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琴妃倾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2

分卷阅读102

    ,“来人。”

    肖晗已随顾月卿去月华居寻膳食师父,翟耀应声进殿,双手握着配剑,躬身道:“王爷有何吩咐?”

    “备笔墨。”

    “是。”翟耀并未多问,应声去寻笔墨。

    半刻不到,君凰便写好一封书信,盖上他的私人印鉴,折好装入竹筒后,递给翟耀,“着人送进宫。”

    君黛每年去万福寺祈福皆是奉皇命……或者该说是得皇上允准,以皇家名义去祈福。

    顾月卿若要同行,自也要讨得皇命。

    翟耀拿着书信,神色微顿,这还是王爷第一次以私人名义往皇宫送信。

    并未多问,应声退下。

    *

    又一段时辰过后。

    君临皇宫。

    御书房。

    内侍总管刘公公拿着摄政王府送来的竹筒密信,颤着双手捧着快步走进御书房。

    “皇上,摄政王……摄政王……”

    君桓正在批阅奏折,见刘公公如此慌张,心下一惊,又猛地咳嗽起来。

    在一旁守着他的孙扶苏忙起身拍着他的背,目光凌厉的扫向跪地的刘公公,“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皇上、皇后娘娘恕罪,老奴并非有意莽撞,是摄政王送来密信……”

    “景渊送来密信?”君桓闻言连咳嗽都不由止住,诧异的盯着刘公公手中的竹筒。

    “私人密信?”孙扶苏惊疑问。

    刘公公猛地点头,君桓见状面露喜色,“快呈上来给朕瞧瞧!”

    接过密信时,君桓的手都有些抖,激动道:“扶苏,十年来,除却五年前景渊归来与朕请旨参军,今日这番还是他头一次主动找朕。”

    虽则仅是一封书信,但也算得主动了。

    孙扶苏神情也有动容,“快打开来看看景渊写了什么。”

    第九十七章 君凰信笺,春蝉父母(二更)

    君桓急忙依言将竹筒打开,取出信笺。

    颤着手看完,神情愈发激动。

    孙扶苏见此,忙问:“都写了些什么?”

    “你自己看。”

    孙扶苏犹疑的接过,将宣纸打开,快速看完,越看面上笑意越大,“景渊应下了?”

    君桓笑笑点头,“嗯。”

    要说君桓此番的心情,既有高兴也有复杂。

    高兴是为着君凰终于应下继任君临帝位之事,复杂的是他与孙扶苏劝导许久君凰都不曾松口,却在顾月卿答应孙扶苏的请求没多久,君凰便应下此事。

    君桓低叹一声,现如今景渊不愿与他们多说一句话,却是对这倾城公主如此偏爱,也不知是好是坏。

    人果然是复杂的。

    从前想着以景渊之脾性,能有个可心人相伴便是极好,终于见着景渊愿意与一个女子上心,他也很高兴。觉着这般之下,景渊便不会总是孤独一人。

    而今又担忧他太过上心。说到底倾城公主是天启国公主,没有任何图谋便罢,倘若当真有,依照景渊待她如此不同的情形来看,后果怕是不堪设想。

    当然,这一切仅是君桓此番所感而已。总体说来,他对君凰如今与顾月卿越发亲近的相处还是极为满意。

    至少最初赐婚的目的已几乎达成。

    “我就说由倾城来开口一定可行。”孙扶苏不由感慨。

    又拿起书信再看一眼,“只是这信中提到的倾城想要与姑姑一道去万福寺祈福,景渊连着应下继位之事一同写来,莫不是担忧皇上不允,故而以此作为要挟?”

    虽则书信中并无要挟的意味,但将两件事写在一封书信上,总会不自觉叫人多想。

    君桓失笑,“想来应是如此,倒是不知从何时开始,朕与你都如此不得他信任了。”

    不过区区小事,景渊若提及,他又岂有不应之理?再则姑姑去祈福,往年扶苏若得空亦会陪着一同前去,近来他身子愈发不好,扶苏当是不会离开。

    既如此,让倾城陪着姑姑一道去也是极好。

    就是没想到景渊再次与他开口,竟是因着帮倾城讨一道去万福寺祈福的旨意。

    让他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孙扶苏也无奈笑笑,“不管如何,景渊能应下继位又能对倾城上心也是好事。”

    君桓赞同。

    看向殿中跪地的刘公公,“待朕拟一道旨意,你送去摄政王府。”

    刘公公闻言一惊,脑中不自觉便回想起当初去摄政王府传赐婚旨意,被吓得半死的场景。

    他委实不想再踏进摄政王府那个阴沉沉的地方了。自从上回被摄政王一吓之后,他现在见着摄政王都发憷……不过这是皇上的吩咐,他也不能将圣旨推诿给他人去相传。

    深吸口气,应:“老奴遵旨。”

    一副慷慨就义的模样。

    如此一来,这件事便算是定下。

    当晚,君凰又一次未出现在青竹院,顾月卿反常的辗转反侧,直至半夜方入眠。

    *

    翌日,天启使臣离开君都。

    由京博侯相送。

    待天启众人浩浩荡荡的骑着马离开,周予夫方坐着马车去宫中复命。然马车行到一处无人的巷子时,突然冲出一人拦住马车去路。

    “吁”的一声,侍卫立即停下马车,看向拦住路中间的妇人,厉声道:“如此冲到马车前,你是活得不耐烦了?”

    周予夫的近身侍卫,忠心耿耿身手也不错。若非他精通马术,方才这冲出来的妇人怕是早已被撞成重伤。

    “民妇有事寻侯爷一谈!”

    驾车侍卫一怒,“你是何等身份?侯爷也是你说见就能见的?”

    妇人面若老妪,一身衣衫亦是破败不堪,头发也有少许花白。一看就是饱经风霜的农家妇人。

    侍卫跟在周予夫身边多年,从未见过什么农妇与他相识,倒是见过不少打着各路亲戚名头来打秋风的。

    妇人并不被侍卫的冷脸所吓,冷笑道:“民妇是何身份,你问问你家侯爷不就能知?”

    “你告诉你家侯爷,今日若不见民妇,明日民妇便让天下人看京博侯府的笑话!”

    侍卫闻言不由迟疑,京博侯府的名声可不能拿来开玩笑,看这农妇的样子,莫不是手中掌着侯府的把柄?

    忙回头对着马车里的周予夫道:“侯爷,有一妇人拦住马车去路,道是有事与您相谈。”

    周予夫坐在马车里,实则早便听到马车外的动静,只是一时不想搭理罢了。

    听到妇人后面威胁的话,周予夫眉头深皱。

    待侍卫话音落,便打开车帘冷冷看向妇人,“本侯有意饶过你性命,这些年未去找你算账,你竟还敢出现在本侯眼前,看来是本侯太过仁慈了!”

    妇人有些被他骇人的目光所吓,但转念不知又想到什么,便有恃无恐起来,“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侯爷却如此薄情,若非因为侯爷一夜恩泽,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