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王牌编剧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8

分卷阅读78

    要上映,这就意味着要和大片挤在同一档期,前景看着不大妙。

首映这天,高邮影院还没有拷贝资源,为了第一时间支持票房,袁渊带着母亲跑到扬州去看电影,还特意包了场。袁妈知道儿子是为了支持自己的电影票房,也没怪他浪费。偌大的影院里只有他们母子,江南水乡如诗画一般地在荧幕上展开,苍天厚地,青山绿水,黛瓦白墙,实在是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真切地还原出古老中国的一个缩影。

袁渊之前早就看过剪辑版的了,现在看重新调色的电影,觉得效果更好了,演员的演技非常到位,看着就是一种享受。只是这是一部沉重而悲苦的严肃电影,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注定是没有太多受众的。虽然有银熊奖的口碑宣传,豆瓣影评也超过了8分,第一天的票房还是只有一千多万。如果没有其他大片的夹击,这部电影赚钱也还是有可能的。但第二天引进大片上映后,的票房大受影响,虽然是周末,却赶不上首日的票房,仅有九百万。

袁渊看着这个票房成绩,心往下一沉,如果继续缩水下去,电影能不能回本都是问题。幸亏口碑还不错,同期新上映的好电影不多,排片一直还算稳定,所以票房也很稳定,每天都有几百万,到下档的时候,票房已经接近一个亿,加上海外票房以及后期的网站点播和拷贝收入,投资了三千五百万的至少不会亏本了。袁渊大致算了下账,松了一口气,这样他跟顾予任闹翻至少还有点价值,否则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亏大发了。

宁秀吴给袁渊打电话:“你还不赶紧回来,的导演已经到位了,他要求修改剧本,你不来,我们就另外找人改了。”

别的剧本改了还没什么,这个剧本绝对不能随便让人乱改,袁渊连忙说:“千万别,我马上就回北京。宁姐你帮我租套房子吧,要两居室的。”

宁秀吴笑道:“带女朋友来了?”

袁渊连忙说:“别开玩笑了宁姐,我家房子刚装修好,还不能进去住,我想带我妈去北京住几个月,等房子能住了再送她回来。”

“知道了,你这个大孝子,我这就去给你找房子。”宁秀吴说。

袁渊赶紧道谢:“谢谢吴姐。”

家里已经装修好了,家具大部分都是新买的,要开了门窗通风几个月才能去住,袁渊不想把母亲一个人丢在出租房里,袁渊跟母亲把北京的春天夸出了花儿来,才把母亲说动了。其实北京的四月虽然万物复苏阳光明媚,但是风沙也大,空气里都是细细的扬沙,还干燥少雨,跟湿润清新的南方春天没法比,尤其是在南方长期生活的老人是很不能适应的。

袁妈也知道北京气候环境比不上老家,但是为了不让儿子担心,她还是很安心地住下了,每天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拿着鸡毛掸子掸扫房间里的沙尘。

袁渊和的导演吴省贤碰了面,两人就剧本的一些情节和细节进行了讨论。吴省贤是个香港导演,最擅长拍爱情文艺片,他曾经导演过几部经典爱情片,还拿过金像奖,为了说服他来执导,宁秀吴亲自跑了三趟香港,才将对方请来。

吴省贤听说了袁渊是这两年冒头的新锐编剧,他的剧本票房成绩都不错,最新的一部还在柏林电影节上拿了奖,这对新人编剧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看过的剧本,知道袁渊的功底扎实,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所以吴导虽然资历很老,但也很尊重袁渊,有才华的人总是叫人尊重的。

袁渊跟吴省贤说:“吴导,咱们在开机之前就把剧本全都改完确定好,拍摄的时候我就不过问了。”

吴省贤点头:“可以。你为什么要换个笔名?你的名气才刚起来,应该趁机打响名声才对。”

袁渊笑着说:“编剧的名气基本上只有业内人才关注,对观众来说,他们更买导演和演员的账,这部电影有了吴导和顾予任,我觉得就不用我锦上添花了。换笔名纯粹是我的私人问题,希望吴导替我保密,除了宁姐,就不要再跟人提起了,尤其是顾予任。”

吴省贤对编剧换笔名的事倒也没有很在意,他有个非常有名的香港同行就喜欢换各种笔名做编剧,据说是为了证实剧本的重要性,事实证明,剧本确实很重要。

袁渊和吴省贤从头至尾一起梳理了剧本。这个暗恋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因患小儿麻痹症而左腿萎缩的男孩爱上一个阳光开朗的女孩,男孩因为自身原因而深感自卑,只能悄悄地爱慕着,默默地守候,女孩一直把男孩当成好哥们好朋友,向他倾诉自己的苦恼和烦闷。

开花店的男孩每天不辞艰辛地去郊区亲手采摘一朵雏菊送给女孩,但是从来不被接受,女孩只喜欢男友送的玫瑰。男孩只能将雏菊做成干花放在玻璃瓶子里。后来男孩为了挽救因失恋而恍惚的女孩,丧生于车轮之下。女孩后来看到男孩满屋子的雏菊干花以及雏菊的花语,终于明白了男孩永远也没说出口的深沉爱恋。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小故事,甜蜜中又带有苦涩,正好像极了暗恋的滋味。

袁渊在吴省贤的指导要求下,反复修改剧本,使之臻于完美。等到电影正式开机的时候,已经到了六月份,电影不是在北京拍的,而是选择了扬州,这是导演的意思,说大概只有那个地方的男孩才有这样的细腻多情。非常令袁渊意外的是,导演选了乐然做女主角。

开机不久,要上映了,定在七月十日正式首映。这正好是电影保护月,又是暑期档,是最热门的电影档期,有底气的电影都愿意选择这一时期上映,因为电影的主流观众在这个时间内有大把的时间。蒋似曾这次投了大成本做宣传,从电影杀青就开始宣传,声势一波接一波,五月的时候还去参加了戛纳电影节,吊足了观众们的胃口。

首映之前,进行了点映,因为最大程度上尊重了原著,观众看得直呼过瘾。当然也有吹毛求疵泼冷水的,说特效做得有些假,远比不上美国大片的特效。其实这是国内不少美分党的通病,国内的总是比不上人家外国的好,其实的特效还就是国外的特效团队做的。

点映过后是首映礼,仪式在北京举行,袁渊也受到了邀请。他准备带母亲一起去参加,因为首映礼顾予任是非去不可的,袁渊到北京后,两人还没碰过面,要是母亲也在,和顾予任见了面就不那么尴尬,也好有人牵起话头。袁渊带母亲去买衣服,素雅熨帖的旗袍穿在袁妈身上,将她恬静优雅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