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今天也要努力造反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92

分卷阅读192

    “楚国的局,大皇子四皇子身死,楚帝中风无法正常临朝……是你做的。”

“是。”

“你为什么会当质子?”

信王眉心微蹙,似乎很困惑。

照常理,这大周二皇子这么有本事,这么有心机,什么样的局都敢做,什么样的劣势都能破,怎么会沦落到当质子?

哪怕圣旨捧到了面前,哪怕别人刀子抬了起来,只要他想,就一定能找到圆缓方法,并在后势,予以解决。

做质子……为什么?

明明不用的。

这问题……

周尧还真是有点不好回答。

难道他说,之前那个傻傻的蠢蠢的是真实的自己,现在这个聪明的,其实是历练过一辈子,好不容易长了点心眼的重生之人?

不能直接说,只好忽悠了。

周尧长眉舒展,眉眼笑开,颊边现出两个酒窝,笑的乖顺又神秘:“所以说,有些聪明人的心思,别人不懂,只靠猜,是猜不出来的。”

他自己都觉得这话编的略有些尴尬,不想这句话竟戳到了信王!

信王沉吟片刻,竟点了点头,颇为认可!

没办法,周尧只得在这条路上继续努力,继续忽悠劝说:“你很强大,很厉害,行事缜密周详,只要你想,几乎没有办不到的事,但你独独缺了一样东西——”

信王看着周尧。

周尧启唇,吐出两个字:“创意。”

信王目光迷茫了片刻,方才阖眼点头:“你们聪明人,想法总是很多。”

他承认,这一点上,他的确有欠缺。

此后,信王沉默了半晌。

周尧知他有话,也不催,就静静等着。

不知过了多久,信王终于说话了,他念了一首词。

“藕荡桥边理钓筒,苎萝西去五湖东。笔床茶灶太从容。况有短墙银杏雨,更兼高阁玉兰风。画眉闲了画芙蓉。”

周尧细品,这是首清新从容,有烟雨江南气息,又透着俏皮戏谑的作品,充满生活趣味,画面感满满,非常好的词。

尤其最后一句,画眉闲了画芙蓉,极为点睛,这是一对情侣的生活写照。

信王念出来……是他作的?

不,信王为人严肃,与这词风格不同,那便是——

朝穆。

这首词,一定是朝穆作的!

信王和朝穆,去过江南。

周尧想清楚后,细细看着信王的表情。

信王……唇角颤动,双眼微阖,似乎只有这样,才能阻止情绪外泄。

想想这词,周尧叹了口气,很理解。

如果两个人都活着,那么这首词就是美好,一读起来,会忍不住嘴角轻扬,想起以前的事,心情会变的很好,怀念,幸福,珍惜,会是情绪的主旋律。

而今……朝穆已逝,独留信王一人。

词一如既往美好,然而纸上不苦心里苦,那些过往永远只能是过往,再也不能重现了。一起游湖钓鱼,笔床茶灶从容之人,永远不会再回来,想画眉,都寻不到那人的眉眼了。

当时有多幸福,此时便有多痛苦。

信王伸手盖住眼睛,哑声道:“他去前,在我怀里,念了这首词。他说这是留给我的谜语,让我好好悟,悟不到,悟不好,他便不原谅我,就算哪日我死了,他也会避而不见,就此缘尽。”

周尧眸色微敛,放轻了声音:“那你是怎么想的呢?”

“我觉得……他这是在提醒我,要我记住那些过往,一辈子好好记住他,永远也不能忘……他想我陪着他……我是愿意的,真的愿意,可他一次,一次都没有入我的梦,一次都没来见过我。”

周尧缓缓叹了口气。

“我隐约听到些消息,朝穆公子,是个十分阳光,特别喜欢笑的人。”

信王顿了顿,嘴角艰难牵起:“是啊……他最喜欢笑了。小时候身体不好,又背上那样的批命,所有人都可怜他,可他并不怎么在意,总说现在的自己很好,要珍惜当下。他还总怪我皱眉太多,太严肃,不好……”

“朝穆公子豁达开朗,怎会忍心拘束你一辈子?你对他真心,他对你,也是真心。也许是——”

周尧看着信王,神情端肃,声音清凉疏朗,如月下湖水:“也许是他想劝你放开,朝前走。他希望你可以恢复从容,荡舟湖面,有清茶在手,有心情采撷一两支荷花,愿意描绘一卷秋色。”

“他希望你,有一辈子的晴朗天气。”

信王突然哭了。

捂着脸,号啕大哭。

“他说……二月初,栾泽城边,有最美的杏花……我们还没去看过……”

此情此景着实能感染人,周尧忍不住,跟着眼圈微红。

信王这一哭,直接哭晕了过去。

周尧赶紧叫人进来,伺候着信王去别的宫殿休息,吴帝尸体么,自然也不能这么放在密道了,立刻抬了出去,通知梅笑笑准备起来,各处细节做到位,然后敲响皇帝大行的丧钟。

吴帝大行,丧钟敲响,所有有份量的人立不敢耽误,立刻前来奔丧。

梅妃手持大行皇帝遗诏,在前哭灵,长乐公主赶过来,尽最后一次孝道,并支持梅妃。梅妃握有吴国玉玺,禁卫军特权,之前经营的各方势力,再加上凌天帮,不管出什么事,自保没问题。

关键性的东西她抓着,大行皇帝的尸身也看到了,大臣们大部分都没说话,垂头哭灵,有那不服的,就让他不服,梅妃现阶段只顾哭灵,什么都不管。

信王只睡了三个时辰就醒了,醒来看向周尧的眼神十分复杂。

周尧也不知道这位王爷想没想通,反正信王没再搭理他,和他聊天说话,只是换了身衣服,走到了大殿,大行皇帝的棺木前。

一直以来,信王爷似乎都是吴国的支柱,有时候地位比吴帝还重要,还要让大臣们相信。

吴帝没登基做皇上时,人还行,看得过去,当皇帝没几年,人就变了,对政事一点也不积极,要不是有信王这个不喜名利的人盯着,不是他们说,吴国早亡了!

大臣们没表态,没对梅妃表示太多支持,也是等着这位出来,有信王在,他们就有靠谱的新君,一个女人像什么话!

结果信王出是出来了,却明确的表达了意思:他不想当皇帝。

不但不想当,他还非常支持梅妃暂时垂帘听政。

他还说,吴国生前最宠爱梅妃,这是吴帝遗愿,吴帝临死时亲自将吴国托付,他亲眼经历并看到,当场就接了旨。

众大臣:……

你骗鬼呢!

吴帝再蠢,也不可能把江山交给女人!你还看到了,还和谐的答应了,怎么可能?你们不是已经翻脸,拿剑指着对方么?

怎么回事!弄死吴帝得来的江山,不要了?

然而不管大臣们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