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长公主不想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93

分卷阅读193

    看,贷肥料之事可行。若怕谷贱伤农,届时官府收取粮食抵充贷款便是。”

    “抵充贷款的粮食,按什么价钱来算?”梁嘉之立刻问。

    “自然按常平价。”接话的是顾铮,“臣以为,官府可以与百姓签订契约,在年初时就按当年粮价定一个常平价,官府借贷肥料给他们,等粮食收上来之后,贷款者除了还贷,还需按常平价将至少五成粮食出售给官府。”

    “如此一来,官府手中有粮,可以始终平抑粮价,将之保持在一个范围之内。而百姓们手里有了银钱,就可以购买其他东西。若是家里的粮食不够吃,再向官府买粮便是。”姚敏点头赞叹道,“好主意!”

    “可是官府囤积如此多的粮食……”梁嘉之微微皱眉。

    “那些刚刚迁居到荆湖的百姓需要粮食,西南和西北的驻军需要粮食,北方许多州县不利种植,同样需要粮食。何况若是遇上灾荒,还要赈灾。”姚敏道,“难不成官府手里的粮食还怕送不出去?”

    “那就这样办。”贺卿点头,若有所思地看了梁嘉之一眼。

    梁嘉之道,“只怕那些大户们不愿意借贷肥料。”

    贺卿似笑非笑,“如今是肥料少,土地多,供不应求。他们若是不要,自然有的是人要。”

    磷肥增产的效果是已经验证了的,一成增产,一亩地也就几十斤,对普通百姓来说寥寥无几。可是大户就不一样了,他们名下的土地动辄几百上千顷,一成的数量就是上万石,想来他们也舍不下。

    梁嘉之面色微变,低下了头。

    说话间,已经可以远远瞧见通县的景象了。众人见状,都下意识地掏出了随身的怀表,这是皇家商会最新推出的商品,一经上市,便立刻风靡整个京城。如今稍有条件的人家,都会备着一个。

    当然,依照家庭条件不同,这怀表也有金银铜之分,若是花上一笔钱,还可以让匠人在表壳上做出各种花样来。

    “果真只需半个时辰!”刘牧川面带激动地道。

    从京城到通县,虽然是通衢大道,但只有骑马能有这个速度。马车经常要走一个时辰,若是载了许多人或货物的大车,则又更慢一些。而今五节车厢,诸多乘客,四匹马拉着却能跑出这个速度,自然令人激动。

    他们没有在通县逗留太久,铁轨车启程,沿着另一条路返回了京城。

    贺卿看着车窗外的铁轨,对众人道,“如此两条铁轨,一来一去,彼此互不影响,则每日可以行走的车辆何止加倍。”

    如果是一条铁轨,只能一辆车来回跑,两条铁轨,就可以几辆车轮流跑,只要彼此之间保持一定的行进距离即可。这样一来,运送的货物量也会翻好几倍。

    本来就盘算着租车的商人们,得知此事之后更是喜出望外。如果只有一辆车,他们未必能抢到,但若是好几辆,那就大家都有机会了。

    回到京城,贺卿并未让这些人散去,而是把人留下,在宫中赐宴。

    等到酒过三巡,宴席上渐渐热闹起来,她才慢条斯理地举起杯子道,“还有一事,借着这个机会,也拿出来议一议。”

    “京中数千官员,每年发放的禄米,一向都是从民间征收额外漕粮,十分扰民。所以我想着,往后这一条就废去,只以皇庄之米粮发放,诸卿以为如何?”

    朝廷发给在京官员及王公贵戚们的禄米,叫做“白粮”。

    所谓白粮,是从普通稻米之中挑选出一批成色最好的。所以时常十斤稻米也未必能够选出一斤白粮。因为标准高,所以往往只在江南苏松常等地轮流征收。

    这是税收之外的加派,对普通百姓来说,实是苦不堪言。一旦哪个地方被派到,则这一年的日子必然十分难过。

    ☆、第115章 早就想到

    每年二三十万石的额外征派, 而且都要最好的稻米, 即使是对有鱼米之乡的江南而言, 也是个十分沉重的负担。

    贺卿以前对这些不甚了了,后来翻看税务相关的资料, 才发现深深困扰着大楚百姓,让他们始终不能富起来的,其实正是沉重的赋税。

    除了国税之外,还有无数摊派。国库没钱,一旦到了非用钱不可的时候,就只能往下摊派,当地官府的开支用度,也要从百姓手中收取, 若是当地属于某位藩王的藩地,则还要供给王宫。

    除此之外,每年还有徭役要服。因为要让百姓兼顾种地, 所以官府征发徭役多是在冬日, 而且不管吃不管住, 百姓们自带干粮, 修河道就睡在河边,修城池就睡在城墙下,几乎每一次都死伤无数。大部分人家为了避免损失劳动力, 只能缴纳银钱免除徭役,又是一笔花销。

    去掉了这些,留在百姓们的钱粮, 不过勉强果腹罢了。

    一旦遇到灾荒,他们根本没有任何抵御能力。

    这看似是国库没有钱的无奈之举,可是深究下去,会发现其实只是上层统治者维护自己奢靡生活的必要手段,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资源有限,要拿出那么多供养上层,底层民众的日子可想而知。

    更深想一层,这未尝不是历朝历代“愚民”的策略之一。让百姓们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如何填饱肚子”上,自然就会乖顺听话了。只要不把他们逼到绝境,他们累积起来的财富,就像是羊毛和韭菜,可以一茬又一茬地收割。

    所以贺卿要让百姓富裕起来,有钱有闲,就必须要将这些压在他们身上的担子一个一个解除。

    “飞派白粮”这种毫无道理的摊派,是第一个要废除的。

    根据贺卿的了解,京城里吃得起白粮的人家,不缺那几个钱去买。若是吃不起,就是朝廷和宫中下发了,他们也会拿出去售卖,自己再买廉价的米粮回来下锅。一进一出,又能赚上一笔。

    既如此,索性将之废除,也好替百姓减轻一点负担。

    这个话题显然有些出乎众人的预料,因此一时都愣住了没有说话。贺卿见状,便又道,“席上所用米粮,俱是去年皇庄出产,不但产量增加,味道也更加出众。如今宫中用的都是这种米,倒省了千里运送的麻烦。”

    说是拿出来商议,但贺卿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连皇帝和太后吃的都是皇庄的米,朝臣们自然不敢有异议。当下纷纷出口赞同,又将碗中的米饭夸了又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