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五零年代当学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11

分卷阅读211

    么样,所以董家连同董新兰一起,被有目的的打包下放到和顺县的夹沟生产队参加农业劳动。

    救济粮发下来之后,各公社的精力又放到抓农业生产上,到梨树村来请李惜文去找地下水的生产队很多,一个大队跑一天一个公社就要跑好几天。这么漂漂亮亮的大姑娘放在梨树村马永福都不放心,何况去别的公社一跑好几天?所以除了妇女主任陪同,马永福选了两个民兵背着枪陪同,理由也找的很正大光明:怕遇到狼。

    石家后生聪明有眼力见儿,马家的后生憨厚老实不会拐弯,搭配妇女主任威力堪比门神,就没有阿猫阿狗能脏李惜文的眼睛。

    李惜文很感谢妇女主任和两位大侄子这么维护她,找地下水是主要靠金手指,但是书本理论联系她能用精神力“看见”的地质构造情况,她相信她总结的理论不会比现有的书本理论知识差。休息时间她就给这三位讲讲课。

    妇女主任三十多岁快四十岁都是当奶奶的人了,虽然感兴趣但是记不下来新名词,努力了两天就放弃了。两个大侄子很认真的买来本子和铅笔做笔记。李惜文发现他俩的数学知识仅限于一百以内的加减乘除,语文也就只认识几百常用字,只好挑有用的教。

    梨树村生产队的这个找水小分队走遍了和顺县的每一个公社包括汪部长老婆娘家的公社,找出来的地方挖井都出了水,准确率高的惊人。

    隔壁县的公社找到沙峪公社来请求找水小分队去帮忙。沙峪公社当然马上答应。

    李大海和曹月英固然舍不得女儿太过劳累,却说不出拒绝的话。他们家到和顺县来就没下过雨。三四月份种春小麦春玉米种大豆棉花都需要水。万一一直不下雨,有井水浇地总好过望天收。

    李惜文自己并不觉得辛苦,第一她心里是真有点迷信,非常愿意做一点好事,第二寻找地下水和教育两个文盲学生积累的经验够她写一本的小册子了。

    编写复习精义和设计小型打井机还有改进电机她确实付出了劳动和智慧,但是她自己心里很清楚,没有上辈子一对一的名师讲义,没有她空间里的电扇样品,她要是没有见过打井机,取得这样的成果不会如此容易。

    寻找地下水的经验是真正由她自己总结归纳出来的规律,未来出现找水仪之后她写的小册子可能就没有什么用了,但是这是真真正正完完全全属于她的知识产权呀,她很看重的。

    李惜文非常愿意在小册子最终定型之前多去一些地方寻找地下水,多看见几口井打出水。

    李振华和李惜文的论文是寄给系里而不是个人的,机电系的秘书是王显胜打过招呼的人,拆开来看过是李振华的毕业论文设计,就完完整整的交给了系里的老主任。老主任和李振华私交不错,知道论文的指导老师宁东和李家的关系很好,还知道宁东的姥爷是哪位,看完论文先到动力系和宁东通了个气。宁东知道这个设计还会寄给李大海的原单位农业局和国务院请求支持,他就直接说了。老主任虽然很想把这个项目留给学校的校办机械工厂,但是他更希望李振华可以凭这个成绩回平京,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把论文当做李振华的毕业论文处理。

    机械系的秘书拆开看过是李惜文的设计论文,直接就给了冯教授。冯教授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政治上没有天份也不在这方面动脑子,就把论文和图纸拿回家去,请夫人帮他想想要怎么办。

    恰好王志浩老家给寄过来点大米,王志浩给师兄家拿过来一些。看书桌上有一堆图纸他就捡过去看。

    蒋老师知道宁东是李惜文的默认对象,指导老师是对象不是她丈夫,她心里是有点不舒服的,但是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李惜文的大哥,第二作者是李惜文的爸爸,她就猜测这是李家为了回平京在努力。她就问丈夫,“宁老师家里都有什么人?”

    “好像只有一个母亲在杰克深造。”冯教授再想一想,想不出来更多,他知道王志浩和宁东住对门,就问王志浩,“宁东家的什么情况你知道吗?”

    都是外国留学回来的年轻讲师。王志浩自问学识才华人品都不比宁东差。但是他除了教教金工实习就只能教教机械制图。别说工学院,就是整个华大有什么好机会只有一个名额那肯定就是宁东的。王志浩虽然和宁东从不来往,但是他暗中观察宁东不是一天两天了,他还真知道,没好气说:“他姥爷住在福山山顶上,经常派秘书给他送东西。师兄,嫂子,你们问这个干吗?”

    冯教授把论文拿给王志浩看,“这是李惜文和她父亲还有她哥哥搞的研究,这孩子寄了一份到系里来,想说她下放到农村参加生产劳动也没有荒废学习呢。”

    王志浩第一眼看见指导老师的名字是宁浩,很为师兄不平,说:“趋炎附势之徒!”

    “你呀,什么都好,就是太偏激。”冯教授是真的很喜欢这个小师弟的,就是不太受得了师弟的脾气。师弟今天送米来,他也不好批评师弟的,就换了个话题引着师弟聊天。

    王志浩走了,蒋老师才说:“你看,论文都是复写纸写的,估计还会寄到你学生父亲的单位去。加宁东的名字恐怕是担心这个东西交上去功劳会被别人冒领吧,加你的名字没有用。寄到学校来的论文你给她算平时成绩记一笔,好好保存。”

    冯教授并没有指导过李惜文设计打井机,他其实并不介意论文的指导老师不是他,他感慨:“哎,这个世道啊,这孩子的聪明都浪费在琢磨这些事情上了。”

    蒋老师也叹气:“这孩子编的复习资料多好呀,她就应该去编教材写书,怎么就让她去农村种地了呢?”

    邢兰州回家就和父母大哥说了李家在设计打井机的事情。胡阿姨的娘家离和顺县不远,也是缺水的地方,就很感兴趣了,问他:“什么样的打井机?你讲讲!”

    “小型打井机,他们打算用拖拉机做动力,能打五十米深的管井吧。还有更高级的用柴油机当动力的,能打两百米深。不过超过十五米深就要用水泵抽水,所以管井不太适合咱们老家那边。”邢兰州抓抓头,“我发现李振华和李惜文的想法特别多,换一般人,谁能因为生产队打个井就想到设计打井机啊。宁东在外国也研究过打井机,和他们也比较有话说,我感觉我需要努力学习,不然以后大家一起聊天我会听不懂的。”

    也不想想当初你考大学有多费劲!能跟人家上学跳级玩的孩子比吗?邢局长和胡副主席都不想理自己家的傻儿子了。

    邢绥德无奈的摸摸弟弟的脑袋,“我觉得你当领导更有前途。”

    “去去去!我也是要当科学家的人!”邢兰州好气哦。

    隔天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