴凸,果然是一副凶残之相,袁恕己道:“如今已有些眉目,已确定公主殿下是被藏在这府中,待我……”

    丘神勣色变:“你说殿下在杨府?”

    杨思俭心头一颤,只得勉强镇定。袁恕己道:“十有□□。”

    丘神勣眯起双眼,走到钱掌柜跟前:“你把殿下藏到哪里去了?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落在我手上的人,还没有一个能硬抗到底的。趁早儿招供好得一个痛快,不必平白多受些皮rou之苦。”

    钱掌柜只是冷哼了声,脸上又透出轻蔑之色,道:“妖妇的爪牙,呸!”

    一语方落,丘神勣握住他被捆在身后的手腕,用力一拗,只听得“咔嚓”一声脆响,钱掌柜痛呼出声,右手腕已生生被掰断了。

    就在同时,有人低呼出声:“住手!”

    丘神勣侧目,却见说话的是贺兰敏之身旁的一个“少年”。

    阿弦本要上前,又被敏之拦住。

    身为武皇后最得力的差办者,丘神勣当然知道敏之身边儿有个极为受宠的小小跟随,对他而言,贺兰敏之是不能得罪之人,纵然他身边儿的小猫小狗儿自然也要格外优待。

    因此丘神勣并未计较,只又对钱掌柜笑道:“这不过是雕虫小技,现在说还来得及,等到了地方你才知道这一点疼才只是开胃小菜罢了。”

    钱掌柜额头的冷汗涔涔而落,他微微伛偻身体。

    抬头之时,瞥见被敏之握着手腕拦住的阿弦,后者正皱眉看他,眼中似有忧虑之色。

    钱掌柜嘴角牵动,忽然对丘神勣道:“你所说的是什么地方?我倒是愿意试一试新鲜。”

    丘神勣蓦地敛了笑:“畜生,不识抬举。”一招手,两个差官上前,便要押着钱掌柜离开。

    袁恕己道:“郎官且慢,公主的下落交代还在此人身上,你把人带走了又怎么说?”

    丘神勣道:“先前袁少卿说公主在杨府,那就开始翻找就是了,不过我看杨府如此之大,要找起来只怕也是难的,偏偏这人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如你我兵分两路,你负责搜寻,我负责逼问,看看谁先找到殿下,如何?”

    袁恕己见他眼中闪烁狡狯残忍的光芒,心中厌恶。

    本要拦阻,许圉师忽然道:“丘郎官审讯是一把好手,有他开口只怕事半功倍,袁少卿不如就依他所言就是了。”

    许圉师是个颇有德望的人,袁恕己也早闻名,对他颇有好感,此刻听如此说,他心中转念,便道:“既然许侍郎也赞同如此,我自当随从。”

    丘神勣轻轻哼了声,又格外告辞了贺兰敏之,往外去了。

    阿弦叫道:“钱先生!”

    钱掌柜临出门之时回头,望着她笑了一笑,一言未发地去了。

    就在丘神勣前脚刚刚离开,杨府的管家跟一名大理寺的差官匆匆而回,禀告道:“回老爷,少卿,各处都已经找遍了,没有找到任何踪迹。”

    杨思俭不知这消息是喜是悲。

    方才他回过味来,便命杨府管家同大理寺差官一并出外,满府搜遍找寻太平,如今却一无所获。

    就在众人都一筹莫展的时候,阿弦忽然看见门口处,有一抹粉色的裙裾缓缓曳过。

    阿弦迟疑了会儿,迈步出门,扭头看时,却见身侧右手边走廊拐角处,有一道影子正头也不回地慢慢而行,粉色的裙子,底下透出些许葱绿裤脚。

    太平公主从失踪,到被找到,不过是短短四天的时间。

    虽然私底下曾暗潮汹涌,为此而被牵连其中的人足足上百,但对于长安城大多数人而言,几乎都不知道皇宫内曾发生过这样惊天动地的一件大事。

    起初是卢氏受辱的话题传的沸沸扬扬,后来又换了一件儿,那就是上官仪被人举/报谋反,合家入狱。

    大家都在议论上官大人身为两朝老臣,为何竟如此想不开。

    但也不乏有识之士,知道“谋反”只不过是一面取人性命的利刃而已,它未必真有其事,而可以无中生有,腾挪自如。

    上官仪之所以入狱,起因是太平的失踪,但就算是太平公主找到,上官仪的罪名也并未因此消减,反而更甚。

    对于有些人来说,已经迫不及待,兵贵神速,很快上官仪的最终罪名已经定好了。

    这一夜,御史台的天牢之中,来了一位探监之人。

    狱卒挑着灯笼,小心翼翼地送人入内,来到最里间儿的暗无天日的牢房之中,借着幽淡灯火,可见里头一人盘膝而坐。

    狱卒将灯笼插在门上,垂首而退。

    门口的人道:“上官大人。”

    牢房里的上官仪听了这声音,方回过头来。

    当看见来人之时,上官仪的脸上露出一抹笑意:“我落入这般境地,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你却前来探望,难道不怕皇后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吗?”

    原先写下废后诏书之后,他心中惶恐,有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但如今自知天命已达,之前的种种惶恐反而散尽,只有满心空茫,双肩轻松。

    门口那人道:“是崔晔无能,不能相救大人。”

    灯火之中,映出一张眉目入画的沉静容颜。

    上官仪摇头道:“顺她者昌,逆她者亡。自从起草废后诏的那日,我便知道迟早会有这样的一天,只不知我大唐有这样厉害的一位皇后,到底是福是祸。”

    此语有几分耳熟。崔玄暐不语。

    上官仪望着他静默站在灯影里的样子,道:“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他笑了笑,道:“只是你不该来看我,太冒险了。”

    崔晔沉声:“不能相救,定要相送。”

    上官仪目光涌动,忽然仰头一笑:“说的好,我领了你的心意了。”

    崔晔道:“您还有何心愿,某当尽力完成。”

    上官仪思忖片刻:“我有一孙女儿婉儿,年纪尚小,稚子何辜,以后不知飘零何方,你若能救护一二,我于九泉之下也心怀感激。”

    崔晔道:“某记下了。”

    上官仪面露释然之色:“多谢。”

    崔晔道:“公若无其他吩咐,我便告退了。”

    上官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