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捡了一条寻宝蛇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33

分卷阅读333

    家玉石店,其中配着原石卖的有三家。

    第一家,还没等三人走近,就听围在解石机前的人叫道:“涨!涨!给我涨!”

    “哎啊!出绿了!出绿了!”

    宋泽好奇地挤进去观看,方禹和傅慧走向毛料区。

    老板见客人上门,招呼道:“看看,都是我昨天刚从龙坑拉回来的原石。”

    “龙坑原石,外表分为两种,”老板拍着脚下两块不同颜色的毛料,介绍道:“老黄砂皮和灰白鱼皮,外表粗糙,常出高料翡翠,水头正……”

    傅慧挨个看去,见每一块原石上都标明了价码。

    最便宜的也要八百一块。

    精神力扫过,原石的内部情况一一浮现在眼前,还别说,几块原石里包裹的那一汪盈盈绿意的翡翠,看得她心动不已。

    只是价格嘛,傅慧把钱全部拿出来,也买不了两块。

    方禹在老板的介绍下,装模作样地选了三块小号的原石,价格分别为800元、965元、1350元。

    掏出3115元钱,傅慧心疼得直抽抽。

    老板见这么可爱的小姑娘,皱巴着张小脸,不由笑道:“十元一块那堆,允你挑一块做为添头。”

    傅慧双眼一亮,兴奋地跳起冲了过去,“谢谢老板。”

    “哈哈……不谢。”老板看着方禹打趣道:“看把你妹乐的,依你们的穿着,又哪会将五块钱放在眼里!”

    他祖上就是做玉石生意的,到了他这一辈,前面十几年虽然因为政策关了门,可私下的学习没断,再加上开店这几年的经验积累,小姑娘身上的配饰,不说其他,就说那头上的两朵珠花,花蕊是用红翡做的,叶是岫岩玉雕刻而成,叶下垂落的珠串用的又是碧玉。

    料用的不大,他库房里的碎料都能凑齐十几朵,可手工呢,那般精巧得寻不到一丝接口,浑然天成的头花,就是他爹出山都做不到。

    思忖间,老板对方禹不免客气中带了份尊重,“解吗?”

    方禹笑着点点头,挽起袖了,弯腰去抱三块原石。

    “我来,我来,”老板先一步抱起,给送到了解石机前。

    先前客人叫涨的那颗,已解了出来,一块鸡蛋大小的翡翠,因其质地致密,翠性明显,颜色自然,现场已叫卖到两万。

    老板:“小李,来帮小哥把这三块原石解了。”

    小李蹲下看了看三块原石,问方禹:“你想怎么解?”

    方禹熟练地拿起笔,分别在三块原石上划了道线,“按我划的线来切。”

    三块原石,先切的两块都垮了,最后一块解出了块帝王绿,看大小可以取两块玉佩。

    方禹当场卖了十万。

    傅慧抱着挑选的原石,惊得瞪圆了眼,她……她所有的钱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就是宋泽也愣了下。

    “我,我这块也要解了卖。”按方禹的玉价,那她手里这块足有篮球大小的紫罗兰翡翠,解开能卖百万吧?

    方禹精神力扫过她手里的原石,忙把钱塞给她,“时间不早了,你快去把你看中的原石买了,咱们去吃坛子rou。”

    傅慧下意识地舔了下唇,“去上次那家吗?”

    “对!”方禹接过她手里的原石,催促道:“快去挑吧。”

    “哦,好。”傅慧拿着钱转身进店,一口气挑了十块硕大的原石,将十万块花了个精光。

    宋泽咋了咋舌,却也没说什么,跟老板借了辆板车,将原石拉到车前,塞进车里,先送回了军营。

    方禹带着傅慧将板车还给老板,带着傅慧去吃饭。

    用罢饭,宋泽还没回来,两人坐公交去了傅物馆新盖的家属院。

    两套房子不在一个单元楼,一个在7号一楼,一个在3号二楼。

    面积六十多坪,再一减阳台,屋子给人一种十分逼仄的感觉,傅慧大房子住久了,猛一进去,还真有些不适应。

    “方禹,窗子好小。而且我在脑子里模拟了下,屋子里摆上家具,都没什么活动空间了。”

    “果果,你要住进来吗?”若是住,那就找人将两套房子换到一起,然后打通。

    傅慧立马将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似的,“不住,不住。”

    方禹愣了下,止不住笑道:“那你要房子干嘛?”

    “是周叔叔(悟空的主人周建军)说,以后的房子会升值,要我有钱就趁现在便宜多买几套。”

    “哦,”方禹了然地点点头,“那现在这房子,你准备怎么处理?”

    “租出去。”

    “租!”方禹愣了下,摇了摇头,“不妥。”

    “为什么?”

    “知道江政委最近在愁什么吗?”

    “愁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上午看了阅兵直播,就没码字。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鱼找水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古教授

    站在空旷的小厅里, 方禹道:“他愁如何给13名初中生,9名高中生, 解决户口。”

    “军人的孩子, 户口随母亲,他们可以在津卫借读, 可高考就要回原籍参加,目前我国的试题有地域差异,回原籍多少会影响他们的发挥。

    “再有便是工作, 大学生毕业分配,学校会优先将他们分往原籍。”

    傅慧背着手, 在小厅里转了转, “两套房子能做什么?”

    “两套房子的位置很好, 我们问问有没有人愿意换,条件是让我们在他们家的户口薄上挂四个学生。”

    “然后,我们再用这两套换过的房子,进行第二次互换,找有单间, 待结婚的青年男女, 一套房子换两套单间,这样就有四套房。”

    “一套房一个户主,一个户主下面可以挂到五至七个孩子, 这样以来,就算后面再有孩子从农村过来上学,也能帮着解决几个。”

    “计划倒是可行, 却不是长久之计。”傅慧凝眉沉思,“要我说,最该解决的应该是随军军嫂的工作问题,有了工作,大人孩子的户口就可以迁过来了。”

    “工作,”方禹摇了摇头,“哪是那么好解决的,私企不行,能迁户口的必须是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傅慧陷入了沉思了,现在的事业单位制度完善,效益好、福利好、工资高,是大学毕业生的首选,竟争之激烈,堪比一群人挤过独木桥。

    “我记得去年不是出台了一项政策吗?”傅慧展眉道:“要当地政府配合军方安排军嫂的工作。”

    “那是针对城镇军嫂的工作调动,”方禹解释道:“这个人家津卫政府做得就比较好,铁三军团有城镇军嫂七十九名,工作调动户口接收,全部已经安排完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