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穿越之福临门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8

分卷阅读18

    的!比起祁明诚对他们的心疼,他们自己根本不觉得吃了点苦能算得了什么。

出山的时候,赵大郎和吴顺全部瘦了十多斤!好在有祁明诚的灵水养着,他们的精神气还是很足的。把所有的炭都运到了租来的船上放好后,他们回家休整了一日,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往了云安城。

景朝不属于祁明诚所知的华夏历史上的任何一段历史,但如果拿着华国现代地图来做个类比,那么梨东镇就相当于是华国江南水乡的山区一带,景朝的国都则位于南京一带,赵成义参军时所属的军区则位于山西、河北那一块地方。至于祁明诚他们此行的目的地云安城,它位于梨东镇和都城之间。

从梨东镇到云安城可以走水路,从云安城到都城又可以走水路。所以,如果梨东镇的人想要去都城,这是一件非常方便的事情。也因为这种方便,主宅位于都城的周府才会在梨东镇上有一所别院。

穷家富路,尽管祁二娘担心他们一分钱都赚不到,但是在家里管着银钱的赵老太太还是咬牙数出了一些钱让赵大郎带在身上。按照祁明诚原本的打算,到了云安城后,他们应该先找家客栈住下来。

“住什么客栈!咱们不是租了一条船么?就住在船上!”赵大郎说。

“赵大哥说得对,咱们一分钱都还没赚到,能省则省。都是爷儿们,吃点苦算什么。”吴顺说。

祁明诚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在心里深刻地自我检讨了一番。

好吧,于是大家就决定住在船上了。

“阿弟啊,这么多炭,咱们怎么卖?要吆喝么?怎么吆喝?”赵大郎问。

“得先找个中人问一问吧,别到时候犯了忌讳,惹了不必要的麻烦。”吴顺要谨慎一点。

祁明诚知道他们心中都有些不安,需要有个人成为他们的主心骨。如果祁明诚也表现出不安了,他们肯定就泄气了。于是,祁明诚故意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先在城中逛几天。卖炭的事,不急。”

第13章

祁明诚一点都不急。急,是做不成生意的。

不过,看着祁明诚白天进城、晚上出城,一连过了几天,却一笔生意都没有做成后,赵大langxin里已经没了一开始的壮志豪情。是呢,做生意哪有这么容易的?他们这种平民百姓根本找不到路子啊!

等到祁明诚再一次独自进城后,赵大郎找吴顺商量说:“要不,咱背一筐子炭去集市上卖吧?”

吴顺摇了摇头:“我也正想着这事呢……总不能什么都指望着明诚!只是,这云安城的规矩和咱们梨东镇上不一样。进云安城是要交钱的!想在城里摆摊还要交钱!炭不值个什么,摆摊就亏了。”

一斤两斤的炭根本卖不上价格!最起码也得几十斤几十斤地卖!

赵大郎闻言,愁得眉头紧锁,说:“咱们的炭都是好炭呐!尤其是这白炭,瘸老三烧了几十年的炭,他也烧不出这么好的白炭来!只是,东西好不一定卖得出去……咱总不能原模原样运回家吧?”

吴顺心里也正发虚,可是他比赵大郎要稍微镇定一点,说:“大哥,你别慌。明诚是读书人,比我们能来事儿。而且,大不了咱们就贱卖,市面上一千斤白炭卖八两四钱,一千斤黑炭卖二两一钱。实在不好卖了,我们就对半砍,白炭卖四两二钱,黑炭卖一两。就这个价格,我不信还卖不出去!”

赵大郎和吴顺是连襟,要是按照祁家姑娘的排辈来看,赵大郎应该叫吴顺一声哥哥。不过,他们两个其实是同龄的,论月份的吧,还是赵大郎的年纪更大一点。吴顺直接喊他大哥,也是一种尊敬。

赵大郎颇为赞同吴顺的话,听了以后豁然开朗,咬了咬牙说:“对,咱们可以便宜一点卖。”

祁明诚肯定是舍不得把炭贱卖的。但是赵大郎、吴顺二人却和他不一样。赵、吴在计算成本时,会直接忽略掉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本。即使他们在过去的那些天中,每日起早贪黑干活,人都累坏了,但只要他们没有为此花钱,他们就觉得这种劳累算不得什么。对他们而言,贱卖也是能赚到钱的。

吴顺又说:“咱们不能去城里摆摊,那不如就在城门口支个摊子吧,把炭卖给过往的路人。”

“如果没有人买怎么办?”赵大郎又开始担心了。

吴顺估计也琢磨这个问题有几天了,说:“我们找个固定的地方摆摊子,一两日没生意不算什么,只要咱们卖得便宜,到时候一传十十传百,生意就来了!对了,价格上先别对半砍,慢慢来。”

两位姐夫正商量得头头是道,祁明诚回来了,而且他还带来了一个人。

“大哥,大姐夫,这是皇商林家的管事。林管事,这两位是我的家人,这是我大哥,这是我大姐夫。”祁明诚笑容温和地为双方做了介绍,“林管事,我们家的炭都在船上放着,您可以先看看。”

林管事穿着锦缎裁的衣服,瞧上去有几分倨傲。

不过,赵大郎和吴顺既然已经知道了他是皇商家的管事,自然就不介意他这种抬着下巴看人的姿态了。皇商是什么?那可是和皇家做生意的人!这样的人家能得罪吗?哪怕是个管事也要供起来啊!

林管事看了炭,满意炭的成色,对祁明诚说:“等会儿我会让人过来把炭运走的。”

“好,那我就在这里候着。”见生意真的成了,祁明诚笑得就如冬日暖阳,“对了,我晓得林管事您贵人事忙,但还是希望您可以给我个面子。我明日在归林居设宴,还请林管事一定要赏光。”

林管事见炭的成色好,一根是一根的也不碎,心里很满意。他虽只和祁明诚接触了两日,但因为祁明诚会来事,他看这年轻人也颇为顺眼,道:“设宴就不必了。你小子有前途,以后要好好干。”

林管事匆匆来,又匆匆走。祁明诚特意送了他一程。

等到祁明诚再次回来时,赵大郎和吴顺把他团团围住:“阿弟,咱们的炭卖出去?”

祁明诚从怀中摸出一张银票,塞进赵大郎的手里,高兴地说:“喏,这里是五十两银子,算是定金。马上就会有人过来拉炭了,等炭称了重,他们就会把剩下的钱给我们。我们的炭全部卖光了!”

银票太烫手了。赵大郎只觉得这一切十分不可思议,结结巴巴地问:“都、都卖出去了?”

“当然!”祁明诚笑眯眯地解释,“刚刚那位林管事,别看我对着他恭恭敬敬的,其实他在林家的众位管事中根本排不上好,因着他母亲在林家夫人跟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