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女配是大佬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79

分卷阅读279

    爹也没有任何惧怕。”

    “爹爹身为一介商贾,却比很多官员做得都要好,您以身作则,所以膝下四个儿女才会都这么优秀啊。”

    闺女谈论起他的事迹,那叫一个信手拈来。

    季父那颗老父亲的心哟,瞬间回暖。

    他拍了拍衡玉的手,勉强压制住上扬的唇畔,但眼睛里的笑意还是暴露了一切,

    “成吧成吧,家里就你最会说话。果然是爹爹的乖女儿。”

    趁着季父不注意,衡玉扭头,朝季曼玉眨了眨左眼。

    季曼玉:“……”

    爹,你的原则呢!被吹捧一番就不要原则了吗!

    其实,季父还是很有原则的,他也知道衡玉是故意说这么一番话的。

    但他能如何?

    去埋怨体弱的小女儿创建出这么大一番家业?还是埋怨她不吭不响就跑去东北?

    他其实该羞愧才是吧,身为父亲,却没有女儿做得出色,更不能好好庇护她,为她彻底遮蔽风雨。

    所以季父顺着衡玉的话,把这件事揭了过去。

    “快些起来吧,蹲下来也不嫌累。”季父伸手扶着她,把她拉到自己身旁坐下,又招呼季曼玉坐到另一侧,父女三人坐在一块儿聊天。

    ***

    衡玉投资的基础设施逐渐开工。

    国家方面给她的生意大开方便之门,每当遇到什么事情,对她也都是客客气气的。

    衡玉觉得,国家方面一些人应该已经猜到那所谓的师门是她瞎掰出来的,而老师摇光就是她本人。

    毕竟冒充“大师兄天璇”的孙钱,都是称呼她为“小姐”,把自己放在下属的地位。

    而那什么二师兄、三师兄、小师妹,更是都没有冒头过。

    但很多事情,彼此存在默契即可,根本不能摊开来讲。

    至少,不是现在。

    否则,那些一张比一张精良的枪.支.弹.药图纸,那远超时代的军用电台图纸,那挽救了几百上千万生命的青霉素资料,要如何解释。

    两年时间里,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陆陆续续完工。

    而花钱多,赚的钱更多的星乐公司继续与相关部门展开合作,投资修建起其他基础设施。

    在这两年里,国家以两场雷厉风行的对外战争,在群狼环伺中成功站稳跟脚,与多国展开谈判,取消各国在华夏的特权,并且成功收复租界。

    终于,1942年开春,国家主权恢复完整,山河一统。

    消息在全国传扬开时,衡玉陪着关雅去看望邓谦文先生。

    她手里还提着邓谦文生前最喜欢喝的黄酒。

    当年葬下邓谦文时,她曾说——“先生,待到山河光复,那时我再来此与你饮酒庆贺”。

    如今还没到邓谦文的祭日,但她和关雅都提前过来了,只为即使告诉邓先生,山河已经光复,他的遗愿已经实现。

    离去前,关雅对衡玉说:“这些年,我一直回想起我和老邓的过往,他走了以后,我是越发想念他了。”

    衡玉牵着她的手下山,避免她被凹凸不平的山路磕绊到。

    听到她的话,衡玉轻声建议道:“那您空闲时不如整理自己和邓先生的事迹,待您整理完毕,我们就把它送去出版,让后世人都好好了解您和邓先生。”

    关雅笑,“我有什么好了解的啊,不过你这个提议很好,我想多写写老邓。”

    衡玉默默搀扶着她,没再说话。

    邓谦文和关雅这对夫妻,当真是相濡以沫走到了最后。及至一人故去,另一人也在用余生缅怀。

    同年六月,季复礼从军队里卸任,选择退役,转而进入北平大学数学系继续深造,立志将余生奉献给他所心爱的学科研究。

    季斯年则一直待在军队里,从上校到少将再到中将,后来为空军的现代化作战发展做出卓绝贡献。

    而季曼玉,作为一名爱国作家,她在国家成立后与丈夫庄子鹤受聘成为大学教授,她四十岁时,因为工作需要,想要寻找一本法国经典著作,却发现这本经典著作只有法语版本,还没有人将它翻译为中文。

    无奈之下,季曼玉从头开始学习法语,亲自翻译这本经典著作,后来她的翻译版本出版,因其翻译之精准、用词之优美,倍受华夏文人追捧。

    从那之后,季曼玉课余时间都用来翻译外国经典著作,成为华夏近现代史上极富盛名的一位翻译学者。

    至于衡玉,建国初期她一直在投资修建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很多渠道、桥梁、火车铁轨背后都离不开她的身影。

    直到五十年代初期,她身体越发衰弱下去,这才逐步将自己手上的生意转移给继任者。

    一些比较敏感的生意,她没有再留在手里,而是转赠给国家。

    后来,主编亲自上门联系她,想要给她做一期专访。

    那个时候,季衡玉已经不再年轻,但当的主编推门走进书房,看到那个坐在窗边欣赏春色的人时,才惊觉不再年轻的是她的岁数,而非她的容貌。

    时光剥夺她的健康,却舍不得剥夺她的容貌。

    两人坐下交谈,到最后,主编问她:“请问您为何会如此支持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衡玉侧头想了想,勾唇笑道:“如果给个正经点的理由,那是因为国家百废待兴,而我力所能及。”

    “恶趣味一些的理由,就是在战时我已经投资修建了不少铁轨桥梁,后面的所作所为,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保住基建狂魔的名头。”

    主编讪笑,“基、基建狂魔?”

    衡玉认真点头,“是啊。”

    主编狂汗,默默继续下一个问题。

    等到采访结束后,主编问:“我可以给您拍一张照片吗?”

    他拿起相机,对准那个坐在窗边的人。

    报纸刊登采访时,配图就是这张照片——

    她坐在窗边,姿态优雅端庄,一颦一笑都带着令人心折的意味,即使是黑白相机也不能掩盖她的风华。

    ☆、第150章 番外二

    番外二:

    国家最近组织拍摄一组纪录片,主题是聚焦民国时期一众风流人物。

    为此, 国家选出几位中青代纪录片导演, 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们。至于要拍摄哪些风流人物,就由导演自己去挑选。

    闻瓦是挑选出来的四个导演中最年轻的, 刚从央影毕业没几年。

    不过他虽然年轻, 但前两年拍摄过一部美食纪录片,拿下了一个不错的奖项,这一次才会被列入挑选的名单之一。

    在接到任务后,闻瓦就一直在思考要挑选民国时期哪一位风流人物作为纪录片的主角。

    民国时期杰出人物辈出, 从政界到军界再到商界、文坛, 都有很多令后世如雷贯耳的名字, 但细究到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