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长公主不想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59

分卷阅读159

    她就像是平常说话那样,从几案上抽出一张纸递了过去,“你想看的,都在这里了。”

    顾铮似乎也没想到她的妥协来得这么容易,没有针锋相对,没有反复试探,没有质疑与被质疑,没有承诺与约定,就这么轻飘飘地递了出来。

    但他还是第一时间伸手接过,低头去看。

    这张纸显然是贺卿用来梳理自身头绪的,所以写得相当杂乱。不过该有的东西都有了。虽然乱,但顾铮却还是迅速从中整理出了线索,并且敏锐地意识到,所有的东西组合起来,就是一个能够独立运转的、全新的体系。

    虽然只是白纸黑字,而且写得十分简略,但他仿佛已经从中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顾铮的脑子里掀起了千百丈的风暴。每一个字进入他的视线的,都会在这风暴之中再掀起一阵波澜。原来这里是这样,原来还可以这样……在震惊之中,他那个只有雏形的小世界逐步完善,风暴褪去,露出了明媚地阳光,洒落在小世界里,一片光辉灿烂。

    “殿下!”一种莫名的情绪激荡在顾铮的胸臆之间,无数的话语争先恐后,要从他的嗓子里冒出来,却都堵在了一起,让他发不出一个音节。半晌,他才终于艰难地迸出一句话,“臣愿与殿下共建此盛世!”

    不是承诺,胜似承诺。

    仿佛永无形的雷霆从虚空之中劈过,贺卿的神思陡然清明起来。她对上顾铮满含认真的眸子,用力点头道,“与卿共勉。”

    人心莫测,但这一瞬间,他们觉得距离彼此是如此的近,可以将对方看得清清楚楚。

    但这种恍惚只有一瞬,很快他们就从那种莫名的状态之中抽离出来。

    不知是不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局促与不自在,顾铮掂了掂手里的纸,脱口道,“殿下的设想天马行空,许多地方实在是出人意表,却又合情合理,堪称天才之想。不过,以臣看来,太过杂乱,主次不分,照这样去执行,只怕事倍功半,徒耗功夫。”

    贺卿脸上一片火辣辣,羞愧的。

    ☆、第95章 五年计划

    顾铮这一番评论, 可谓是毫不客气, 一针见血。

    说得贺卿惭愧已极。

    她绝大多数的知识, 都来自于那份现代的记忆。但那份记忆的主人,却是个刚刚二十岁的大学生, 进了大学两年,非但毫无进展,还连高中学的知识都大部分还给了老师,空空的头脑里塞的都是各种层出不穷的。

    也幸亏塞的是,毕竟她自己的知识储备实在是太过贫乏,倒是里,作者为了给主角装逼,总难免要让主角干点儿实事。而这些大部分男主角都是顾铮, 也就免不了要涉及到楚朝的各个历史事件。而为了让女主角与众不同,少不得还要从她嘴里向男主角透露点儿现代的知识。

    贺卿之前所做的那些安排,都是吸取了里的种种经验, 再结合实际自己琢磨出来的。

    但是一来难免夸张, 很多地方在现实中根本无法实现, 二来女性向的主要内容是谈恋爱, 就算写到事业线也往往一笔带过,含糊不明。所以贺卿能从中得到的经验,往往十分松散零碎。

    虽然她已经尽力将这些东西拼合在一起了, 但是在顾铮这样的行家里手看来,还是主次不分,毫无重点, 甚至有些地方走偏了方向。

    但不管怎么说,这么直白地被指出来,果然还是非常伤自尊。

    顾铮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且不说贺卿不是他的下属,就算是,这份东西其实也已经超出预料了,他的挑剔不过是吹毛求疵。

    他咳嗽了一声,“臣的意思是,此盛世之基,千头万绪,不容有失,当徐徐图之。殿下似乎太急切了些。”

    贺卿这回是真的惊讶了。其实也不是她急切,只不过按照现代的经验,几十年内这些事情就可以完成。所以贺卿有时免不了会比照现代来要求大楚。但她又很清楚两边的不同,在那飞速发展的几十年之前,也还有二三百年的蛰伏期。

    如此反反复复,犹犹豫豫,便显得贺卿自己的设想前后矛盾,有的地方踟蹰不前,有的地方却大步迈开。

    在不知情的顾铮看来,就是她对某些方面太急切了。

    意识到自己必定会受到现代的影响,无法相对客观地看待这些问题,贺卿心下不由一动,“若按照顾先生的想法,又当如何?”

    顾铮握着手里的纸,道,“请殿下容臣回去仔细思量,再写个详细的条陈。”

    “也好。”贺卿点头。这些事情要摆布开,本来就很复杂,即使是顾铮,也不可能张口就来。

    这还只是初步的规划,如果真的要实施,势必还要在朝堂上反复磋商。之前,贺卿因为种种原因,总是下意识地避开将这些事拿到朝堂上去讨论,所以大部分事情都是她自己私底下安排。但是顾铮显然不会如此。

    所以在制定计划之初,就要考虑好如何在朝堂上通过,顺利施行。

    贺卿满心期待地等着,她本以为能够拿到一份内容详尽,主次得当,巨细无遗的计划书。但等顾铮的奏折送上来,她才发现,限于这个时代的奏章模式,他送上来的实际上是一篇……议论文。

    洋洋洒洒数万言,以至于一本奏折的厚度竟与旁边的一摞等高。贺卿见了,不由暗暗吃惊。

    不过,内容没有让她失望。

    顾铮梳理了她的所有计划和设想,重新进行安排。

    在他的看法中,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之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是农业上的改革。这一点,应该作为国策来推行,而不是像贺卿那样,一直在皇庄上小打小闹地折腾。

    集整个朝廷之力投入,无论是培育种子,还是研制化肥,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加快进度,在几年之内,逐步提升粮食产量。

    而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当地里出产的粮食足够多,能够养活更多人之后,自然就会有一部分人被解放出来,脱离生产,转而去做别的事情。也就是发展手工业和商业。

    而在那之前,朝廷可以从皇家科学院入手,培养一批人才的同时,发明制造出更多机器和工具。等到条件成熟时进行推广,既可以引导那些离开了土地的百姓顺利过渡到另一职业,也可以为他们指明正确的方向。

    等到手工