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我成了宫斗文里的白月光皇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0

分卷阅读20

    胃的菜,这才半个多月,难为他们竟想出了十几种新鲜菜式,连父皇母后都赞不绝口,只道这些御厨就是该有人压榨才肯挪动挪动步子。”

    建昭帝一想到这儿,心情就能好上三分。

    “可别把罪名按到臣妾头上,”这事儿怎么能怪她?“臣妾一到夏日里,十顿有三顿都是不用的,也知道自己这体质不争气,所以从不苛求灶上的人,”说到这儿,反倒是看了建昭帝一眼,“倒是皇上,因着关怀臣妾,对御膳房,可谓是步步紧逼呢!”

    “皇上这些日子,也尝着了御膳房不少的新鲜吧?”说罢,郗齐光掩唇而笑,眸中满是戏谑。

    建昭帝轻咳一声,“御膳房推陈出新,乃是常事,也是他们应尽之责,应当好生奖赏才是。”

    说着就开始叫人,“魏九、魏九!传令下去,御膳房近日来,连番吐故更新,改良菜式,使上皇、皇太后心情大悦,特御膳房主厨每人奖赏一对儿东珠,总管每人赏一枚玉佩,其余人也都劳心劳力,各有奖赏……你自己看着办吧。”

    魏九躬身,“是,皇上,奴才这就差人去办。”

    且不说御膳房那里得了赏赐是多欢喜,郗齐光这里用膳就有多艰难。

    “这东坡rou,看着就肥而不腻,酥香味美,皇上近日政务繁忙,合该多用用才是,”说着就用公筷给建昭帝夹了一块儿,“这儿竟还有金蟾戏珠,醉青虾和五关鸡,这御厨也是够懒的,将东坡四珍尽数呈了上来。”

    “既是不愿意吃这些荤的,便尝尝这口袋豆腐,酸甜可口,还有这乳鸽汤,清淡一些,倒是正合你的口味,多用些,把身子养好才是正经。”说着,亲自为她舀了一勺的汤,递给她。

    郗齐光脸上绽出一抹甜蜜的笑意,如杏花初绽,雨后初霁,只一眼,便是十分的风光。

    “多谢皇上。”

    第21章

    “将她们两人两人分开,这史才人、丁才人分到相邻的宫室,而最能闹腾的朱良仪和那墙头草吕良仪一道住在一起,剩下的二人也分到一起。”

    说罢,郗齐光手指点了点三处小宫室,“清荷苑给史才人,清灵苑给丁才人,玉雪苑给朱、吕二人,飘絮苑给另外那两人。”

    郗齐光不喘气儿地下着令,“再有,吩咐内务府,连夜将这四处院子整理打扫出来,布置好床帐摆件儿,明日那六位便要入住,让他们自去掂量着办!”

    “再者,将长春宫和永宁宫收拾出来,这个须得慢慢来,两个月之内弄好便可,先将后殿收拾好,而后再是正殿。”

    郗齐光眸色深深,手指有规律地敲打着桌面,发出清越的声响。

    “这……”浣春虽面有犹疑,可还是咬着牙问了出来,“殿下既然说是两月,难不成,两月后,那两位就要入宫了?”

    这种骨节眼上,容不得她不多想,“而且收拾出来了后殿和正殿,难不成,是正四品贵嫔贵仪之位?”

    侍寝之后,才会有晋升,而只有三品上,才能执掌一宫,为主位。

    “初初便是这般高位?”

    郗齐光神色淡淡,“不算高了,皇上已是看在本宫的面子上,准备等二人侍寝后再晋封。”

    复而浣春和浔冬又想到,两人本就是太子良媛,若是提早入了东宫,站住了脚,一个婕妤位那是跑不了的,甚至有可能是九嫔甚至妃位,对比之下,现在可是好多了。

    “明早便会下发明旨,早做好准备,对我们就越是有利,至于长春宫和永宁宫的宫人,少少的派去几个,留足日常维护打扫宫殿就成,可别让人家觉得咱们朝着人家的地盘伸手。”

    郗齐光有条不紊地发号施令,滴水不漏,事无巨细,颇有沙场秋点兵的大将之风。

    “您今儿可把内务府的人指挥得团团转,恨不能自己多长出一双手脚来,内务府的总管都对着奴才抱怨,希望殿下高抬贵手了。”吴登明笑意满面,却还是憋着,免得失仪于人前。

    “哪儿那么夸大?都是惫懒惯了的,皇太后就是太过仁善,惯得这些人越发不知斤两了,在其位,谋其政,各处皆有各处的差事,自己的差事都做不好,还敢抱怨活计多活计累?是不是要把他们好好儿地供在庙台上才算舒坦啊?”

    郗齐光神色冷然,端肃低沉,“传令下去,谁敢偷jian耍滑,就别怪本宫无情,究其根底,这任过内务府总管的人多了去了,也不差这一个,罢免一个内务府总管,本宫还是有权利的。”

    这大晋的内务府可不同于她所在时空的大清,大清的内务府初时还好,渐渐地,就被包衣世家所把持着,皇帝想吃个鸡蛋都要算计着数量,补个龙袍都要耗费上千两,前朝因何而亡?

    还不是这类的佞臣?

    大晋开国皇帝入关之后,光是抄这些人的家,便抄出了上千万两近万万两的白花花的银子,黄澄澄的金子,还不算那些珠宝摆件儿之属,而那时的国库,竟只剩下几千两银子了。

    从那以后,大晋创立内务府之后,每隔半年便要依据外头的物价,由六部之中的随意两部连同户部几人查账一次,以免被人欺瞒,而内务府的总管,更是每五年就要换上一人,皆是宦官。

    宦官虽有诟病之处,但由于规矩处处掣肘,便是有心贪墨,也是为数不多,更何况其身后并无家族,铤而走险更是丝毫没有必要。

    “这差事分配不好,令下面的人满心满嘴的抱怨,显而易见,这内务府总管做的不够好,不称职,既是如此,底下有的是有能为的人盯着这个位置,本宫也不差这一个,走了一个,还有新的,皇宫中,最不缺的,便是人才了。”

    宦官啊,最想的便是一步步向上爬了,能做到高位的人,定是野心手段运道样样不缺的,给他个机会,他便会牢牢地抓住,不计一切地向上爬。

    历代内务府总管,也不是没有连任的,但多数都是被挤下去,再也没能坐到这个位置。

    若是有再次上来的,也需要重头筹谋,重新洗牌,付出的心力多了去了,生怕被人拿住小辫子。

    这也是大晋建朝百余年,内务府仍旧清明的原因。

    不得不说,这样的策略真的是大大遏制了内宦之贪、外臣之婪。

    这开国皇帝、开国之臣,当真是一群妙人!

    “等了多日,心都灰了,总算等到了,”史氏拿着帕子按按微红的眼角,又拉住了还在吃东西的丁才人,“弯弯,你要记得,咱们的一切都是皇后殿下给的,包括这居于他人之上的位分!眼看着皇后殿下一家独大,我们投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次,算是赌对了!”

    能将内务府那帮眼高手低的狗奴才弹压得老老实实,一般的手腕都不成,皇太后当初做皇后时都只是勉强压住这些人,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