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前任当丞相了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7

分卷阅读27

    不上等人放踏垫,忙逃命一般掀帘子飞奔下了马车。

    ……

    女眷入祠堂有固定的仪典,由舒家的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辈主持,其余人只是配合。

    在任遥看来,舒家人是怨气的,看向舒檀的目光里也时不时透出些尖锐的怨毒,但没有人敢发作,因为丞相大人正敛袖站在祠堂中间。

    文旌不光站在那里,还面色阴冷,煞气外漏,仿佛心情十分不好,随时准备抓个出头冒尖的人出来生劈了……

    因此就算有那么一两个愤懑难平的人,一瞅见丞相大人的脸色,再想想坊间流传的关于文旌的传言,也都缩起脖子进壳里,不敢喘大气了。

    任遥心想:他这是在替舒檀镇场子,其实他心里还是在意舒檀的,只是不愿承认罢了……也是,南弦从小就脸皮薄,就算心里有了人也爱闷在心里,不轻易说出来……

    她胡思乱想着,仪典结束了。

    舒家人各个逃命似得迅速散开,偌大的祠堂,除去外人,只剩下舒檀。

    她朝自己母亲的牌位拜了拜,站起身,从袖中拿出一样东西,放在牌位前,道:“母亲,这是您临死前握在手里的,女儿就把它留在这里,长伴您左右吧。”

    一枚弯月形白玉佩被放在了黑檀木的牌位前。

    文旌和任遥都怔住了。

    两个时辰前,远从草原乌勒而来的阿史那因手里拿着一块一模一样的出现在任府,他说:这是当年殷家与阿史那家定立婚约时相互交换的信物,任遥的母亲殷如眉手里应有一块一模一样的。

    而两个时辰后,这块早已丢失的玉佩竟出现在了舒家的祠堂里……

    第22章 发怒

    江怜从屋内退出来,将手一挥,护卫便如同被惊飞的鸟雀四散开来,将祠堂守得密不透风。

    那块莹白剔透的弯月玉佩此刻正躺在文旌的手里。

    舒檀拧眉,陷入回忆:“那时我还小,只依稀记得那个和母亲交好的殷姨母来过家里,她走后,母亲手里便有了这个东西……后来,便传来了殷姨母的死讯,母亲当时好像还挺愤怒的,收拾东西说是要出远门去找姨母的族人给她报仇,只可惜母亲没能成行,父亲却先回来了……”

    舒檀口中的殷姨母应该就是任遥的母亲,殷如眉。

    任遥忙道:“那你可记得,当时我母亲说过什么吗?”

    舒檀摇头,满是歉意道:“那时我太小了,实在记不得了……”

    “你母亲说要找义母的族人替她报仇?”文旌看向舒檀,眼底精光内蕴。

    舒檀点头。

    文旌接着推论:“那这么说,你母亲知道是谁杀了义母。”

    这是陈述,并非疑问,且含了几分笃定在其中。

    舒檀如坠云雾里,满脸迷茫,怔怔地看着文旌。

    文旌将那块质地莹润的玉佩举起来,放在眼前,盯着上面流转的温润光晕,慢慢道:“这是殷家与阿史那家定亲的信物,当时义母已与义父成亲,也与殷家彻底决裂,这恐怕是她带在身上的唯一一件能证明她是殷家人的信物吧。”

    任遥凝着那块玉佩,流露出伤慨的神情,哑声问:“那母亲为何要把它留给舒夫人?”

    文旌道:“也许她意识到自己可能有危险,想留下信物,万一遭遇不测,舒夫人可以带着这个玉佩去找殷氏族人替她报仇。”

    任遥追问道:“我不明白,母亲既然意识到自己有危险,为何不躲起来,或者干脆自己拿着信物回殷氏求救?”

    文旌将玉佩放下,抬手抚了抚任遥的手背,示意她冷静。

    任遥仿佛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深吸了一口气,微微后仰了身体,靠在椅背上。

    文旌重将目光递向舒檀,“我之前没有记太清楚,舒姑娘的母亲遇害是在哪一年?”

    舒檀道:“嘉佑八年。”

    嘉佑八年……

    那正是哥舒耶奇奉命征讨北狄,全军覆没的一年。

    哥舒耶奇和殷如眉是死在了同一年,却不知,他们的死之间有无联系。

    文旌看向舒檀,她一身素衣,坐在檀木椅上,神情娴静又流露出微微的迷茫,秀眉紧凝,仿佛在追忆往事,但又或许因为往事太过渺远,始终无法抓住丝缕,最终显得无比懊丧。

    他摇了摇头,再问下去也问不出什么究竟了。

    便起身,将弯月玉佩捡起塞进了任遥的手中,温声道:“阿遥,你回去吧,我还有公务,要去一趟凤阁。”

    任遥沉浸在母亲枉死的伤恸中,略显恍惚,目光发直地点了点头,转身往外走。

    舒府门前,文旌一直目送着任遥的马车离开,才上了另一辆马车。

    他坐稳后,掠起车幔,看了一眼这朱瓦飞檐的将军府,脸色冷冽,冲江怜道:“派人盯住舒檀,她见了什么人,去哪儿都要来报。”

    江怜应下,不解道:“大人怀疑舒姑娘有问题?”

    这柔弱又可怜的孤女,怎么看都像是被无辜卷进陈年旧案的,可细细品味,有些事未免也太巧了。

    她甫一进京,便将铁勒部落的旧案掀了出来,而今日,又把殷如眉之死翻腾了出来。

    所有一切,看上去都是无意,都是巧合。

    可……未免也太巧了。

    若不是巧合,那她的背后是不是有人指使呢?目的又是什么?

    文旌将车幔放下,轻轻叹了一声:“我希望她没有问题。”

    ……

    文旌回凤阁后,当即调出了关于舒城一案的卷宗,从审理到宣判倒是没有问题,只一点有些奇怪……

    他抬起头,问刑部主司:“清泉寺那件事,舒二姑娘不认?”

    刑部主司回道:“是呀,舒二姑娘怎么也不肯认……其实她不认又能怎么样,那个试图非礼舒檀姑娘的暴徒都招了,再者说,舒城的罪名落下来,舒家被削爵定罪,她认与不认又有什么差别?”

    文旌沉思片刻,蓦得,自言自语道:“是呀,都到这个地步了,若真是她做的,认与不认又有什么差别呢……”

    但若不是她做的呢?

    若是旁人巧妙安排了这一切,单单缺一个出头顶罪的,而这个嚣张跋扈的舒二姑娘恰好被人利用了……安排这一切的人知道,等舒城被定了罪,就不会有人关心舒二姑娘是不是冤枉的了。

    设想一下,若那日在清泉寺没有这场变故,舒檀不会被逼到绝境,也不会豁出去在文旌面前说出自己父亲杀了自己母亲的旧事,至少,一切不会这么自然。

    文旌将手交叠放于腮下,只觉仿佛在迷雾重重中觅到了一线清明,顺着追溯下去,便觉犹如抽丝剥茧一般的清透,且顺理成章。

    只有一点想不通,安排这一切的人是为了什么?

    仅仅只是为了扳倒舒城吗?

    屋舍的门被推开,江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