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农妇山泉有点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49

分卷阅读249

    要浇一次水,以保证作物出产的品质。

    这项工程着实浩大,她们两个人根本忙不过来,经常需要让人帮忙。

    以后苎麻园的规模越来越大,扩展到其他山上,全靠人工灌溉根本不可能。所以石头就想出了这个办法,到时候只要在各个山头的水源里加上灵泉水,就可以直接解放双手。

    这种取水方式,与周敏从前在电视上看过的瑶族从山上引水到家里的做法很相似,所以石头一提出来,她就立刻赞同。于是两人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齐家山上本来就有一片竹林。不过野生的竹子,品种与家里种的不太一样,所以石头又从别的地方弄了不少竹根过来移栽,毛竹、斑竹、淡竹,绿竹、麻竹……什么品种都有。长了几年之后,已经发成了一大片。

    竹子是根扩张到哪里,竹笋就能长到哪里,很快就从圈定给它们的地盘跑出来了。正好趁着这次机会都砍了,腾出更多的生长空间。

    至于砍伐竹子多出来的边角料,周敏全都送去了造纸工坊那边,让张叔用于改良纸张。

    麻纸的质量不高,无非还是因为打浆不匀的问题。这样做出来的纸张,因为植物纤维仍在,所以能够感觉到纸张的“经脉”,颇具美感,只不过就显得粗糙了许多。所以设法改进打浆的方式,或者索性添加其他材料,都是可行的办法。

    这两个月来,张叔已经摸到了一点门道,现在就是需要足够的材料用于实践了。

    也正是因为其他的事情都走上了正轨,只需要略微照看一下,掌握好大方向,所以周敏才有功夫来折腾这套滴灌系统。等到在药园这些实践,确定可以用,到时候就直接雇人,在各个山头都装上一套。

    现在的齐家山,占据着一整座山头,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个农庄的规模,而且各种植物欣欣向荣,各种建筑物掩映在树木之间,看上去总算带上了几分含蓄的山野之趣,不像刚开始时光秃秃的,一眼就能够看得到头。

    滴灌系统最难的地方在于分出路线然后打桩,反正本来的目的也不是引水而是滴灌,所以竹节之间甚至不需要捆绑,只要搭在一起就可以了。周敏和石头花了几天时间,总算将整个药园覆盖。

    接下来就是要从泉眼处引水了。

    石头只在泉眼旁边开了一个微小的口子,一缕细小的水源顺着竹节流淌而下,一路经过数次转折分叉,覆盖住整个药园。这一小股水本来就很小,一路上又不断减少,在浇灌整个药园之后,正好用尽,这样也就避免了泉水损失。

    巡视了整个药园,确定全部都在覆盖范围之内,周敏拍了拍手,看着几天的劳动成果,心情极好,“总算是成了,以后可以节省不少力气了。”果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懒惰才是发明创造的第一源动力。

    “既然有用,回头就在其他地方也搭上,估计能用很多年了。”石头也满意的点头道。

    周敏道,“这些不大改动的地方,这么做倒是没问题。这里也好,果园茶园也好,有这滴灌系统,妨碍不大。但田地间要使用畜力耕作,却不方便搭建这东西,我觉得还是喷灌更合适。”

    “喷灌?”

    “就是……”周敏走回池塘那里,停在风扇式抽水机旁边,突然伸手堵住了出水口,而后水花便飞溅了开来,喷洒在前方一片扇形的土地上,周敏这才抬头看向石头,“就是这样。水流得越快,喷得就越远,覆盖面也更大。”

    “这个我回头琢磨一下。”石头道。

    “你有空吗?”周敏笑着问。

    这倒是。石头本来一直埋头在研究周敏所说的印刷机,不过进展始终不大。为了让他换换脑子,两人才开始弄这个滴灌系统。现在弄完了,石头也放松过了,自然要回去继续研究。

    石头道,“一头羊也是赶,两头羊也是放,都想想,这边不行还有那边,总归不耽误工夫。”

    “那好吧。”周敏笑了起来,“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

    从这里回家的路上,她忽然问石头,“你有没有想过,把你做的这些东西都写下来,集结成书?”

    石头的各种发明创造,如果写成书,估计也是一本一样的存在。在科学没有明确分科的古代,这些书就代表当时的科学水平了。而且石头弄的这些东西,都是有实践意义的,并不只是普通的科学研究成果,如果能够普及开去,也算是惠泽万民的好事。

    反正自家就是印书的,要印出来也不难。

    不过这估计跟后世的自费印书一样,印是印了,但是能不能卖出去却是两说。要怎么将之推广出去,却还需要斟酌。

    但既然是好东西,那就必然会有人慧眼识珠。实在不行,就将之献给朝廷,让宣斌运作一下,每个县下发一本好了,就算只有一个县学了,就算只学了其中一项,那也是一件好事。

    不过,这要等石头研究出更多东西才行,目前这些还不够写一本书的。

    但石头显然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闻言微微有些吃惊,“你是说让我写一本书?”

    在这个时代,著书立说还是相当严肃的事,只有那些学有所成的大儒们才会去做这件事,至于坊间流传的话本之类,根本不算是书。所以石头听到周敏的提议,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虽然他也读了很多书,明白许多道理,但石头始终并不觉得自己属于“读书人”。他有些怀疑的问,“就算我能写出来,也不会有人看吧?只有像几位先生那样的大家,写出来的著作才会令人趋之若鹜。”

    “这本书不是写给读书人看的。”周敏说,“是给……那些有志于让这个世界发生一点改变的人看的。”

    科学就像是一场革命,是必然会出现的东西,只在于时间早晚。

    只有他们两个人研究,未免孤独。所以,如果能够借由这本书,将火种传下去,让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的人有入门的机会,自然也是一件好事。

    从穿越过来之后,周敏所做的事,除了改善自己生活的那部分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留下火种,让它慢慢的燃烧成长。并不期待立刻就能够看到成果,而是希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之后,它能蔓延开来。

    石头闻言,若有所思片刻,便道,“既然敏敏你觉得可以写,那就一定可以。从今天开始,我会将自己研究的想法都写出来,等将来积累更多的东西,再来整理吧?”

    这么说着,他心里也生出了几分豪情。虽然他并不像周敏一样清楚的明白自己做的这些事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但大丈夫生于世,总该有一点成就,才不枉活这一辈子。石头心里当然也是有着追求的,著书立说虽然说起来好像不切实际,但既然周敏说了,他也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