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长公主不想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82

分卷阅读182

    对题。最后勉强选出了几份有理有据,言之有物的,就都在这里了。

    可见一旦涉及到实务,大楚的文人们,大部分根本无法解决切实的问题。

    贺卿面无表情地看完,照旧让众人传阅。但众人注意到,她没有圈出任何一份试卷,显然都不满意。实话说,以他们的眼光来看,这些答卷也实在太过普通,不说能否实现,就是真的照做了,效果也十分有限。

    粮食增产的问题已经可以看见曙光,只等实践罢了。可如果增产的粮食不能收回来,都烂在了地里,那就毫无意义了。所以这个问题,必然是接下来的重中之重。贺卿用它来作为考题,虽不至于寄予厚望,但眼下这个结果显然并没有达到她的期望。

    等众人看完,贺卿便沉声道,“很难想象,这些人考中进士之后,就会被外派到一地为官。进士出身的官员,不是外放知县,也必然是知县的副手。如果大楚所有地方官员都只有这点能力,那么百姓的日子总是过不好,也就不奇怪了。”

    这话说得不可谓不重,众人都不由低下头去。

    顾铮想了想,上前一步道,“殿下,既然眼下还有空,不如将其他被刷下去的试卷取来一观。虽然考官说是胡言乱语,但或许也有可取之处。”策论也就罢了,民生之事,许多考官自己也不懂,他们的评判并不绝对。

    结果还真的从这些试卷里挑出了两份比较出色的。一份认为,可以利用科学知识发明一种机器,代替人力来收割作物,乃至脱粒、脱壳等。这份答卷是贺卿亲自挑出来的,因为这个设想,在其他所有人看来,都过于天马行空,实属妄想,根本不可能实现。

    另一份更有意思,认为官府可以将所有的土地集合起来,不分配给百姓。平时由官府组织耕作或者收成,分成若干个队伍,一块地一块地的收过去,按照出力多少计算贡献。等粮食收上来之后,扣除税收所需,再按照贡献下发至个人。

    竟然跟贺卿记忆中的人民公社不谋而合。

    在物资贫乏的年代,这种集体化甚至半军事化的管理方式,也有它的好处,只是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这是一条完全错误的道路,极大的阻碍了人民群众奋发向上的积极性,所以二十年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次取代人民公社。

    虽然道路无疑是错误的,但却也说明了此人脑子灵活,敢想敢干。所以同样被挑了出来。

    酉时一过,第三题的答卷也被收了上来。因为这个题目考官们甚至看不懂,所以试卷直接被送到了咨平殿。

    第二题答成这样,朝臣们对第三题根本没有报任何期望。结果把交白卷的和胡言乱语的淘汰掉,竟然还剩了十几份。而且竟然真的有人答了个差不离!

    【人在静止的小船上行走时,小船会朝反方向倒退。

    因为整个过程中并无外力推动,因此船会行走,乃是因为人之行走,则二者行走速度必有联系,其运动总量守恒。

    船重人轻,速度不同,则二者的运动量与重量相关。

    而速度为距离除以时间,二者时间运动时间相同,仅与距离有关。

    以学生私下实验的结果,人前进的距离与小船倒退的距离加起来不超过船的长度,其误差由水的阻力造成,可忽略不计。

    则二者移动的距离,与重量、距离相关,相加则为船只长度。】

    解说的过程颇有含糊指出,也并没有具体的计算方法,但却已经将解题思路表现了出来。顾铮看到这份答卷,立刻眼睛一亮,因为这个考生给出了两个他不知道的条件:一,动量守恒,二,人与船只移动的距离相加为船只长度。

    所以他迅速心算得出结果,人移动二十二又五尺,船只移动七又五尺。

    以这一份试卷作为参考标准,他很快又从试卷中挑出了两份。虽然都没有给出最终答案,但都指出最终答案与船和人的重量相关。

    贺卿将这三份试卷同样往桌案上一摆,对众人道,“就是这十个人了。”

    众人不由惊异。历来考试都是三场连考,取各科平均者为上。但贺卿现在显然是分取各场前几名了。不过跟着阅了一回卷,他们也发现了,想要找出三分卷子都答得好的考生,根本不可能。如此,贺卿这种选取方式倒是正好。

    考试结束之后,考生们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被安排在考场内等候。不过倒是不禁他们说话,所以陈斌很快就跟唐春生凑在了一起,小声议论这究竟怎么回事。

    唐春生随口猜测道,“莫非今日就能张榜?”

    “这怎么可能?”旁边有人反驳。

    唐春生尚未开口,陈斌已经道,“怎么不可能?唐时刚刚建立科举制度,也是今日考试明日一早就出成绩,取中的才有资格考下一场。我听闻这一次参加考试的不足千人,朝中这么多官员,批阅一千份答卷,想来十分迅速。今日就出皇榜,未必不能!”

    原本只是猜测,但是他说完了这一串猜测之后,倒觉得这种可能性非常高,连语气都坚定了不少。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写了一些考试内容,所以这一章是二合一,么么哒~

    ☆、第108章 你考中了

    不等众人猜疑, 考官再次出现, 扬声道, “大长公主殿□□恤尔等辛苦,特赐茶饭。”

    话音才毕, 就有杂役推来小车,前两辆车上放着木桶,里面装着热乎乎的饭菜,最后一辆则放了高高的一摞大铁盘。

    考官令考生们排成队列,鱼贯前行,先取餐盘筷子,再到木桶前,由杂役往盘中打饭菜。白米饭一勺, 白馒头一个,菜是一荤三素,一个红烧rou, 一个清炒茭白, 一个醋溜萝卜丝, 一个凉拌木耳。打完饭就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坐下享用。

    虽然考生都是举人, 日子过得不差,但也不是顿顿都吃得起一荤三素,何况这可是在考场里, 本以为要吃三天干粮,结果只需要吃一天就罢了,这会儿饥肠辘辘, 大部分人正犹豫是将就一下干粮,还是等回家去吃顿好的,热饭热菜就送到面前来了,怎不让人激动?

    何况虽然是大锅菜,但卖相也不差,看起来很有食欲,闻起来更是香味四溢,所以众人都吃得有滋有味。再回想起会试时的情景来,不免唏嘘嗟叹,“大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