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王府遗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77

分卷阅读277

    些名家之作,现在到不知道要不要给父亲送过去了。万一父亲看了之后再不吃不喝的,可真就是儿媳的不是了。”

    郑氏立马配合的板了脸,做出来一副惊吓的表情:“那可使不得,可不能让那老头子听到了,万一被他知道了,还不得成仙了。”

    “好,那我就先放娘这里,等娘觉得合适了再给爹爹看。”

    看着郑氏和萧思姝相谈甚欢的模样,季氏心里很是不得劲儿。不过,她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就是了。

    当天下午,萧思姝就让人把她嫁妆里面比较值钱的几个作品拿了出来,让姜嬷嬷送到了郑氏那里。

    这也不是萧思姝大方,而是对她来说,这些东西真没什么用。虽然值钱,可她那文学造诣跟韩瑾陆半斤八两,两个人都不是什么才子才女,粗鄙得很。她也不缺钱,这样的东西就算贵重对她来说也不算什么。倒不如给能欣赏它们的人。

    要是给了她,多半要在库房里面发霉了。

    当然了,文国公和郑氏也不缺钱,不是那会贪儿媳嫁妆的人。说是借的,那便是借的,绝对不会据为己有。

    当天晚上,文国公早早的就回了内院。

    无他,就是因为得知了萧思姝把几样东西送到了郑氏那里。他听说过儿媳嫁妆里面有些失传的东西,毕竟那日送嫁之时全城轰动,大家都出来看过了。

    但是具体有什么他就不知道了,虽然很多人向他打听过,可他哪里好意思问。

    这会儿听说所萧思姝主动拿了出来,文国公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郑氏见文国公来了,啐了一口:“要不是儿媳送到这里来,我看你今晚还不知道要几时才能回来。”

    文国公笑呵呵的说道:“这不是刚看到墨宝,新奇么,心里一时激动,就难免看得久了一些。”

    今晚几个儿媳都没来用饭,郑氏和文国公简单的吃了一些饭菜之后,便去看了看萧思姝拿过来的东西。

    看了之后,文国公激动得不得了,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合不拢嘴。

    这一晚,文国公又研究了许久。

    三日后,萧思姝收到了郑氏送过来的一副头面。不过,是偷偷送的,没让外人知道。

    萧思姝收下之后,也没跟别人讲。

    几日后,又到了大朝会的时间。

    虽然文国公对家中的墨宝爱不释手,不分昼夜的研究,但这一次还是一早起来就去参加大朝会了。因为,北边有急报传来,路城那边出事了。

    ☆、第159章 人选

    由于今年五月份跟启隐签订了三年免战协议, 所以大家对路城放下心来。虽然风宁城被抢走了,但他们想的是这几年好好的练兵, 等三年后一举抢回来。

    只是没想到,不过是过去了半年的时间,启隐那边就又有了动作。

    这一次的小动作跟之前对待风宁城采取的措施何其相似,半夜在城内杀人亦或者是放火,隔个几日就来这么一遭。

    如今驻守路城的依旧是之前一直驻守在这里的将领, 一个五品的武将。陆玉威见路城没什么危险, 在上个月月底已经回京了。

    很显然,在跟启隐打过一仗之后, 路城已经跟从前不一样了。从前顶多算是一个离边界很近的小城, 而如今却是一个跟启隐之间对抗的重镇。

    路城重要性不言而喻。

    景新帝一直都想着派一位将领过去, 但一直在忙着别的事情, 暂时还没决定派谁去。

    此时接到八百里加急的信件,顿时怒火中烧。

    等到第二日大朝会, 便把这件事情放在朝堂上讨论了起来。

    “这启隐也太嚣张了!咱们上次分明已经给了他们脸面, 放过他们了, 他们竟然得寸进尺!”

    “跟咱们签订的免战协议难道不作数吗?启隐这般做,以后还有哪个国家敢相信他们?当真是背信弃义的小人!”

    “从前还不觉得,如今看来, 启隐真是一群蛮横不讲理之人, 早知道当初该杀了他们的太子以振军威!”

    ……

    以上的谴责全都是出自文臣之口。看起来一个个都很愤慨,实则一点法子都没有提到,对于解决事情毫无作用。景新帝听到这些话之后, 虽然觉得心里舒坦了不少,但,解决问题才是重中之重。

    “皇上,路城对咱们来说太重要了,咱们得赶紧想法子派兵去支援啊!”

    “是啊,皇上,快点出兵吧。”

    “再不出兵的,万一跟之前似的,sao扰了几个月之后就出兵怎么办?”

    景新帝听到这些话之后,心情有些烦躁。路城的重要性他也知道,问题是,该如何解决现状。

    “武国公,你怎么看?”景新帝看着站在下面不言不语的武国公问道。

    “老臣倒觉得事情没有那么严重。”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看向了武国公。

    景新帝脸上也多了一丝好奇,问:“此话怎讲?”

    “皇上,通过之前的那一次交锋,对于启隐的兵力和财力,老臣多少心中有数。启隐早就跟个空壳子似的,上一次估计也消耗了大量的兵力和财力。此时即便是能攻破咱们的防线,也未必能打过来。再说了,经过这半年的休整,咱们的兵力也比从前要强上一些了。要是真打起来,启隐未必能得逞。”

    武国公的话刚落,就被文官抨击了。

    “国公,路城那么重要,要是被启隐给占了,他们再借机攻打下来延关城,咱们即便是能派出去支援,到时候想必又得是一场恶战啊。”

    “是啊,再说了,如果启隐这几日就打过来,咱们未必能来得及支援啊。”

    兵部尚书听后,站了出来:“臣倒是觉得武国公说得有理。打仗是需要消耗的,启隐虽然强大,但消耗了那么多年,未必能在短时间内恢复过来。而且,启隐的宏渊帝并不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三年之约或许能遵守下去。”

    兵部侍郎也出来附议。

    在上一次跟启隐的战争结束之后,宁国就变了。

    从前,宁国一直重文轻武,文官在皇上面前得宠,文官的实力比较强盛。武将比较弱,而且武将多半是蒙荫,亦或者做不了文官的一些官家子弟做的。武官向来在文官面前抬不起头来。

    而如今,打了一仗之后。武官的自信心一下子回来了。

    相反,文官却变得既小心翼翼又盲目自信。怕的是启隐再次打过来,自信的是他们宁国的兵力不差。

    所以,现在听到武国公和兵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