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长公主不想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0

分卷阅读170

    铮。他们之间,从彼此试探到配合默契,从志同道合到理念相左,无非是因为两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所以该联合的时候联合,该分道扬镳的时候,也没有谁会迟疑。

    哪怕顾铮刚刚在这个房间里,恳切地表达过对她的倾慕。

    所以贺卿相信,顾铮也不会因此就轻易转变态度,更改意见。而他从这里离开就去见刘牧川,恐怕是又有了什么主意。

    贺卿不得不承认,顾铮这么一动,她也不得不打起精神来了。感情上的事,对他们这样的人来说,不是不重要,只是永远都有更重要的东西排在更前面。

    她想了想,问身边的半夏,“之前送来的铅笔有多少?”

    “回殿下,一共十支。有一支您在用,还剩九支。”半夏躬身道。

    贺卿点点头,“五位宰执那里,一人送一支过去。剩下的一支给陛下,一支给青城郡王,一支给皇家科学院,最后一支送到翰林院去。”顿了顿,又道,“光是赏一支笔未免单薄,再送两碟子点心吧。”

    “是。”半夏答应着去了。

    帝王历来都有赏赐信臣以示恩宠的惯例,越是家常的,普通的东西,越是在平平无奇的日子里赏赐,就越显得圣眷隆厚。所以这种恩赏,是朝中人人都期盼的。

    不过自几年前先帝驾崩,其后宫中掌权的一直都是女眷,这种惯例便再也没有延续。

    所以如今贺卿宣赏,而且一次就是那么大手笔大规模,八位女官每人身后跟着两个宫娥,手捧攒盒前去颁赏,沿路上不知吸引了多少人歆羡的目光,自然也对受赏之人以及赏赐之物生出莫大兴趣。

    五位宰执那里,谁也不敢去凑热闹,所以众人不是去皇家科学院打探,就是往翰林院扎堆,运气好的能分到一块御赐点心,那支铅笔更是被所有人小心翼翼地捧着传看,还有人荣幸地试写了几笔。

    传旨的女官们一并传达了大长公主的懿旨:这是下面的人试制出来的铅笔,以铅芯作为书写材料,请他们试用过后,就使用心得上一份折子,以作为改良的参考。等待改良完毕,将会大规模投产,届时朝廷官员皆会配发使用。

    一下子就将所有人的兴趣调动了起来。

    即使自己暂时没有使用资格,也不免兴致勃勃,帮忙提各种主意。这样,将来生产之后,自然就能用到合心意的铅笔了。

    政事堂里,五位宰执站在院子里受了赏,谢了恩。顾铮听了这段话,唇角微微一弯。半个字都没提让所有人都识字,只将铅笔作为官员办公用品来推广,的确是很聪明的做法。

    大部分人的眼界都受限于自身的认识,如果不是他对贺卿足够了解,如果不是贺卿亲口说出了“人人皆可识字”这六个字,就算是顾铮,也不敢想象她的野心有这么大。

    这样想来,贺卿对他其实已经足够坦诚了。是他一直拦在她想走的路上,自以为是为了她好,但在贺卿看来,恐怕并非如此。

    见贺卿没有乱来的意思,顾铮也略略放下了心,抬头往前面看去。

    刘牧川捧着食盒谢了恩,一转头就对上了顾铮的视线。他再转头去看已经快步离去的宫娥,眉头也微微蹙了起来。

    这位殿下行事一向出人意表,顾铮的提议不得不考虑。

    于是,朝中其他人都在热议铅笔时,五位宰执却难得地聚到了一起,共同斟酌出了一份折子,并一起署名。

    这份奏章当天就送到了贺卿面前。

    宰执们在奏章中说,自从宫中不用内侍之后,禁中出入传达的都是女官宫娥,有些场合未免不太合适。所以建议贺卿选拔出一批低阶文官留在身边听用,方便内外传达。

    今天贺卿才派女官送了赏赐,闹出的动静的确不小。在这种情况下提出这个建议,实在十分应景。

    贺卿看完之后,也觉得这提议的确很有必要。

    以前这些事都是内侍在做,今日几位女官面上是绷住了,但毕竟没有见过这种阵仗,回来之后都有些腿软。以后总还是会有这种情况,若总让她们去,也不合适。何况这还只是在宫中传赏,哪日需要出宫前往宗亲外戚家中送赏,又当如何?

    邱姑姑在一旁伺候笔墨,也看见了这份折子,不由欲言又止。贺卿便问她,“姑姑想说什么?”

    “臣也说不好,只是觉得,这个提议似乎是在针对女官,是否会影响到殿下?”邱姑姑道。

    “姑姑错了。”贺卿笑了起来,又看了一眼手中的折子,却没有再说。

    邱姑姑似懂非懂,但见她无意继续说下去,便也不多问。

    贺卿又将这份奏折看了一遍,略略沉吟,才提笔在后面写到:着设立秘书监,分左监与右监,左监为女官,掌禁中各种杂务并伺候笔墨,右监为男官,掌奏章递送,中外传达,宣奉命令。

    写完了,搁下笔,她又将折子看了一遍。

    顾铮的笔迹,贺卿已经十分熟悉了,一眼就能认出来。他亲笔书写的这份奏折,看似在针对女官,实际上,未尝没有转移视线的意思。性铅笔与女官两件事相较,自然是后者更引人注目。若朝野的视线都聚集在了此事上,自然没多少人会继续关注铅笔之事。

    等到它被推广出去,人手一支时,朝堂上下再要阻拦,已是不能了。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届时所有人都会明白此乃大势所趋,不会再轻易反对。

    当然,要说“针对”,也不是没有。

    顾铮固然替她想到了转移视线的办法,却也留下了隐患,端看她是否能够应对。

    看起来是添了麻烦,但相较于他从前大包大揽的做法,现在这样,反倒更符合贺卿的心意。些许小麻烦和小阻碍,并不会对她造成任何困扰。即使朝着同一个目标,也应该站在各自的立场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不过,顾铮竟然真的那么快就改掉了让她不满意的地方,还真让贺卿有些意外。

    所以,希望他会对她的答案满意。

    这封奏折送回政事堂,几位宰执再次齐聚一堂,面面相觑,都有些莫可奈何之感。贺卿没有反对他们的提议,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并且提出了可行的建议:成立秘书监,男女官员一并收纳。为了避免他们再掰扯男女有别,还提出了分左右监,彼此独立,甚至连职能都划分好了。

    可谓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