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快穿之锦绣人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23

分卷阅读523

    齐凌下巴微抬,示意对方说话。

    “我想见一见祁将军。当年长亭一面太过匆匆,后来一度引以为憾。”

    “若是此事就算了。”齐凌可没好心到一定要满足敌人临死的心愿,老师说得对,只有死去的敌人才算是好敌人。

    况且,“老师说过,比起见到你的人,对直接听到你的死讯更感兴趣。”

    傅致再度苦笑,复又平静下来,认认真真理好身上的衣袍和头上的玉冠,在齐凌等人的注视下,自刎而死。

    而戴青青在院中饮下毒酒,随傅致赴死。

    自此,北方大定,天下一统。

    因东梁时帝都为洛阳,而齐凌登基为帝后改帝都为长安。且洛阳与长安在地理上一东一西,齐凌所建立的政权也已为一个全新的政权,与东梁关系不大,因此齐凌将国号定为“西梁”。

    自此后,西梁取代东梁结束乱世,载入史册之中。

    而齐凌登基为帝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抚百姓,该减免的赋税要减免,该拨款拨粮的地方要拨款拨粮,该重新任命官员的地方要重新任命。同时大肆奖赏,该封的官该分的地该给的钱一样不少。

    等天下稍稍恢复一些元气后,齐凌就开始做第二件事——改革官制。

    原来的三公九卿制度改为三省六部制,同时原本只在南方施行的小范围考试选拔人才制度正式在全国范围推广,并称之为“科举制度”。

    这一步迈得有些大,但也足够合理。在这一次乱世之中,齐凌虽然也要依仗世族,但在这个过程中衡玉也一直在为他打击清理世族势力。

    如今新朝建立,权力完全集中在齐凌的手里,不趁着这个时候去推广科举制度,难道要留给后人吗?

    且不说后来的帝王能不能有齐凌这般高度集中的权力,就说衡玉本人也不想把这些事留给后人来做。

    她可没这种把希望寄托给后人的习惯。

    随后,齐凌颁下的第三道旨意,是拜衡玉为太傅,兼领科举事务。

    其实齐凌原本是想让衡玉入主内阁,但衡玉本人推辞了。

    三省六部本就是为了帝王集权而存在的,她的权力已经极盛,领个太傅虚衔就够了,反正这并不妨碍她做事。

    这个任命一出来,原本还在暗地里集结想要反抗的世族顿时老实得如同鸵鸟,原本来往密切的几大世家都闭门不出,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样子。

    把这件事交给衡玉,这就足够说明齐凌对此的决心了,对于那些想要反对的人,他们这位刚登基的陛下是不会介意借他们的人头来立一立威的。

    念及此,真正聪明的人哪里还敢动,而事情也就这么看似艰难实则顺利的推广开来。

    此举一出,寒门士子纷纷感念齐凌的仁德,天下歌功颂德年轻帝王的诗文一下子多了起来。

    而齐凌颁下的第四道旨意,是任命女子为官,同时允许女子参加科举。

    这道旨意一出,民间哗然,反倒是朝堂不少人眼观鼻鼻观嘴,没人站出来说话。

    毕竟站在文官队伍一列,那位穿着朝堂一品文官官服的太傅大人,可正似笑非笑望着他们呢。

    得罪陛下兴许还能在青史里留下铁骨铮铮的名头,得罪太傅……

    想想这些年他们是如何兼并诸侯如何一统南方一统天下,想想这位太傅对人心的洞察,对阴谋诡计的熟练于心,一般人实在不够头铁去与太傅对抗啊!

    就这样,第四道旨意在民间还会让一些酸儒嘀咕,但朝堂上反倒被众大臣捏着鼻子默认下来,只在暗地里做手脚。

    对这些官员的阳奉阴违,衡玉和齐凌早有准备。是的,任命女子为官这件事齐凌也是极为赞同的。

    正如傅致所言,他能夺得这个天下,八成功劳在他老师身上,而且那么多年,他一直承蒙老师教导。若是没有他的老师,哪里会有今日的西梁皇帝?

    天下人都能怀疑女子的能力,唯独他不能,而且他愿意为了老师而多做一些事情。

    这四道旨意之后,朝堂安稳下来,天下也安生下来,正式开始休养生息恢复民生。

    一年之后,民生逐渐恢复了些,齐凌正式下旨册封佛教为国教,虽然没有在天下范围鼓励修建寺庙,但对于佛教的传播还是保持了一个鼓励的态度。

    当然,他这做法有当年答应衡玉的原因,也是在奖励佛教的功劳。

    在不安宁的世道里,宗教对于安抚人心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东梁末年佛教的势力还不算很大,但在乱世开启后,佛教在各地兴起,信佛之人有普通百姓,也有一些达官贵人。而因为齐凌对佛教的态度,本着投资的想法,佛教之人为齐凌一统天下做了不少事情。

    如今奖励佛教的功劳,也显得十分正常。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

    275、谋臣篇

    一统天下近十载, 如今国家生气逐渐恢复, 百姓的生活也趋于安定起来。而经过乱世的洗礼,西梁如今称得上人才济济, 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在以不错的速度继续发展着,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 十几二十年之后, 兴许可以迎来盛世。

    齐凌稳坐帝王之位近十载,对衡玉的恩宠也持续到如今,即使有很多人猜忌担心什么狡兔死良狗烹, 但齐凌的确从未起过类似的念头。

    而且为了让衡玉安心, 齐凌专门给了衡玉一支三千人的军队,就驻扎在帝都郊外。

    衡玉推辞,齐凌却难得在衡玉面前摆出强硬的姿态,“我知道老师信我, 我也相信自己永远不会因为权势而与老师反目,可老师, 天下短视之人太多, 我不愿他们的话语影响了你我的关系。”

    衡玉不由轻笑,“既然都说是短视之人,那又何必顾忌他们的话。”

    但也没有再推辞这三千兵马。

    后来, 此事被御史台捅出来, 不少大臣都出声附和此事于制不合,齐凌还未说话,身穿官袍的衡玉就已经迈步出列, 语调有些懒洋洋道:“到我手里的东西,还是第一次有人想让我吐出来的,诸位可以再好生考虑考虑。”

    衡玉话音一落,太和殿上,满殿寂静。

    原本吵得面红耳赤的大臣眼观鼻鼻观嘴,竟是纷纷装聋作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