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农妇山泉有点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64

分卷阅读164

    才下了山,果然远远看见唐一彦从船上下来,指挥众人搬运东西。

    周敏加快脚步走了过去,唐一彦转头见了她,便笑道,“你来得巧,有你弟弟着人捎回来的书信。”

    “真的?”周敏闻言又惊又喜。

    知道行路艰难,所以她是没指望过什么家信的。反正不论去了哪里,到过年的时候,石头肯定会回来。但话虽如此,若是能够收到书信,自然更好。

    唐一彦从袖子里取出书信递给她,“生怕丢了,我亲自收着的,你看看是也不是?”

    周敏接过来,一看上面的字迹,脸上就多了几分笑意,点头道,“果然是石头的字。”又强压着拆信的冲动,对唐一彦道,“石头这还是头一次出远门,家里两位长辈都深为惦记,既然有了信,我就先送回去了。”

    唐一彦看着她的视线里多了几分复杂,片刻后才哂然一笑,摆手道,“去吧。”

    周敏却根本没有注意到他的神态变化,点头致意之后,就转身快步往山上走去。走了一会儿,嫌速度太慢,索性小跑起来。

    虽然已经是深秋时节,但天气还并不冷。周敏跑了这么一路,额上不免见了几分汗意。安氏正在门口借着天光整理东西,见她这么急匆匆的跑回来,不由问,“这是怎么了?”

    “石头来信了!”周敏笑着道,“爹呢?”

    安氏惊得直接将手里的东西丢了出去,慌不迭的站起来,“可是真的?信里写了什么?”见她手里拿着信,便要伸手来接。但旋即又想起自己并不识字,有些期盼的看向周敏。

    周敏道,“还是等爹回来了一起看。”

    虽然石头走后齐老三一个字都没提过,但心里肯定也是担心的。既然有了消息,自然是全家人一起看,免得他觉得自己被撇开了。

    安氏点头,“对对对。”想了想又道,“你爹八成是在果园那边,我去叫他回来。”

    不一时两人匆匆赶回来,齐老三一伸手就从周敏手里将信接了过去,撕开封口,拿出书信打开看了起来。安氏虽然不识字,也挤在他身边跟着看。周敏不好意思去挤,只能站在一旁等着。

    好在齐老三很快就看完了,回过神来也有些不好意思,将信往周敏手里一塞,“咳……敏敏,你来念给你娘听。”

    周敏笑着接过信,一句句念了起来。

    这种不知道辗转了多少次才送来的信,自然也不可能写什么要紧的东西,所以信里在报了平安之后,又简单的写了写这一行的路线。原来跟唐家的商队分开之后,他们就一路去了江南。石头在信里说,那边的风物与这里大不同,他给大家都买了礼物。信的最后,让大家都别惦记他,过年时必定能回来团聚。

    再看落款,好么,这信居然是端午之后写的,竟直到如今才送回来。可见古代的书信传递之慢,真有什么要事,用这种方法传递消息,等送到时黄花菜都凉了。

    不过报平安已经足够。

    听完了信,安氏便道,“石头既然来了信,咱们也该写一封去,让他在外头保重自己,别挂心家里。”

    齐老三闻言笑着斥道,“这个时候送什么信?他端午的信送到这会儿,你这封信送到江南,说不准他都已经到家了。再说,他是在外头跑的人,说得定今天在哪里?或许早就已经离开江南了。这信送去了也没人收。”

    “是啊,不是说过年就回来了吗?也只有三四个月的功夫了。”周敏也跟着安抚道。

    这封信最后交给了安氏去收藏。

    等她喜滋滋的拿着信进了屋,齐老三才想起来问,“这信是谁送来的?”

    “唐大哥送来的。”周敏道,“想必是送到他们家铺子里,然后请他转交的。”毕竟送信的人不可能送到村里来。

    不过周敏相信,再过几年,书信应该就能直接送到万山村来了。

    不知道那时,石头是否还在外头?

    周敏承认,她答应放石头出去,也是藏了几分心思的。想着外面的世界那么大,好姑娘自然更多,年轻人头一回见,必定会沉迷其中。等石头开了眼界,那份心思或许就转开了。甚至有可能直接在外头遇上了心仪的女子,直接娶回来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现在真的看到了这种可能,她心里居然有些不是滋味。

    石头那封信里,虽然没写什么具体的内容,但字里行间对于外面的世界已经十分熟悉,甚至可以说游刃有余。虽然知道他必定报喜不报忧,肯定也遇到过挫折为难,但凭他的聪明和能力,想来很快就能适应。

    周敏一方面为他的成长而高兴,另方面,又像是那些发现孩子长大后就会离开家的家长一样,满心的担忧与惆怅。

    她吓了一跳,连忙将这个念头从脑海里挥开,正好听见齐老三道,“那应该多些唐公子。他既然过来了,你挑着家里的东西,给他送点儿过去,总归是我们的心意。”

    “知道了。”周敏连忙答应道,“我正好有事过去找他,顺路就拿过去了。”

    “还是为温泉庄子的事?”齐老三问。

    周敏点头,“邱五爷说想在旁边的山上建一座书院。要是真能建起来,咱们的精舍自然就不愁租不出去了,只怕供不应求呢!不过书院的招牌要立起来,少不得好先生,而且还得是声名卓著的那种。唐大哥这回就是去请先生出山的,我看他回来时面带喜色,或许会有好消息。”

    齐老三面上露出几分惊色,“若真的建起书院,对咱们万山村来说,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此事我去跟几位族老言语一声,倘或先生当真请来了,咱们可不能怠慢了人。有什么要帮忙的,都得尽心,让先生们在这里住得安生才是。”

    这书院建在这里,往后万山村的孩子们自然也都能沾几分文气,或许也有福气进书院去听里头的先生讲学。到时候若哪家供出个举人进士,就实实在在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了。

    “倒也不需要这样。”周敏道,“先生们爱静,书院离着村子远,却是正好。咱们也不必太殷勤,免得给人添麻烦。”

    齐老三道,“放心就是,我心里有数。”然后迫不及待的走了。

    周敏摇了摇头,自己也往唐家别院那边去了。唐一彦安顿好了下头的事,自然会回来,她索性直接过去等。

    哪知在路上就遇到了唐一彦,他看见周敏,便问,“你怎么来了?我还想着去五哥那边聚头呢。”

    周敏道,“别去了,五哥这几日都在埋头画图,不见外客。里外一应的事情都是瑞声照管的。”顿了顿,又问,“看唐大哥这样子,请先生的事应该还算顺利?”

    “那当然。”提到这个,唐一彦也兴奋起来,“七叔在家虽说是闭门谢客,但总免不了有人过来搅扰。听说这边如此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